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0358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充电桩配置单元、充电站信息发布单元、放电配置单元、导航单元、车辆信息发布单元、车辆充电策略单元、车联网单元和手持终端单元;充电桩配置单元为电动汽车分配充电桩;放电配置单元将选择可放电策略的电动汽车编成供电组,并在用电高峰期向充电站电网充电;导航单元将多辆电压差值在预设范围内且充电策略相同的电动汽车引导至同一充电桩;车辆充电策略单元配置电动汽车的充电策略。本发明专利技术电动汽车的需求通过车辆充电策略单元充分表达,车辆和充电站之间通过车联网单元充分互动,充电桩配置单元和放电配置单元充分响应车辆需求,使车辆和电网高效融合且充分积极互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网融合,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汽车的逐步规模化推广,其大规模充电势必会增加电力系统的负荷水平。特别是随机和无序充电,将大大增加特殊时段电力系统的负荷水平,还会加重局部电网存在的电压降落和支路容量不匹配等,同时带来注入谐波、功率因数降低和三相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车网融合技术可以优化能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多种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车和电网的互动系统和方法,比如一种多元信息融合的车-路-网负荷控制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和系统中电网服务器可以根据某个充电站预备接待的电动汽车数量确定各个时段该充电站的备用充电桩数量,组织调运中心向该目标充电站调运充电桩,以满足时段内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避免大量电动汽车无序前往该充电站充电,造成交通拥堵情况。但是,直接在充电站之间调运备用充电桩,备用充电桩需要拆卸后再次安装,耗费时间较长,备用充电桩频繁运输成本很高。而且,电动汽车和电网的互动较少,电动汽车的需求表达不够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实现车辆和电网之间的互动需求响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系统及方法。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系统,包括:

3、充电桩配置单元、充电站信息发布单元、放电配置单元、导航单元、车辆信息发布单元、车辆充电策略单元和车联网单元;其中,

4、所述充电桩配置单元,用于根据电动汽车的电压信息和充电策略为所述电动汽车分配充电桩;

5、所述充电站信息发布单元,用于向所述车联网单元发布充电空位信息;

6、所述放电配置单元,用于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策略,将选择可放电策略的电动汽车编成供电组,并在用电高峰期向充电站电网充电;

7、所述导航单元,用于显示电动汽车和充电站的位置,并将多辆电压差值在预设范围内且充电策略相同的电动汽车引导至同一充电桩;

8、所述车辆信息发布单元,用于根据电动汽车的电压信息向所述车联网单元发布需充电信号;

9、所述车辆充电策略单元,用于配置电动汽车的充电策略;

10、所述车联网单元,用于从所述车辆信息发布单元获取需充电信号,并根据所述需充电信号从所述充电站信息发布单元获取充电空位信息;从所述车辆信息发布单元获取电动汽车的电压信息和从所述车辆充电策略单元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策略,并将所述电压信息和充电策略发送至所述充电桩配置单元;从所述充电桩配置单元获取为所述电动汽车分配的充电桩,并将所述充电桩的位置和所述电动汽车的位置发送至所述导航单元。

11、优选地,还包括:

12、手持终端单元,所述手持终端单元连接所述车联网单元,用于显示所述车联网单元从所述车辆信息发布单元获取的电动汽车的实时信息,并根据所述实时信息调整充电策略;所述实时信息至少包括充电信息和放电信息。

13、优选地,所述导航单元,包括:

14、引导单元,用于将电动汽车引导至目标充电桩的目标充电位。

15、优选地,所述充电桩具有多个并联的第一充电缆和独立的第二充电缆,所述第一充电缆设置有与所述引导单元通讯连接的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二充电缆设置有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一充电缆和第二充电缆均为充电位。

16、优选地,所述充电桩配置单元连接多个充电桩,还用于获取多个所述充电桩的工作信息,并将充电空位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站信息发布单元。

17、优选地,由所述放电配置单元编入同一供电组的多辆电动汽车的电压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同一供电组的所述多辆电动汽车并联且相互充电,直至电压平衡。

18、优选地,由所述车辆充电策略单元配置的充电策略设置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置充电目标值、是否可放电和完成时间点。

1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系统的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方法,包括:

20、充电站信息发布单元根据需充电信号发布充电空位信息;

21、基于所述充电空位信息,充电桩配置单元为电动汽车分配充电桩;

22、车辆充电策略单元为所述电动汽车配置充电策略;

23、导航单元将电压差值在预设范围内且所述充电策略相同的电动汽车引导至同一充电桩;

24、所述同一充电桩的多辆电动汽车并联进行相互充电,直至电压平衡;

25、充电桩对达到电压平衡的多辆电动汽车进行同时充电,直至所述多辆电动汽车电量充满。

26、优选地,在所述充电桩对所述多辆电动汽车同时充电,直至电量充满之后,还包括:

27、所述充电桩对选择仅充电策略的电动汽车断电,并由车联网单元向手持终端单元发送充电完成信息;

28、放电配置单元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策略,将选择可放电策略的电动汽车编成供电组,并在用电高峰期向充电站电网充电;

29、所述车联网单元向所述手持终端单元发送充电信息和放电信息。

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系统及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多辆电压接近的电动汽车相互充电,大大减少了电池放电时间,有利于降低电池损伤;充电桩对多辆并联的电动汽车进行同时充电,能够使一台充电桩对多辆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从而提高充电站的工作效率;供电组在用电高峰期向充电站电网充电,从而提高对其他车辆的充电效率;电动汽车的需求通过车辆充电策略单元充分表达,车辆和充电站之间通过车联网单元充分互动,充电桩配置单元和放电配置单元充分响应车辆需求,使车辆和电网高效融合且充分积极互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单元,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具有多个并联的第一充电缆和独立的第二充电缆,所述第一充电缆设置有与所述引导单元通讯连接的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二充电缆设置有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一充电缆和第二充电缆均为充电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配置单元连接多个充电桩,还用于获取多个所述充电桩的工作信息,并将充电空位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站信息发布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放电配置单元编入同一供电组的多辆电动汽车的电压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同一供电组的所述多辆电动汽车并联且相互充电,直至电压平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车辆充电策略单元配置的充电策略设置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置充电目标值、是否可放电和完成时间点。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系统的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电桩对所述多辆电动汽车同时充电,直至电量充满之后,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单元,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具有多个并联的第一充电缆和独立的第二充电缆,所述第一充电缆设置有与所述引导单元通讯连接的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二充电缆设置有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一充电缆和第二充电缆均为充电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网融合互动需求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配置单元连接多个充电桩,还用于获取多个所述充电桩的工作信息,并将充电空位信息发送至所述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萍赵颖蒋联杰章丽娜周涛唐健毅洪潇戴咏夏王浩杨慕玮余哲雯夏炎马意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