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9941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主要用于一种碳纳米管的制备。主要是采用C2H2作为原料,采用纳米催化剂分布在真空槽的顶部和侧部,控制真空槽的温度、压力,C2H2以一定流量进入真空槽并在纳米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生成碳纳米管,当反应时间达到设定值时,用净化好的空气对真空槽进行降温,降温至30-45℃时,将生成的碳纳米管从真空槽底部脱出进入收集器,反应尾气通过真空槽槽门排出,制得的碳纳米管管径整齐,形状规则,纯度>96%,外径1-3nm,内径0.8-1.7nm,长度6-30um,比表面积>385m2/g,真实密度≥2.16g/cm3,导电率>120s/cm。该制备方法主要优点是技术成熟、操作简便,可以制得高质量的碳纳米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领域的一种制备方法,主要用于一种碳纳米管的制备。
技术介绍
碳纳米管是一种高强度碳素材料,该材料具有出色的电学、光学、导电、导热特性, 可以广泛用于吸波材料、抗静电涂层、电磁屏蔽涂层、导电导热塑料、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 料、照明、场发射式显示器、分子器件、传导材料等领域。国内目前碳纳米管还处于研发阶 段,国内碳纳米管目前主要依靠进口,急需要一种成熟可靠的碳纳米管制备方法问世,以生 产出高质量的碳纳米管,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制造出高性能、低成本的碳纳米 管,为吸波材料、抗静电涂层、电磁屏蔽涂层、导电导热塑料、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等行业 提供质优价廉的原料。该制备方法主要是采用C2H2作为原料,采用纳米催化剂分布在真空槽的顶部和 侧部,控制真空槽的温度、压力,C2H2以一定流量进入真空槽并在纳米催化剂的作用下分 解生成碳纳米管,当反应时间达到设定值时,用净化好的空气对真空槽进行降温,降温至 30-45°C时,将生成的碳纳米管从真空槽底部脱出进入收集器,反应尾气通过真空槽槽门排 出。制得的碳纳米管管径整齐,形状规则,纯度> 96%,外径l-3nm,内径0. 8-1. 7nm,长度 6-30um,比表面积> 385m2/g,真实密度彡2. 16g/cm3,导电率> 120s/cm。所述纳米催化剂为纳米Fe203/Zn0-Ti02。所述纳米催化剂按同心圆状排列,通过该种分布顺序,使C2H2通入过程中按阶梯 顺序生长成碳纳米管,制得的碳纳米管管径整齐,形状规则。本方法的主要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纳米催化剂纳米Fe203/Zn0-Ti02,同时纳米催 化剂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使得原料气c2H2在其上分解成碳纳米管,所得的碳纳米管管径 整齐、形状规则。碳纳米管长到一定尺寸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至真空槽底部。具体实施例方式该制备方法具体如下采用C2H2作为原料,经净化机除去杂质后打入气罐中,保证 气罐压力在0. 5-0. 65MPa范围内。采用纳米催化剂按一定顺序排列,分布在真空槽的顶部 和侧部,控制真空槽的温度在1000-1200°C范围内,槽内压力低于0. OOOlPa,打开气罐出气 阀门,C2H2以2m3/S的流量进入真空槽并在纳米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生成碳纳米管,碳纳米 管落入真空槽底部,当反应时间达到设定值时,关闭气罐出气阀门并用净化好的空气对真 空槽进行降温,当真空槽温度至30-45°C时,打开真空槽槽门,将生成的碳纳米管从真空槽 底部脱出进入收集器,反应尾气通过真空槽槽门排出,将制好的碳纳米管产品经检测后,用 纸板桶真空包装入库。本专利技术主要工艺条件,见表一 本专利技术碳纳米管与普通碳纳米管的技术指标对比表,见表权利要求主要由C2H2为原料,采用纳米催化剂,控制真空槽的温度、压力,C2H2在纳米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生成碳纳米管,之后采用真空槽降温,碳纳米管收集,检测、包装、入库等工艺组成,其特征是采用C2H2作为原料,采用纳米催化剂分布在真空槽的顶部和侧部,控制真空槽的温度、压力,C2H2以一定流量进入真空槽并在纳米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生成碳纳米管,当反应时间达到设定值时,用净化好的空气对真空槽进行降温,降温至30-45℃时,将生成的碳纳米管从真空槽底部脱出进入收集器,反应尾气通过真空槽槽门排出,制得的碳纳米管管径整齐,形状规则,纯度>96%,外径1-3nm,内径0.8-1.7nm,长度6-30um,比表面积>385m2/g,真实密度≥2.16g/cm3,导电率>120s/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纳米催化剂为纳 米 Fe203/Zn0-Ti02。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纳米催化剂按 同心圆状排列,通过该种分布顺序,使C2H2通入过程中按阶梯顺序生长成碳纳米管,制得的 碳纳米管管径整齐,形状规则。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主要用于一种碳纳米管的制备。主要是采用C2H2作为原料,采用纳米催化剂分布在真空槽的顶部和侧部,控制真空槽的温度、压力,C2H2以一定流量进入真空槽并在纳米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生成碳纳米管,当反应时间达到设定值时,用净化好的空气对真空槽进行降温,降温至30-45℃时,将生成的碳纳米管从真空槽底部脱出进入收集器,反应尾气通过真空槽槽门排出,制得的碳纳米管管径整齐,形状规则,纯度>96%,外径1-3nm,内径0.8-1.7nm,长度6-30um,比表面积>385m2/g,真实密度≥2.16g/cm3,导电率>120s/cm。该制备方法主要优点是技术成熟、操作简便,可以制得高质量的碳纳米管。文档编号C01B31/02GK101857219SQ20101020922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1日专利技术者冷亮, 张旭, 张松房, 戴萧丽, 梁延民 申请人:垦利三合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主要由C↓[2]H↓[2]为原料,采用纳米催化剂,控制真空槽的温度、压力,C↓[2]H↓[2]在纳米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生成碳纳米管,之后采用真空槽降温,碳纳米管收集,检测、包装、入库等工艺组成,其特征是:采用C↓[2]H↓[2]作为原料,采用纳米催化剂分布在真空槽的顶部和侧部,控制真空槽的温度、压力,C↓[2]H↓[2]以一定流量进入真空槽并在纳米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生成碳纳米管,当反应时间达到设定值时,用净化好的空气对真空槽进行降温,降温至30-45℃时,将生成的碳纳米管从真空槽底部脱出进入收集器,反应尾气通过真空槽槽门排出,制得的碳纳米管管径整齐,形状规则,纯度>96%,外径1-3nm,内径0.8-1.7nm,长度6-30um,比表面积>385m↑[2]/g,真实密度≥2.16g/cm↑[3],导电率>120s/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房梁延民冷亮张旭戴萧丽
申请(专利权)人:垦利三合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