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细胞培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湍流化促微囊形成的微流控结构。
技术介绍
1、采用微流控技术生产细胞微囊体是相对温和的方式,对于微囊体数量要求不高、制备成本较低、对细胞的机械损伤较低的情况比较适用,但是,现有技术仍未很好地克服细胞包被率偏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至少部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湍流化促微囊形成的微流控结构,通过增加核心液的湍流,提高细胞的包被率。
2、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湍流化促微囊形成的微流控结构,包括:
4、核心管道,包括核心容腔和从同一个核心容腔引出的两条第一通道,两条所述第一通道在末端汇合形成混合区;
5、包被管道,包括包被容腔和从包被容腔引出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末端汇合形成预混合管,所述预混合管的出口连通所述混合区;
6、反应管道,从所述混合区延伸至微囊容腔。
7、优选地,所述核心容腔和第一通道之间设置中间腔,所述中间腔至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湍流化促微囊形成的微流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湍流化促微囊形成的微流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容腔和第一通道之间设置中间腔,所述中间腔至少部分由弹性薄膜限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湍流化促微囊形成的微流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容腔的腔底高于所述中间腔的腔底,所述核心容腔和中间腔之间以连通管连接,所述连通管设置在靠近所述核心容腔的腔底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湍流化促微囊形成的微流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水平设置,或者以倒U型结构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湍流化促微囊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湍流化促微囊形成的微流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湍流化促微囊形成的微流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容腔和第一通道之间设置中间腔,所述中间腔至少部分由弹性薄膜限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湍流化促微囊形成的微流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容腔的腔底高于所述中间腔的腔底,所述核心容腔和中间腔之间以连通管连接,所述连通管设置在靠近所述核心容腔的腔底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湍流化促微囊形成的微流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水平设置,或者以倒u型结构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湍流化促微囊形成的微流控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所述第一通道靠近混合区的内壁设有阻挡块,用于改变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湍流化促微囊形成的微流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被管道设置至少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毅,李阳,黎煦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乾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