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侧拉线拉油压碟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97959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侧拉线拉油压碟刹装置,包括:碟刹壳体,所述碟刹壳体由上盖以及下盖拼接而成,上盖上设有注油口,下盖设有主活塞缸及把手,主活塞缸通过推杆与把手连接;制动结构,所述制动结构设置于上盖与下盖之间,通过制动结构带动来令片夹紧碟盘,进而起到制动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轻量化设计,加工便捷,成本低,内侧主油缸及把手设计避开车架角度干涉,实现多种车型通用性高,同时主体内侧前端设有调节螺丝,调节刹车线便捷,内侧走线角度更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刹车,具体涉及一种内侧拉线拉油压碟刹装置


技术介绍

1、自行车作为出行的便捷式交通工具,根据车型的不同分为公路车,山地车,等,刹车作为自行车安全出行的关键结构之一,但现有碟刹装置具有以下问题(如图1-图4所示):

2、1.目前现有自行车碟刹夹钳在城市公路车领域大多使用机械碟刹或小活塞双缸结构半油压线拉油碟,此类机械碟刹大多是单边制动,刹车时通过刹车线拉动碟刹把手,把手受力时向下推出来令片夹紧碟盘,通过摩擦刹车。刹车时平稳性能、制动性能较弱,且来令片容易磨损。

3、2.现有线拉油压碟刹的线管拉线方式为外侧拉线(即线拉油碟的把手设置在远离车轮一侧),从而导致线管走线与车架不在同一平面上,容易造成线管在车架内扭曲,拉线顺畅性差,其次不能兼容多种车架角度,导致碟刹器把手与车架干涉。

4、3.现有市场线拉油压碟刹刹车性能的不足,不适用产品性能要求高的车型,无法满足目前对城市巡航车型所要求轻量化,高速度,制动高效的要求,适用范围受限。

5、4.现有线拉油压碟刹结构复杂,生产制造成本高,维修复杂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侧拉线拉油压碟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侧拉线拉油压碟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油压弹簧(9)、V型圈(10)、活塞(11)、华司(12)和推杆(14),且括油压弹簧(9)、V型圈(10)、活塞(11)、华司(12)和推杆(14)依次拼接,且活塞(11)通过C型扣环(13)与下盖(8)的安装腔之间实现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侧拉线拉油压碟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中间开设有槽及安装孔,其中安装孔内设有转轴(20),该转轴(20)内为贯穿的螺纹孔;所述活塞(11)顶部通过推杆(14)端部的螺纹端与转轴(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侧拉线拉油压碟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侧拉线拉油压碟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油压弹簧(9)、v型圈(10)、活塞(11)、华司(12)和推杆(14),且括油压弹簧(9)、v型圈(10)、活塞(11)、华司(12)和推杆(14)依次拼接,且活塞(11)通过c型扣环(13)与下盖(8)的安装腔之间实现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侧拉线拉油压碟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中间开设有槽及安装孔,其中安装孔内设有转轴(20),该转轴(20)内为贯穿的螺纹孔;所述活塞(11)顶部通过推杆(14)端部的螺纹端与转轴(20)的螺纹孔连接,进而将把手(19)与主活塞缸活动连接;所述把手(19)与下盖(8)之间通过梅花螺丝(18)以及衬套(2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侧拉线拉油压碟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包括设置于上盖(4)和下盖(8)内侧的油缸(27)、大活塞(24)以及来令片(23);所述上盖(4)内部开有油路孔,油路孔连接下盖(4)的油路孔及油缸(27);所述油缸(27)内设有t槽,用以装配v型环(25),v型环(25)内壁与大活塞(24)紧密配合;所述上盖(4)底部设有螺纹安装孔用以与车架连接,且上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邱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信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