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滤光差分原理的红外成像气体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242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滤光差分原理的红外成像气体检测仪,涉及红外成像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镜头出口,壳体内设置有红外滤光成像模块、可见光成像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供电接口以及数据传输接口;红外滤光成像模块和可见光成像模块均与图像处理模块电连接,供电接口分别与红外滤光成像模块、可见光成像模块以及图像处理模块电连接,数据传输接口与图像处理模块电连接;本技术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提高气体的识别准确度,并且采用非制冷型红外传感器,实现难度和使用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红外成像气体检测,更具体的是涉及基于滤光差分原理的红外成像气体检测仪


技术介绍

1、人类的生产生活一直伴随着危险气体的产生和使用,例如化工业常见的氨气、氯气,餐饮业和汽车行业常用的天然气等。因此亟需研制出一套高效、快速、稳定的成像型危险气体定量检测装置来保障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

2、红外成像技术因具有高灵敏度、大视场范围、探测距离远、安全系数高、动态且直观等优势,近年来一直是气体检测领域的热点。由于组成气体分子的原子和化学键在运动过程中会吸收特定频率的能量形成吸收光谱。绝大多数气体分子在2.5-7.52um(官能区)和7.41-16.67um(指纹区)两段具有较强的吸收带,从而导致气体泄漏区域与背景存在辐射量的差异,进一步体现在红外图像灰度值的差异。

3、为了从泄漏气团中判别和分类目标气体,现有的气体泄漏检测技术多采用滤光的方式,一种通过在非制冷型传感器靶面上镀膜滤光,直接获得滤光波段的红外图像。该方法实施起来较为简单,但镀膜后只能对气体类型大致分类,得到的分类结果依然包含大量气体分子类型,需要借助其他方法进一步确定是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滤光差分原理的红外成像气体检测仪,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镜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红外滤光成像模块、可见光成像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供电接口(8)以及数据传输接口(9);所述红外滤光成像模和所述可见光成像模块均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供电接口(8)分别与所述红外滤光成像模块、所述可见光成像模块以及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接口(9)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滤光差分原理的红外成像气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接口(8)分别与所述红外滤光成像模块、所述可见光成像模块以及所述图像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滤光差分原理的红外成像气体检测仪,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镜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红外滤光成像模块、可见光成像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供电接口(8)以及数据传输接口(9);所述红外滤光成像模和所述可见光成像模块均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供电接口(8)分别与所述红外滤光成像模块、所述可见光成像模块以及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接口(9)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滤光差分原理的红外成像气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接口(8)分别与所述红外滤光成像模块、所述可见光成像模块以及所述图像处理模块通过线路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接口(9)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电连接,用于传输数据和通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滤光差分原理的红外成像气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壁上端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方便搬运的橡胶把手(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滤光差分原理的红外成像气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成像模块包括可见光高清相机(5),所述可见光高清相机(5)通过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滤光差分原理的红外成像气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滤光成像模块包括红外镜头(2)、滤光片转轮(3)、长波通滤光片(12)以及红外图像传感器,所述红外镜头(2)和所述红外图像传感器分别固定在所述滤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廷发王锦喜郭东鑫臧传凯罗飞冉征龙梁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