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上的抽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1620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3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上的抽气结构,包括动模以及定模,所述动模上设有动模仁,所述动模仁上设有第一产品成型区,定模上设有定模仁,所述定模仁上设有第二产品成型区,所述动模仁上位于第一产品成型区的两侧均设有贯穿动模仁的抽气孔,所述动模上对应两抽气孔位置均设有与抽气孔相通的抽气通道以及抽气嘴,所述的抽气嘴位于抽气通道的末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上的抽气结构,型腔内部的气体随着排气通道,抽离模具,使型腔内部达到近似真空状态,注塑时,能有效减小注塑压力,使塑料熔体填充更高效,获得外观良好的产品,有效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注塑良品率,降低了制造总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注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上的抽气结构


技术介绍

1、方向盘拨片作为汽车方向盘开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得到广泛应用。此类型产品整体外露,且要求高光喷漆或电镀,产品不允许有任何飞边、毛刺、困气等外观缺陷。所以,对模具设计合理性、加工精度、模具配模精度、注塑工艺都是不小的挑战。

2、其中,产品困气问题尤为突出,如图1中箭头为料流方向,圈内为流动末端。随着塑料填充,型腔内所有的气体都被赶至产品末端,当末端气体的聚集速度远远大于排出速度,便发生困气。具体在产品上的表现为产品末端烧焦或气纹(图中圈内所示为塑料流动末端,产品缺陷多数发生在此类位置)。另外,型腔内部的气体无法顺利排出,导致产品注塑时,需要更大的注塑压力,当注塑压力接近或超过最大锁模力时,模具胀模导致产品分型飞边缺陷(需后工序打磨,大大增加了成本),产品质量无法达到客户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上的抽气结构,型腔内部的气体随着排气通道,抽离模具,使型腔内部达到近似真空状态,注塑时,能有效减小注塑压力,使塑料熔体填充更高效,获得外观良好的产品,有效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注塑良品率,降低了制造总成本。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上的抽气结构,包括动模以及定模,所述动模上设有动模仁,所述动模仁上设有第一产品成型区,定模上设有定模仁,所述定模仁上设有第二产品成型区,第一产品成型区与第二产品成型区对应设置形成产品成型腔,所述动模仁上位于第一产品成型区的两侧均设有贯穿动模仁的抽气孔,所述动模上对应两抽气孔位置均设有与抽气孔相通的抽气通道以及抽气嘴,所述的抽气嘴位于抽气通道的末端。

3、进一步设置,所述抽气通道包括垂直段以及水平段,所述垂直段与抽气孔相通,抽气嘴位于水平段的末端。

4、进一步设置:所述动模仁上还设有一级排气槽以及与一级排气槽相通的二级排气槽,所述的抽气孔位于一级排气槽与二级排气槽相通的位置。

5、具体的,所述一级排气槽的深度为0.010-0.020mm。

6、具体的,所述二级排气槽的深度为0.25-0.75mm。

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外置抽气装置,抽气装置安装在抽气嘴上,打开抽气装置后,型腔内部的气体随着排气通道,抽离模具,将填充末端气体快速抽离模具,使型腔内部达到近似真空状态;

8、1、采用模内抽气结构,有效减小了注塑压力,使塑料熔体填充更高效,有效解决了较大注塑压力带来的飞边以及后工序打磨问题;

9、2、较小的注塑压力,能有效改善产品内应力,避免了产品因内应力问题而导致的电镀层鼓包、脱皮等问题;

10、3、采用模内抽气结构,型腔内部的气体已随排气通道抽离模具,能有效解决产品表面气纹、困气导致的烧焦等问题,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以及注塑良品率,降低了制造总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上的抽气结构,包括动模(1)以及定模(2),所述动模(1)上设有动模仁(11),所述动模仁(11)上设有第一产品成型区(111),定模(2)上设有定模仁(21),所述定模仁(21)上设有第二产品成型区(211),第一产品成型区(111)与第二产品成型区(211)对应设置形成产品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仁(11)上位于第一产品成型区(111)的两侧均设有贯穿动模仁(11)的抽气孔(112),所述动模(1)上对应两抽气孔(112)位置均设有与抽气孔(112)相通的抽气通道(12)以及抽气嘴(13),所述的抽气嘴(13)位于抽气通道(12)的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上的抽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通道(12)包括垂直段(121)以及水平段(122),所述垂直段(121)与抽气孔(112)相通,抽气嘴(13)位于水平段(122)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塑模具上的抽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仁(11)上还设有一级排气槽(14)以及与一级排气槽(14)相通的二级排气槽(15),所述的抽气孔(112)位于一级排气槽(14)与二级排气槽(15)相通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上的抽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排气槽(14)的深度为0.010-0.02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上的抽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排气槽(15)的深度为0.25-0.75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上的抽气结构,包括动模(1)以及定模(2),所述动模(1)上设有动模仁(11),所述动模仁(11)上设有第一产品成型区(111),定模(2)上设有定模仁(21),所述定模仁(21)上设有第二产品成型区(211),第一产品成型区(111)与第二产品成型区(211)对应设置形成产品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仁(11)上位于第一产品成型区(111)的两侧均设有贯穿动模仁(11)的抽气孔(112),所述动模(1)上对应两抽气孔(112)位置均设有与抽气孔(112)相通的抽气通道(12)以及抽气嘴(13),所述的抽气嘴(13)位于抽气通道(12)的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上的抽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胜义林颖胡光良潘利兵温英兰谢国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