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9723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预定的水胶比和胶凝材料理论用量,确定混凝土的原料内各组分的掺量,进而拌合得到混凝土;S2先按照箍筋、底筋和面筋的顺序,绑扎焊接得到钢筋笼,再在钢筋笼上,按照穿芯棒加强筋、耳朵筋、拉钩钢筋、腰筋、封头筋和小料钢筋的顺序,绑扎焊接得到钢筋骨架;S3先在S2得到的钢筋骨架外侧安装模板,再按照模板的预留孔位置,在钢筋骨架上安装预埋件和弹簧筋,然后将S1得到的混凝土灌入模板内,拆模,养护,得到带有预埋孔的预制管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降低预制管片自重、保障管片承载力、减少管片运输开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管片加工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盾构法是在地面下暗挖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在大中城市里,用明挖法建造隧道由于场地原因,很难实现。在这种条件下,地铁隧道采用盾构施工法对城市地下铁道、上下水道、电力通讯、市政公用设施等各种隧道建设具有明显优点。但是受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和轨道交通规划影响,盾构隧道不但将穿越地面建筑物林立的城市已建区,还将下穿各类已有地下建筑物。盾构管片是盾构施工的主要装配构件,是隧道的最内层屏障,承担着抵抗土层压力、地下水压力以及一些特殊荷载的作用。盾构管片是盾构法隧道的永久衬砌结构,盾构管片质量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影响隧道的防水性能及耐久性能。。

2、授权公告号为cn11661896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质量的盾构管片生产工艺,所述工艺如下:钢筋笼焊制、模具清理、涂刷脱模剂、钢筋笼吊装、预埋件安装、质量检查、混凝土浇筑、初次抹面、二次收面、三次收面、蒸汽养护、脱模标识、降温修饰、成品检验、管片水养、管片入库、自然养护;输入盾构管片生产数据到生产监控系统,并与生产监控系统的生产数据库的生产数据匹配;生产监控系统再将生产数据传送给制造管理系统;制造管理系统按照生产数据对生产设备进行控制生产;当生产设备生产过程中,生产监控系统监控记录实时的生产数据,并与生产监控系统的生产数据库的生产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异常时,进行提醒,生产过程可监控,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进行修正。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管片有一定强度,具有加工制作比较容易、耐腐蚀、造价低的优点,是地铁隧道最常用的管片类型,上述工艺通过在线监控生产过程,有利于控制管片的预制质量;然而上述预制管片在预制厂加工成型后,需要通过货车等手段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无法进行在线监控,由于车辆发生颠簸以及预制管片自身的应力差异性较大等原因,易导致钢筋混凝土制品发生破坏,尤其是在预埋孔附近的位置,常见的破坏有混凝土结构破坏、混凝土保护层发生破坏;若遇到混凝土保护层发生破坏,一般使用带强度砂浆对其进行涂抹填平;若混凝土结构破坏,只能将其作报废处理,影响经济效益以及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其降低管片自重、保障管片承载力、减少管片运输开裂。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s1根据预定的水胶比和胶凝材料理论用量,确定混凝土的原料内各组分的掺量,进而拌合得到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包括由水泥、粉煤灰和矿渣粉组成的胶凝材料、由碎石和河砂组成的骨料、以及水;

5、s2先按照箍筋、底筋和面筋的顺序,绑扎焊接得到钢筋笼,再在所述钢筋笼上,按照穿芯棒加强筋、耳朵筋、拉钩钢筋、腰筋、封头筋和小料钢筋的顺序,绑扎焊接得到钢筋骨架;

6、s3先在所述s2得到的钢筋骨架外侧安装模板,再按照所述模板的预留孔位置,在所述钢筋骨架上安装预埋件和弹簧筋,然后将所述s1得到的混凝土灌入所述模板内,拆模,养护,得到带有预埋孔的预制管片;所述预制管片为封顶块、邻接块和标准块。

7、进一步地,在所述s1中,水胶比为0.28~0.32,胶凝材料理论用量为450~500kg/m³,在胶凝材料中,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的用量比为0.60~0.70:0.10:0.20~0.30,在骨料中,细骨料和粗骨料的用量比为0.3~0.4:0.6~0.7。

8、更进一步地,在所述s1中,混凝土由包含以下用量的原料组成,水泥309kg/m³,粉煤灰48kg/m³,矿渣粉118kg/m³,天然砂680kg/m³,碎石1151kg/m³,高性能减水剂4.275kg/m³,水144kg/m³。

9、进一步地,在所述s2中,箍筋包括大箍筋、第一小箍筋和第二小箍筋,面筋包括第一面筋、第二面筋和第三面筋,穿芯棒加强筋包括第一穿芯棒加强筋和第二穿芯棒加强筋,小料钢筋包括第一小料钢筋和第二小料钢筋。

10、更进一步地,在所述s2中,绑扎焊接得到预制管片的钢筋笼的过程包括,先将多个大箍筋沿预制管片的周向间隔地排列布置,再在这些大箍筋内侧设置多个间隔布置的底筋,然后在这些大箍筋外侧依次设置位于中心的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面筋、依次对称且间隔布置于这些第一面筋两侧的至少两个第二面筋和至少两个第一面筋,得到钢筋笼。

11、最进一步地,在所述s2中,绑扎焊接得到邻接块和标准块的钢筋笼的过程还包括,在设置第一面筋和第二面筋之前,预先在靠近预埋孔的大箍筋之间设置第一小箍筋和第二小箍筋,并在设置第一面筋和第二面筋之后,在靠近预埋孔的底筋之间设置第三面筋。

12、更进一步地,在所述s2中,绑扎焊接得到预制管片的钢筋骨架的过程包括,先在靠近预埋件的钢筋笼区域依次设置多个第一穿芯棒加强筋和多个耳朵筋,再在大箍筋上设置多个间隔布置的拉钩钢筋,然后在这些大箍筋的轴向端部分别设置两组腰筋,并在这些大箍筋的切向端部分别设置两组封头筋,接着在腰筋、封头筋和预埋孔之间设置第一小料钢筋,并在位于第二面筋两侧的第一面筋和预埋孔之间设置第二小料钢筋。

13、最进一步地,在所述s2中,绑扎焊接得到邻接块和标准块的钢筋骨架的过程还包括,在设置拉钩钢筋之前,预先在第三面筋和第一穿心棒加强筋上设置第二穿心棒加强筋。

14、进一步地,在所述s3中,预埋件包括环向螺栓、预埋套筒和纵向螺栓,弹簧筋包括套设于环向螺栓上的第一弹簧筋、套设于预埋套筒上的第二弹簧筋、以及套设于纵向螺栓上的第三弹簧筋。

15、进一步地,在所述s3中,养护时,混凝土芯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得超过65℃,混凝土的芯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均≤20℃,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养护水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1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通过优化自身的预制工艺,并进一步调整混凝土配比和钢筋骨架结构,钢筋绑扎不可跳步进行,以使管片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保护层结构强度得以提高,并在原先预制管片的预埋件一侧进行应力平衡,故其应力近似预制管片的周向外侧,整体而言,薄壁区域所受的应力明显受到缓冲减弱,进而使得预制管片所受的最大拉应力和塑性应变得以改善,进而满足降低预制管片自重、保障管片承载力、减少管片运输开裂的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水胶比为0.28~0.32,胶凝材料理论用量为450~500kg/m³,在胶凝材料中,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的用量比为0.60~0.70:0.10:0.20~0.30,在骨料中,细骨料和粗骨料的用量比为0.3~0.4:0.6~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混凝土由包含以下用量的原料组成,水泥309kg/m³,粉煤灰48kg/m³,矿渣粉118kg/m³,天然砂680kg/m³,碎石1151kg/m³,高性能减水剂4.275kg/m³,水144kg/m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箍筋包括大箍筋、第一小箍筋和/或第二小箍筋,面筋包括第一面筋、第二面筋和/或第三面筋,穿芯棒加强筋包括第一穿芯棒加强筋和/或第二穿芯棒加强筋,小料钢筋包括第一小料钢筋和/或第二小料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绑扎焊接得到预制管片的钢筋笼的过程包括,先将多个大箍筋沿预制管片的周向间隔地排列布置,再在这些大箍筋内侧设置多个间隔布置的底筋,然后在这些大箍筋外侧依次设置位于中心的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面筋、依次对称且间隔布置于这些第一面筋两侧的至少两个第二面筋和至少两个第一面筋,得到钢筋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绑扎焊接得到邻接块和标准块的钢筋笼的过程还包括,在设置第一面筋和第二面筋之前,预先在靠近预埋孔的大箍筋之间设置第一小箍筋和第二小箍筋,并在设置第一面筋和第二面筋之后,在靠近预埋孔的底筋之间设置第三面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绑扎焊接得到预制管片的钢筋骨架的过程包括,先在靠近预埋件的钢筋笼区域依次设置多个第一穿芯棒加强筋和多个耳朵筋,再在大箍筋上设置多个间隔布置的拉钩钢筋,然后在这些大箍筋的轴向端部分别设置两组腰筋,并在这些大箍筋的切向端部分别设置两组封头筋,接着在腰筋、封头筋和预埋孔之间设置第一小料钢筋,并在位于第二面筋两侧的第一面筋和预埋孔之间设置第二小料钢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绑扎焊接得到邻接块和标准块的钢筋骨架的过程还包括,在设置拉钩钢筋之前,预先在第三面筋和第一穿心棒加强筋上设置第二穿心棒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中,预埋件包括环向螺栓、预埋套筒和纵向螺栓,弹簧筋包括套设于环向螺栓上的第一弹簧筋、套设于预埋套筒上的第二弹簧筋、以及套设于纵向螺栓上的第三弹簧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中,养护时,混凝土芯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得超过65℃,混凝土的芯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均≤20℃,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养护水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水胶比为0.28~0.32,胶凝材料理论用量为450~500kg/m³,在胶凝材料中,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的用量比为0.60~0.70:0.10:0.20~0.30,在骨料中,细骨料和粗骨料的用量比为0.3~0.4:0.6~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混凝土由包含以下用量的原料组成,水泥309kg/m³,粉煤灰48kg/m³,矿渣粉118kg/m³,天然砂680kg/m³,碎石1151kg/m³,高性能减水剂4.275kg/m³,水144kg/m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箍筋包括大箍筋、第一小箍筋和/或第二小箍筋,面筋包括第一面筋、第二面筋和/或第三面筋,穿芯棒加强筋包括第一穿芯棒加强筋和/或第二穿芯棒加强筋,小料钢筋包括第一小料钢筋和/或第二小料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绑扎焊接得到预制管片的钢筋笼的过程包括,先将多个大箍筋沿预制管片的周向间隔地排列布置,再在这些大箍筋内侧设置多个间隔布置的底筋,然后在这些大箍筋外侧依次设置位于中心的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面筋、依次对称且间隔布置于这些第一面筋两侧的至少两个第二面筋和至少两个第一面筋,得到钢筋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炳豪周康俊周正伟彭熙建边成友曾嵘杨瑾吴一鸣章腾月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交水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