双极型晶体管型自激式Buck-Boost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1644 阅读:4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极型晶体管型自激式Buck-Boost变换器,包括由PNP晶体管Q1、电感L1、二极管D1和电容C2组成Buck-Boost变换器的主回路,自激式Buck-Boost变换器还包括PNP晶体管Q2,PNP晶体管Q1的发射极与直流输入电压Vi的正端相连,电感L1和二极管D1的接点与PNP晶体管Q1的集电极相连,PNP晶体管Q2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分别与PNP晶体管Q1的发射极和基极相连,PNP晶体管Q1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1接于直流输入电压Vi的负端,电阻R2和电阻R3的串联支路并接于Q1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两端,电阻R2和电阻R3的接点与PNP晶体管Q2的基极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数目少、拓宽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激式直流-直流变换器,应用于小功率开关稳压/稳流电源、高亮度 LED驱动电路等,尤其是一种自激式Buck-Boost变换器。
技术介绍
与小功率线性电源和小功率他激式DC-DC变换器相比,小功率自激式DC-DC变换 器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数目少、成本低、自启动和自保护性能好、适用工作电压范围 宽、效率高等优点。中国专利ZL99108088. 2公开了一种自激式降压DC-DC变换器,如图1所示。由PNP 晶体管Q1、耦合电感L1、二极管D1和电容C2组成Buck变换器的主回路,Vi、Vo分别为直 流输入、输出电压,R7为负载。耦合电感L2通过电容C1和电阻R3分别与Q1的发射极和 基极相连,PNP晶体管Q2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也分别与Q1的发射极和基极相连。Q1的基极 由电阻R4接到Vi的负端。R1和R2相串联并接于Q1的发射极和NPN晶体管Q3的集电极 两端,R1和R2的接点与Q2的基极相连。R5和R6的串联支路并接于Vo两端,R5和R6的 接点与Q3的基极相连。Q3的发射极接于Vi的负端。该自激式降压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 理如下当电路刚上电时,Q1饱和导通,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极型晶体管型自激式Buck-Boost变换器,包括由PNP晶体管Q1、电感L1、二极管D1和电容C2组成Buck-Boost变换器的主回路,负载R6两端的电压为直流输出电压Vo,直流输入电压Vi的负端与直流输出电压Vo的正端相连,所述负载R6与电容C2并联,所述直流输出电压Vo的负端和电容C2的接点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感L1一端相连,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直流输入电压Vi的负端相连,所述直流输出电压Vo的正端和电容C2的接点与直流输入电压Vi的负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激式Buck-Boost变换器还包括PNP晶体管Q2,PNP晶体管Q1的发射极与直流输入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