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冷却板、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2008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冷却板、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汽车,包括板主体、设于板主体并且相互隔离的制冷剂通道和冷却液通道,板主体具有换热接触面,换热接触面设置成与电池接触换热,冷却液通道位于所述换热接触面与所述制冷剂通道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冷却板、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成本和能耗均比较高,并且寿命低。例如,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简称phev)被认为是解决纯电动汽车里程焦虑的过渡方案,并在迅速普及。当前phev电池包的电量通常在10~50kwh,纯电续航50~300km,并以用电为主,用油为辅。

2、为了提升phev混动汽车的纯电体验、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应用快充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动力电池快充过程的大倍率电流使电池发热量迅速增大,若缺少高效冷却方式将电池产热及时排出,热量积聚带来的温度急速上升会加快电池的副反应,导致电池的效率、寿命等降低,甚至发生热失控。

3、目前采用的冷媒直冷电池热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制冷剂在直冷板流道内的高沸腾传热潜热,快速降低动力电池的热负荷,能够实现大倍率快充,达到电池包快速安全补电目的,目前得到整车厂的青睐和应用(如比亚迪等)。

4、通常,在低温环境下,冷媒直冷电池包有三种加热方式:第一,热泵空调系统加热(直热);第二,加热膜直接加热电池包;第三,独立的液冷系统加热,即利用发动机冷却液加热电池包液冷板,或ptc加热液冷板冷却液。然而,这几种方式将会较明显地增加能耗、成本、重量或布置难度。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热泵直热系统无法正常高效工作。

5、亟需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热管理设计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冷却板、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汽车,能够对电池进行冷却或加热,能够提供换热的均匀性且换热效率高。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冷却板,包括:板主体、设于所述板主体并且相互隔离的制冷剂通道和冷却液通道,所述板主体具有换热接触面,所述换热接触面设置成与电池接触换热,所述冷却液通道位于所述换热接触面与所述制冷剂通道之间。

3、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板主体包括围设成主通道的外框板、及设于所述主通道内并将所述主通道分隔为所述制冷剂通道和所述冷却液通道的分隔板。

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通道包覆所述制冷剂通道。

5、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板主体还包括将所述制冷剂通道分隔为多个制冷剂微通道的第一流道板和/或将所述冷却液通道分隔为多个冷却液微通道的第二流道板。

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外框板截面呈长方形,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第一侧板、底板、及第二侧板;

7、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底板连接,并与所述底板的内壁围设成所述制冷剂通道。

8、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冷却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板主体两端的第一集流体和第二集流体;

9、所述第一集流体内设有与所述制冷剂通道的输入端连通的制冷剂输入集流腔以及与所述冷却液通道的输入端连通的冷却液输入集流腔,所述第一集流体设有与所述制冷剂输入集流腔连通的制冷剂输入口以及与所述冷却液输入集流腔连通的冷却液输入口;

10、所述第二集流体内设有与所述制冷剂通道的输出端连通的制冷剂输出集流腔以及与所述冷却液通道的输出端连通的冷却液输出集流腔,所述第二集流体设有与所述制冷剂输出集流腔连通的制冷剂输出口以及与所述冷却液输出集流腔连通的冷却液输出口。

1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剂输入集流腔套设于冷却液输入集流腔内侧,且局部凸出于所述冷却液输入集流腔,所述制冷剂输入口设于所述制冷剂输入集流腔的凸出部分;

12、所述制冷剂输出集流腔套设于冷却液输出集流腔内侧,且局部凸出于所述冷却液输出集流腔,所述制冷剂输出口设于所述制冷剂输出集流腔的凸出部分。

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制冷剂循环回路、发动机冷却液循环回路、及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冷却板;

14、所述电池冷却板的制冷剂通道连接于所述空调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电池冷却板的冷却液通道连接于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循环回路。

15、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机构和蒸发器,所述电池冷却板的制冷剂通道与所述蒸发器并联,且所述制冷剂通道与所述第一节流机构之间还串联有第二节流机构;和/或

16、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发动机冷却流路、循环泵和散热器,所述电池冷却板的冷却液通道与所述散热器并联,且所述循环泵、所述散热器、所述冷却液通道通过多通阀相连。

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包括:车体、及安装于所述车体上的电池和如上述任意实施例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电池冷却板与所述电池接触安装。

18、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冷却板设置了制冷剂通道和冷却液通道,并将电池冷却板的冷却液通道设置成位于换热接触面与制冷剂通道之间,当电池冷却板对电池冷却时,制冷剂通道内的制冷剂与冷却液通道内的冷却液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冷却液再对电池进行散热,从而能够达到对电池均匀散热的目的,避免制冷剂直接对电池降温导致电池散热后温度不均匀,造成电池功率不稳定或损害。同时,该排布方式能够提高换热的效率。

19、能够同时连接于电池管理系统的空调制冷剂循环回路和汽车的发动机冷却液循环回路,能够对电池进行冷却或加热,成本低、能耗低、效率高。

20、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主体、设于所述板主体并且相互隔离的制冷剂通道和冷却液通道,所述板主体具有换热接触面,所述换热接触面设置成与电池接触换热,所述冷却液通道位于所述换热接触面与所述制冷剂通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包括围设成主通道的外框板、及设于所述主通道内并将所述主通道分隔为所述制冷剂通道和所述冷却液通道的分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通道包覆所述制冷剂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还包括将所述制冷剂通道分隔为多个制冷剂微通道的第一流道板和/或将所述冷却液通道分隔为多个冷却液微通道的第二流道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板截面呈长方形,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第一侧板、底板、及第二侧板;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板主体两端的第一集流体和第二集流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

8.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制冷剂循环回路、发动机冷却液循环回路、及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冷却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机构和蒸发器,所述电池冷却板的制冷剂通道与所述蒸发器并联,且所述制冷剂通道与所述第一节流机构之间还串联有第二节流机构;和/或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及安装于所述车体上的电池和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电池冷却板与所述电池接触安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主体、设于所述板主体并且相互隔离的制冷剂通道和冷却液通道,所述板主体具有换热接触面,所述换热接触面设置成与电池接触换热,所述冷却液通道位于所述换热接触面与所述制冷剂通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包括围设成主通道的外框板、及设于所述主通道内并将所述主通道分隔为所述制冷剂通道和所述冷却液通道的分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通道包覆所述制冷剂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还包括将所述制冷剂通道分隔为多个制冷剂微通道的第一流道板和/或将所述冷却液通道分隔为多个冷却液微通道的第二流道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板截面呈长方形,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敬周郑保仲王鹏李艳孙澍国赵福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