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熵硼化物红外辐射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4991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熵硼化物红外辐射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指在反应容器中以Co(NO<subgt;3</subgt;)<subgt;3</subgt;·6H<subgt;2</subgt;O、Ni(NO<subgt;3</subgt;)<subgt;2</subgt;·6H<subgt;2</subgt;O、Cr(NO<subgt;3</subgt;)<subgt;3</subgt;·9H<subgt;2</subgt;O、Cu(NO<subgt;3</subgt;)<subgt;2</subgt;·3H<subgt;2</subgt;O和FeSO<subgt;4</subgt;·7H<subgt;2</subgt;O粉末中的四种硝酸盐或硫酸盐作为原料,硼氢化钠为硼源,原料和硼源分别在预先氮气或氩气吹扫40~80分钟的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所得盐溶液与硼源水溶液混合后经还原反应、过滤、冷冻干燥制得高熵硼化物红外辐射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所需设备简单、制备方法容易、可重复性强、生产效率高特点,可用于工业大规模生产。所制备的高熵硼化物材料不但结构稳定,而且具有较高的红外发射率,可作为红外辐射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熵陶瓷材料领域和红外辐射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熵硼化物红外辐射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且辐射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呈指数上升趋势。在高温领域特别是工业窑炉中,温度为800 °c以下时,炉内的传热主要依靠热对流传热;当温度达到800~1000 °c时,热对流和热辐射共同作用;当温度高于1000 °c时,热传导主要依靠热辐射来进行,被加热物所获得的热量90%是热辐射传热过程获得的。因此,将高红外辐射材料引入高温设备的传热场景中,可以增强热辐射换热,提高基底材料热效率,减少能耗、延长基底的使用年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2、过渡金属材料常被研究用于高红外辐射材料,然而这种由单主元材料构成的红外辐射材料的局限性很大,辐射特征单一,在特定波段的缺陷导致整体的辐射性能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尤其是随着温度升高,黑体辐射的峰值会朝着短波长移动,这种缺陷使得涂层仅在特定温度下表现出优异的红外辐射性能。合理的掺杂会有效改善涂层的红外辐射性能,特别是对于多主元设计的高熵材料。由于主元原子半径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熵硼化物红外辐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指在反应容器中以Co(NO3)3·6H2O、Ni(NO3)2·6H2O、Cr(NO3)3·9H2O、Cu(NO3)2·3H2O和FeSO4·7H2O粉末中的四种硝酸盐或硫酸盐作为原料,硼氢化钠为硼源,原料和硼源分别在预先氮气或氩气吹扫40~80分钟的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所得盐溶液与硼源水溶液混合后经还原反应、过滤、冷冻干燥制得高熵硼化物红外辐射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熵硼化物红外辐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中反应溶液采用氮气或氩气持续吹扫且制备过程中反应容器置于冰水浴中进行降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熵硼化物红外辐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指在反应容器中以co(no3)3·6h2o、ni(no3)2·6h2o、cr(no3)3·9h2o、cu(no3)2·3h2o和feso4·7h2o粉末中的四种硝酸盐或硫酸盐作为原料,硼氢化钠为硼源,原料和硼源分别在预先氮气或氩气吹扫40~80分钟的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所得盐溶液与硼源水溶液混合后经还原反应、过滤、冷冻干燥制得高熵硼化物红外辐射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熵硼化物红外辐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中反应溶液采用氮气或氩气持续吹扫且制备过程中反应容器置于冰水浴中进行降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熵硼化物红外辐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盐或硫酸盐的溶解持续时间为30~40 min;原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101~1.260):120,且原料中各金属原子为等摩尔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熵硼化物红外辐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转速为4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祥虎马军张国山姚小军徐海军张延荣何成玉赵鹏赵士杰鲁种伟赵文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