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温导湿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914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温导湿面料,包括面层和里层,所述面层为空调纤维混纺纱层,所述里层为涤纶长丝珊瑚绒层,所述面层和里层通过连接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调温导湿面料,涤纶长丝珊瑚绒层与人体皮肤接触,能够将人体的显汗快速通过空隙导入到面层,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同时又可以保持人体皮肤与面料之间微气候的干爽;面层采用空调纤维混纺纱具有高吸湿性,能使导入到面层的显汗快速蒸发,同时具有良好的抗热性、保暖性及凉爽效应。(*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面料,尤其涉及一种调温导湿面料
技术介绍
面料是指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 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纺织服装的需求已经从传统的遮体保暖需求转 向时尚个性及抗菌、保健、舒适等功能性的需求。为了适应这种需求,纺织企业纷纷开发各 种功能纤维,采用先进的纺纱织造技术,日益完善的后整理。其中能够调温导湿作用的面料 产品,保持人体皮肤干爽舒适,成为了人们的一种迫切需求。然而,市面上并没有一种面料能够真正起到调温导湿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温 导湿面料。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种调温导湿面料,包括面层和里层,所述面层为空调纤维混纺纱层,所述里层为 涤纶长丝珊瑚绒层,所述面层和里层通过连接线连接。优选的,所述里层为异型截面涤纶长丝珊瑚绒层,进一步的,所述里层为十字沟槽涤纶长 丝珊瑚绒层。所述连接线为涤纶长丝、氨纶长丝或腈纶长丝。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为涤纶长丝。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本技术,面料里层涤纶长丝珊瑚绒层与人体皮肤接触,能够将人体的显汗快 速通过空隙导入到面料的面层,具有高吸湿性和抗静电性,同时又可以保持人体皮肤与面 料之间微气候的干爽;面料面层采用空调纤维混纺纱,能使导入到面层的人体显汗快速蒸 发,同时具有良好的抗热性、保暖性及温度调节效应。本技术的面料既能保证人体运动 的舒适性,又具有良好的卫生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调温导湿面料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圆形涤纶长丝珊瑚绒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十字沟槽涤纶长丝珊瑚绒层结构示意图;在上述附图中,具体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为空调纤维混纺纱层;2为涤纶长丝珊瑚绒层;3为连接线;4为圆形涤纶长丝;5为十字沟槽涤纶长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调温导湿面料,包括面层和里层,所述面层为空调纤维混纺纱层 1,所述里层为涤纶长丝珊瑚绒层2,所述面层和里层通过连接线3连接。所述的空调纤维混纺纱层1,其材质为空调纤维混纺纱。空调纤维混纺纱的纤维 成份包括含有相变调温材料的智能调温纤维与天丝、MODAL、精梳棉、粘胶或羊毛、羊绒、绢 丝、羊毛、化学纤维的两种或三种以上的多纤维混纺产品。该空调纤维混纺纱中主要的特征 是含有10% 75%的智能调温纤维。该空调纤维混纺纱的规格主要为16s 50s。所述里层面料涤纶长丝珊瑚绒层2为圆形涤纶长丝珊瑚绒层。如图2所示的圆形 涤纶长丝珊瑚绒层结构示意图。该里层面料是涤纶长丝珊瑚绒层2,其材质为圆形涤纶长丝 4,涤纶长丝的规格主要为150D/72F、250D/144F或75D/48F。所述连接线3为涤纶长丝。其规格主要为150D/72F或75D/48F。所述调温导湿面料生产方法为针织工序采用多功能双面大圆机,三路供料,一路 为面层纱线即空调纤维混纺纱,一路为里层纱线即圆形涤纶长丝,一路为连接纱线即涤纶 长丝,制成针织坯布。然后,针织坯布经预定型,退卷,缝头,预定型,包边,染色,上柔,脱水, 拉边,烘干,拉毛,梳毛,剪毛,摇粒,定型各工序后制成本技术成品调温导湿面料。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调温导湿面料,包括面层和里层,所述面层为空调纤维混纺纱层 1,所述里层为涤纶长丝珊瑚绒层2,所述面层和里层通过连接线3连接。所述的空调纤维混纺纱层1,其材质为空调纤维混纺纱。空调纤维混纺纱的纤维 成份包括含有相变调温材料的智能调温纤维与天丝、MODAL、精梳棉、粘胶或羊毛、羊绒、绢 丝、羊毛、化学纤维的两种或三种以上的多纤维混纺产品。该空调纤维混纺纱中主要的特征 是含有10% 75%的智能调温纤维。该空调纤维混纺纱的规格主要为16s 50s。特别的,本技术的涉及的面层材料可以选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 CN101580987中所制备的空调纤维混纺纱。所述里层面料涤纶长丝珊瑚绒层2为十字沟槽涤纶长丝珊瑚绒层。如图3所示的 十字沟槽涤纶长丝珊瑚绒层结构示意图。该里层面料是涤纶长丝珊瑚绒层2,其材质为具 有吸湿排汗功能的十字沟槽涤纶长丝5,涤纶长丝的规格主要为150D/72F、250D/144F或 75D/48F。纤维的截面形状为“ + ”型,这样就在纤维表面形成了沟槽,通过芯吸作用使汗水 快速的到达织物的外表面。与实施例1相比较,涤纶长丝珊瑚绒层2的间隙更大,其导汗效 果更加明显。所述连接线3为涤纶长丝。其规格主要为150D/72F或75D/48F。本技术的调温导湿面料的具体规格如下表1。表 14 一般来说,面层纱线支数比较高,如32s 50s,则配置的珊瑚绒的十字沟槽涤纶长 丝也比较细,如75D/48F,中间连接线也比较细,这样织物就会比较细腻。所述调温导湿面料生产方法为针织工序采用多功能双面大圆机,三路供料,一路 为面层纱线即空调纤维混纺纱,一路为里层纱线即十字沟槽涤纶长丝,一路为连接纱线即 涤纶长丝,制成针织坯布。然后,针织坯布经预定型,退卷,缝头,预定型,包边,染色,上柔, 脱水,拉边,烘干,拉毛,梳毛,剪毛,摇粒,定型各工序后制成本技术成品调温导湿面 料。本技术,里层面料的珊瑚绒层上排布的十字沟槽涤纶长丝间空隙较大,面料 里层与人体皮肤接触,能够将人体的显汗快速通过大空隙导入到面料的面层,具有高吸湿 性和抗静电性,同时又可以保持人体皮肤与面料之间微气候的干爽;面料面层采用空调纤 维混纺纱,能使导入到面层的人体显汗快速蒸发,同时具有良好的抗热性、保暖性及温度调 节效应。本技术的面料既能保证人体运动的舒适性,又具有良好的卫生性能。毫无疑问,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 体结构。总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 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权利要求一种调温导湿面料,包括面层和里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为空调纤维混纺纱层,所述里层为涤纶长丝珊瑚绒层,所述面层和里层通过连接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导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层为异型截面涤纶长丝珊 瑚绒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温导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层为十字沟槽涤纶长丝珊瑚绒层。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温导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为涤纶 长丝、氨纶长丝或腈纶长丝。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温导湿面料,包括面层和里层,所述面层为空调纤维混纺纱层,所述里层为涤纶长丝珊瑚绒层,所述面层和里层通过连接线连接。本技术的调温导湿面料,涤纶长丝珊瑚绒层与人体皮肤接触,能够将人体的显汗快速通过空隙导入到面层,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同时又可以保持人体皮肤与面料之间微气候的干爽;面层采用空调纤维混纺纱具有高吸湿性,能使导入到面层的显汗快速蒸发,同时具有良好的抗热性、保暖性及凉爽效应。文档编号D02G3/04GK201686811SQ201020208400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8日专利技术者王立平, 钱春芳 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温导湿面料,包括面层和里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为空调纤维混纺纱层,所述里层为涤纶长丝珊瑚绒层,所述面层和里层通过连接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春芳王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第三十六棉纺针织服装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