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金华专利>正文

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9665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其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对应车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破风罩,所述车体靠近车头和车尾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浮水翼板,所述车头上设有沉槽,所述沉槽的两端靠近车头的顶部和底部;移动转接座,所述移动转接座滑动连接在所述沉槽内;第一遮盖,所述第一遮盖转动连接在所述移动转接座上并可上下翻转角度;第二遮盖,所述第二遮盖转动连接在所述车体对应车座的一端,所述第一遮盖与第二遮盖配合形成车顶;平衡空心球,所述平衡空心球有两个且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车体的中部两侧,所述平衡空心球辅助车体行驶稳定并提高车体在水中的漂浮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


技术介绍

1、现在的两轮交通工具功能相对单一,比如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只能在陆地上行驶,无法在水中应急使用,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较差,冬冷夏热,目前电动车和摩托车机械化程度高,智能化程度低,需要外部能源供给才能完成行驶过程,此外,两轮交通工具对于平衡感较差的人员而言使用困难。

2、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便人员使用的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可以实现陆地行驶和水域应急行驶,使用性能强悍,相对舒适,能遮风挡雨,功能丰富,也具备应急救援的效果。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其包括:

3、车体,所述车体对应车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破风罩,所述车体靠近车头和车尾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浮水翼板,所述车头上设有沉槽,所述沉槽的两端靠近车头的顶部和底部;

4、移动转接座,所述移动转接座滑动连接在所述沉槽内;

5、第一遮盖,所述第一遮盖转动连接在所述移动转接座上并可上下翻转角度;

6、第二遮盖,所述第二遮盖转动连接在所述车体对应车座的一端,所述第一遮盖与第二遮盖配合形成车顶;

7、平衡空心球,所述平衡空心球有两个且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车体的中部两侧,所述平衡空心球辅助车体行驶稳定并提高车体在水中的漂浮效果。

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车体是载人和行驶的基础,破风罩转动连接在车头的一端,使用时,破风罩向上翻起一定角度,方便第一遮盖的打开,第一遮盖的打开需要在沉槽内滑移一段距离,第一遮盖打开到位后,破风罩复位,第一遮盖与第二遮盖是用来配合形成车顶的,当第一遮盖、第二遮盖收回时即可实现敞篷效果,正常路上行驶时,车体两侧的浮水翼板收缩,当需要应急在水域行进时,浮水翼板展开,平衡空心球在水面上能增加浮力,在陆地上能平衡车体,方便人员使用。

9、优选的,所述车体的车身由复合塑料注塑成型,所述车身的车尾设有行李盛放位,所述车尾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车体、箱盖及车尾两侧的浮水翼板配合形成行李盛放腔。

10、由此产生的技术效果是:车体较为轻质,有一定的漂浮效果,这也是便利车体在水域行驶,行李盛放腔用来放置行李箱。

11、优选的,所述破风罩为弧形板,所述破风罩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沉槽内并靠近车头的底端,所述车头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控制破风罩翻转的电动推杆,所述破风罩能覆盖住所述沉槽的槽口。

12、由此产生的技术效果是:破风罩为弧形板,减少风阻,在不使用车顶时,破风罩能完全遮挡住第一遮盖。

13、优选的,所述移动转接座上安装有控制第一遮盖翻转的电动推杆,所述沉槽的内部设有导轨,所述移动转接座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沉槽的两端转动连接有传动带,所述沉槽的槽底固定有驱动所述传动带的微型电机,所述移动转接座与传动带固连并在传动带的带动下在所述导轨上移动,所述第一遮盖适配嵌设在沉槽内。

14、由此产生的技术效果是:移动转接座用来安装第一遮盖,移动转接座的移动带动第一遮盖移动,当需要车顶时,破风罩翻转一定角度打开空间,然后移动转接座上的电动推杆控制第一遮盖向上翻转一定角度,否则第一遮盖无法向上移动,第一遮盖向上翻转一定角度也是方便配合第二遮盖形成车顶,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两轮交通工具可以实现敞篷和有篷的转换,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移动转接座的移动通过导轨及传动带实现,传动带用来带动移动转接座在导轨上的往复移动。

15、优选的,所述浮水翼板为夹层板,所述浮水翼板的外层壳体由复合塑料注塑成型,外层壳体的内侧设有提高浮力的pe泡沫层。

16、由此产生的技术效果是:浮水翼板是夹层板,提高浮水翼板的浮水效果,以便于更好的支撑起车体在水面上漂浮。

17、优选的,所述车体靠近浮水翼板的连接处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控制浮水翼板的上下翻转。

18、由此产生的技术效果是:浮水翼板是在电动推杆的支撑驱动下完成翻转状态的,电动推杆也可更换成液压杆,布置个数可以适应性确定。

19、优选的,所述车体的中部两侧并对应车体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一端边缘安装有关节座,所述关节座上活动安装有关节臂,所述关节臂的端部固定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平衡空心球固连。

20、由此产生的技术效果是:弧形杆给平衡空心球提供了一定的避位空间,在弧形杆的转动下能控制平衡空心球的向下摆动角度,即改变平衡球与地面的距离,动力电机能使得平衡空心球转动,在地面行驶时有助力或者刹车效果。

21、优选的,所述车体对应弧形杆的两端设有支座,所述弧形杆的两端与靠近侧的支座转动连接,所述支座上设有控制弧形杆转动角度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关节座上设有控制关节臂转动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车体上设有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和监测车体平衡状态的陀螺仪,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驱动系统、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陀螺仪、动力电机、电动推杆、微型电机电信号连接。

22、由此产生的技术效果是:弧形杆的转动受第一伺服电机的控制,关节臂的转动受第二伺服电机控制,第二伺服电机起到关节电机的作用效果,关节臂的控制原理与六轴机器人机械臂的关节运动原理相同,陀螺仪能监测车体的平衡状态并由控制系统发出指令给第一伺服电机,进而联动车体两侧的平衡空心球偏转,起到支撑平衡车体的效果。

23、优选的,所述第一遮盖与第二遮盖的相靠近端密封抵接,所述第一遮盖与第二遮盖均为透明盖,所述第二遮盖的外侧及破风罩的外侧面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

24、由此产生的技术效果是:第一遮盖与第二遮盖配合形成可折叠的车顶结构,起到遮风挡雨的效果,太阳能电池板为车体的行驶及必要的电子设备提供能源。

25、优选的,所述车体上设有人机交互平台,所述人机交互平台分别与控制系统及外部移动终端电信号连接。

26、由此产生的技术效果是:通过人机交互平台能提高本专利技术交通工具的智能性,可以用移动终端发出指令遥控车辆行驶,当然了人机交互平台为车辆的智能驾驶提供了前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车身由复合塑料注塑成型,所述车尾设有行李盛放位(9),所述车尾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箱盖(10),所述车体(1)、箱盖(10)及车尾两侧的浮水翼板(3)配合形成行李盛放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破风罩(2)为弧形板,所述破风罩(2)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沉槽(4)内并靠近车头的底部,所述车头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控制破风罩(2)翻转的电动推杆(15),所述破风罩(2)覆盖在所述沉槽(4)的槽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转接座(5)上安装有控制第一遮盖(6)翻转的电动推杆,所述沉槽(4)的内部设有导轨(16),所述移动转接座(5)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16)上,所述沉槽(4)的两端转动连接有传动带,所述沉槽(4)的槽底固定有驱动所述传动带的微型电机,所述移动转接座(5)与传动带固连并在传动带的带动下在所述导轨(16)上移动,所述第一遮盖(6)适配嵌设在沉槽(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水翼板(3)为夹层板,所述浮水翼板(3)的外层壳体由复合塑料注塑成型,外层壳体的内侧设有提高浮力效果的PE泡沫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靠近浮水翼板(3)的连接处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控制浮水翼板(3)的上下翻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中部两侧并对应车体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有弧形杆(11),所述弧形杆(11)的一端边缘安装有关节座,所述关节座上活动安装有关节臂(12),所述关节臂(12)的端部固定有动力电机(24),所述动力电机(24)的输出轴与所述平衡空心球(8)固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对应弧形杆(11)的两端设有支座(13),所述弧形杆(11)的两端与靠近侧的支座(13)转动连接,所述支座(13)上设有控制弧形杆(11)转动角度的第一伺服电机(17),所述关节座上设有控制关节臂(12)转动的第二伺服电机(18),所述车体(1)上设有控制系统(19)、驱动系统(20)和监测车体平衡状态的陀螺仪(21),所述控制系统(19)分别与驱动系统(20)、第一伺服电机(17)、第二伺服电机(18)、陀螺仪(21)、动力电机(24)、电动推杆(15)、微型电机(25)电信号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盖(6)与第二遮盖(7)的相靠近端密封抵接,所述第一遮盖(6)与第二遮盖(7)均为透明盖,所述第二遮盖(7)的外侧、破风罩(2)的外侧及箱盖(10)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4),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4)与所述控制系统(19)电信号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设有人机交互平台(22),所述人机交互平台(22)分别与控制系统(19)及外部移动终端(23)电信号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车身由复合塑料注塑成型,所述车尾设有行李盛放位(9),所述车尾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箱盖(10),所述车体(1)、箱盖(10)及车尾两侧的浮水翼板(3)配合形成行李盛放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破风罩(2)为弧形板,所述破风罩(2)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沉槽(4)内并靠近车头的底部,所述车头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控制破风罩(2)翻转的电动推杆(15),所述破风罩(2)覆盖在所述沉槽(4)的槽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转接座(5)上安装有控制第一遮盖(6)翻转的电动推杆,所述沉槽(4)的内部设有导轨(16),所述移动转接座(5)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16)上,所述沉槽(4)的两端转动连接有传动带,所述沉槽(4)的槽底固定有驱动所述传动带的微型电机,所述移动转接座(5)与传动带固连并在传动带的带动下在所述导轨(16)上移动,所述第一遮盖(6)适配嵌设在沉槽(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水翼板(3)为夹层板,所述浮水翼板(3)的外层壳体由复合塑料注塑成型,外层壳体的内侧设有提高浮力效果的pe泡沫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用途两轮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靠近浮水翼板(3)的连接处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控制浮水翼板(3)的上下翻转。

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清印
申请(专利权)人:毛金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