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010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预定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坍落度、以及所述混凝土的性能参数,确定水胶比和理论用水量,进而根据预定的外加剂掺量,确定水的用量;S2根据预定的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以及所述S1得到的水胶比和水的用量,确定胶凝材料的用量,并确定胶凝材料中各组分的用量;S3根据混凝土中各组分的性能参数、以及所述S1得到的水胶比,确定能够达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所需的砂率,进而确定骨料中各组分的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预定的混凝土工作性能指标,通过调整水胶比和砂率,达到了混凝土的C50、C55、C60强度等级及P10、P12抗渗等级双重控制的要求,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混凝土这一建筑材料认识不断加深,结合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采用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作为混凝土原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实际工程当中。并且近年来混凝土的抗渗性问题逐渐被引起重视。其中,由于滨海环境下氯离子的侵蚀导致钢筋锈蚀的问题尤为突出,氯离子渗透性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但由于粉煤灰及水泥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不同,如何合理调整矿物掺合料的比例以达到既能满足混凝土工程实际要求的强度,同时又能满足混凝土在滨海环境下抵抗氯离子侵蚀的能力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关键。

2、目前工程中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大多按照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要求执行。但该方法主要是以强度为控制指标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对于抗渗性的配合比设计,规范中仅仅通过限定最大水胶比及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来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并未把抗渗性的指标融入到配合比设计当中,既该方法不能以定量的耐久性指标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依据。</p>

3、除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混凝土强度等级fcuk为50~60MPa,水泥强度等级fceg为42.5MPa,水泥富裕系数γc为1.16,粉煤灰影响系数γf为0.80,碎石回归系数aa和ab分别为0.53和0.20,骨料最大粒径为25mm,标准差σ为6.0,混凝土的坍落度为50~9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水胶比W...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混凝土强度等级fcuk为50~60mpa,水泥强度等级fceg为42.5mpa,水泥富裕系数γc为1.16,粉煤灰影响系数γf为0.80,碎石回归系数aa和ab分别为0.53和0.20,骨料最大粒径为25mm,标准差σ为6.0,混凝土的坍落度为50~9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水胶比w/b为0.30~0.34,理论用水量mwk为235kg/m³,外加剂掺量为1.4%,外加剂的减水率wr为37.3%,水的用量mwo为147kg/m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胶凝材料的用量mbo为433~491kg/m³,粉煤灰掺量βf为20%,依次确定粉煤灰的用量mfo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平响郝文敏吕炳豪周正伟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交水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