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高承载性油气悬架机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高承载性油气悬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144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承载性油气悬架机构,涉及油气悬架技术领域,包括具有外缸体、活塞杆、活塞、凸型座、固定法兰的油气减震器、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通过输油组件与联动组件相连通,并通过联动组件与外部冷凝器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散热组件对外缸体进行冷却降温,通过第二散热组件对活塞杆102进行冷却降温,使得油气减震器在运行过程中,外缸体内部的油温与活塞杆能够保持较低的温度,提高油气减震器的减震稳定性与使用寿命;另外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内部的冷却液循环动力来自于活塞杆,利用活塞杆的伸缩动力来实现冷却液循环流动,减少外部动力驱动件的设置,达到节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悬架,具体是高承载性油气悬架机构


技术介绍

1、油气悬架即油气弹簧悬架,是一种采用油气弹簧的悬架装置,油气悬架的液体是以油作为传力介质,气体是以惰性气体,常选择氮气作为悬吊系统的弹性介质,构件是由蓄能器和悬架缸为主要的构件,将传统悬架的弹性组件和减振器结合,专对恶劣环境下行驶的车辆发展,比如:采矿工地使用的超大砂石车这种大吨位工程用车,是为了缓和冲击减少颠簸,借此可减少装载料的散失,并可改善驾驶的乘坐舒适与提高车速,对工程效率有实质帮助。

2、油气弹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行驶过程中,当悬挂系统受到力作用时,其中的液体和气体同时发生压缩和膨胀,产生弹性变形的阻力。此时,弹性作用与阻尼作用共同发挥作用,为车辆提供更好的减震效果,而在此过程中,液体和气体的压缩、膨胀会产生热能,此热能会导致油温升高、粘度降低,悬架阻尼减小、偏离设计值,甚至会产生气穴,使部件磨损加剧、寿命降低,基于此,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高承载性油气悬架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中的问题,提供高承载性油气悬架机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承载性油气悬架机构,包括具有外缸体、活塞杆的油气减震器,所述活塞杆自外缸体的底部贯穿至外缸体的内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杆远离外缸体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型座,所述凸型座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固定法兰,所述凸型座的外壁螺纹连接有与固定法兰外壁贴合的固定螺帽,所述固定螺帽用于对固定法兰进行锁止限位,所述外缸体的外壁成型有环形凸起,所述固定法兰与环形凸起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

3、所述外缸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对外缸体进行冷却降温的第一散热组件;

4、所述活塞杆、凸型座、固定法兰以及活塞的内部分布有用于对活塞杆进行冷却降温的第二散热组件;

5、所述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通过输油组件与联动组件相连通,并通过联动组件与外部冷凝器相连通,通过联动组件与输油组件的配合,可实现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内部冷却液的自动循环运行。

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片、固定外筒、挤压片、联动杆、固定螺栓、排液单向阀a、进液单向阀a、进液单向阀b以及排液单向阀b;

7、所述散热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片呈环形固定于外缸体的外壁侧面,所述固定外筒固定于外缸体外壁且包裹于散热片外侧;

8、所述挤压片滑动连接于固定外筒的内侧且与散热片相套接,通过挤压片的上下移动实现固定外筒内部冷却液的推出或吸入;

9、所述联动杆固定于挤压片的底部且贯穿固定外筒的底部并延伸至固定法兰的侧面,所述固定螺栓贯穿联动杆并与固定法兰螺纹连接,通过固定螺栓实现联动杆与固定法兰的可拆卸连接;

10、所述排液单向阀a、进液单向阀a对称固定于固定外筒的顶部,所述进液单向阀b、排液单向阀b对称固定于固定外筒的底部,通过排液单向阀a、进液单向阀a、进液单向阀b、排液单向阀b的相互配合,用于实现挤压片上下空间内的冷却液循环运行。

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排液槽、进液槽、弧形连通槽、贯穿孔、对接孔、出液单向阀c以及进液单向阀c;

12、所述排液槽、进液槽对称开设于活塞杆的内部且贯穿至活塞杆的顶端,所述弧形连通槽开设于活塞的内部,且所述弧形连通槽的两个端头分别与排液槽、进液槽相导通;

13、所述贯穿孔对称开设于凸型座的内部且分别与排液槽、进液槽的底端导通;

14、所述对接孔对称开设于固定法兰的内部且分别与两个贯穿孔导通,所述出液单向阀c、进液单向阀c对称固定于固定法兰的外侧且分别与两个对接孔相导通。

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排液筒、固定环座、转动筒、叶轮叶片、螺旋片、连接管头c、连接管头d、连接管头a、连接管头b、连接管头e以及流液孔;

16、所述固定环座对称固定于排液筒的内侧,所述转动筒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环座之间且贯穿两个固定环座,所述叶轮叶片成型于转动筒的外壁;

17、所述连接管头a、连接管头b呈对称分布固定于排液筒的外侧,且与两个所述固定环座的空间相导通,通过连接管头a、连接管头b进入至排液筒内部的冷却液用于对叶轮叶片形成冲击推动;

18、所述螺旋片成型于转动筒的内侧,所述连接管头c、连接管头d对称分布于排液筒的两端且贯穿至排液筒内部,所述转动筒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管头c、连接管头d的外壁套接且呈转动连接;

19、所述流液孔开设于远离连接管头a、连接管头b的一个固定环座内部,且贯穿固定环座的两端,所述连接管头e自排液筒的外部一端贯穿至排液筒的内部且靠近流液孔的一端。

2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油组件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以及第六管道;

21、所述进液单向阀a通过第一管道与连接管头a相连接导通,所述排液单向阀b通过第二管道与连接管头b相连接导通,用于将固定外筒内部冷却液输送至排液筒内部;

22、所述出液单向阀c通过第三管道与连接管头c相连接导通,用于将活塞杆内部的冷却液输送至转动筒内部。

2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液单向阀a通过第四管道与冷凝器输出端连接导通,所述进液单向阀b通过第五管道与冷凝器输出端连接导通,用于使冷凝器内部的冷却液输送至固定外筒内部;

24、所述进液单向阀c通过第六管道与冷凝器输出端连接导通,用于使冷凝器内部的冷却液输送至活塞杆内部。

2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管头a、连接管头b与排液筒的连接位置偏离排液筒的圆心,用于使从连接管头a、连接管头b喷出的冷却液对叶轮叶片的冲击力方向保持不变。

2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管头d、连接管头e通过输送管与冷凝器的输入端连接导通,用于使吸热后的冷却液流回冷却器进行二次冷却。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8、通过设置第一散热组件对外缸体进行冷却降温,通过第二散热组件对活塞杆102进行冷却降温,使得油气减震器在运行过程中,外缸体内部的油温与活塞杆能够保持较低的温度,提高油气减震器的减震稳定性与使用寿命;另外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内部的冷却液循环动力来自于活塞杆,利用活塞杆的伸缩动力来实现冷却液循环流动,减少外部动力驱动件的设置,达到节能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承载性油气悬架机构,包括具有外缸体(101)、活塞杆(102)的油气减震器(1),所述活塞杆(102)自外缸体(101)的底部贯穿至外缸体(101)的内部连接有活塞(107),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02)远离外缸体(101)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型座(103),所述凸型座(103)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固定法兰(104),所述凸型座(103)的外壁螺纹连接有与固定法兰(104)外壁贴合的固定螺帽(105),所述固定螺帽(105)用于对固定法兰(104)进行锁止限位,所述外缸体(101)的外壁成型有环形凸起,所述固定法兰(104)与环形凸起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1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性油气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2)包括散热片(201)、固定外筒(202)、挤压片(203)、联动杆(204)、固定螺栓(205)、排液单向阀a(206)、进液单向阀a(207)、进液单向阀b(208)以及排液单向阀b(2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承载性油气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3)包括排液槽(301)、进液槽(302)、弧形连通槽(303)、贯穿孔(304)、对接孔(305)、出液单向阀c(306)以及进液单向阀c(3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承载性油气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4)包括排液筒(401)、固定环座(402)、转动筒(403)、叶轮叶片(404)、螺旋片(405)、连接管头c(406)、连接管头d(407)、连接管头a(408)、连接管头b(409)、连接管头e(410)以及流液孔(4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承载性油气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组件(5)包括第一管道(501)、第二管道(502)、第三管道(503)、第四管道(504)、第五管道(505)以及第六管道(5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承载性油气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单向阀a(206)通过第四管道(504)与冷凝器输出端连接导通,所述进液单向阀b(208)通过第五管道(505)与冷凝器输出端连接导通,用于使冷凝器内部的冷却液输送至固定外筒(202)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承载性油气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头a(408)、连接管头b(409)与排液筒(401)的连接位置偏离排液筒(401)的圆心,用于使从连接管头a(408)、连接管头b(409)喷出的冷却液对叶轮叶片(404)的冲击力方向保持不变。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承载性油气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头d(407)、连接管头e(410)通过输送管与冷凝器的输入端连接导通,用于使吸热后的冷却液流回冷却器进行二次冷却。

...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承载性油气悬架机构,包括具有外缸体(101)、活塞杆(102)的油气减震器(1),所述活塞杆(102)自外缸体(101)的底部贯穿至外缸体(101)的内部连接有活塞(107),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02)远离外缸体(101)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型座(103),所述凸型座(103)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固定法兰(104),所述凸型座(103)的外壁螺纹连接有与固定法兰(104)外壁贴合的固定螺帽(105),所述固定螺帽(105)用于对固定法兰(104)进行锁止限位,所述外缸体(101)的外壁成型有环形凸起,所述固定法兰(104)与环形凸起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1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性油气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2)包括散热片(201)、固定外筒(202)、挤压片(203)、联动杆(204)、固定螺栓(205)、排液单向阀a(206)、进液单向阀a(207)、进液单向阀b(208)以及排液单向阀b(2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承载性油气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3)包括排液槽(301)、进液槽(302)、弧形连通槽(303)、贯穿孔(304)、对接孔(305)、出液单向阀c(306)以及进液单向阀c(3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承载性油气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成陈潇凯王治宝赵玉壮王德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雷帕得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