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8489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抛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抛光装置,用于抛光工件的表面,包括作业台,所述工件通过限位座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作业台上方,作业台对应工件的长度延展方向上设置有移动抛光组件,所述移动抛光组件至少包括一个移动方向与工件的长度延展方向相同的活动座。相较于传统方法,本技术方案重新设计了排气管在抛光作业时的安装方式以及抛光流程,工件在限位座内的安置空间内保持自转的同时,能够通过抛光轮对自转处持续抛光,而移动抛光组件中的活动座带动伸缩杆以及抛光盘沿着工件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进而对工件的表面进行全面抛光,通过这二者的结合,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对工件进行彻底的抛光,抛光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1、出于提升外观以及去除划痕、氧化层、增加光泽度的需要,需要对新能源汽车的结构件进行抛光,如汽车车身、汽车轮毂、汽车排气管等汽车结构件。

2、专利公开号为:cn110712099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轿车排气管体抛光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和抛光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双轴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双轴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主动轮,所述从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绕设在其外侧的传动带连接;传动装置包括太阳轮、行星轮和齿圈;太阳轮中部设有沿其轴线设置贯穿孔,所述从动轮套装在太阳轮上,行星轮分别与太阳轮、齿圈啮合连接,并形成行星轮系;抛光装置包括抛光轮和抛光带;抛光轮固定安装在行星轮上,抛光带绕设在抛光轮外侧,该本轿车排气管体抛光装置,结构简单,实现对排气管体的抛光处理。

3、上述方案中的抛光装置只能对管径一致的排气管进行抛光作业,而当管径不一致时,则无法使用,而且上述方案在抛光时,步骤较为繁琐,抛光效率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抛光装置,其解决了当前的抛光装置无法对管径以及型状不一致的排气管进行高效、稳定的抛光作业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抛光装置,用于抛光工件的表面,包括作业台,所述工件通过限位座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作业台上方,作业台对应工件的长度延展方向上设置有移动抛光组件;

4、所述移动抛光组件至少包括一个移动方向与工件的长度延展方向相同的活动座,所述活动座至少转动连接有一个伸缩杆,且转动连接处设置有扭转弹簧,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转动设置有抛光盘,在所述扭转弹簧的作用下所述抛光盘始终与工件抵接,在活动座移动的过程中,抛光盘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抛光作业;

5、所述限位座的中部形成有容纳工件的安置空间,所述安置空间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工件的表面抵接并驱动其自转的轮毂电机,安置空间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向上支撑工件的电动推杆和顶块,安置空间的上方转动设置有抛光轮,当所述抛光轮与工件的表面抵接后,用于对工件的自转位置进行抛光作业。

6、进一步在于,所述移动抛光组件包括分别安装于所述作业台两侧的立杆和从撑杆,两个所述立杆之间连接有横杆,所述活动座滑动套接在所述横杆外部,作业台对应两个所述从撑杆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主撑杆,所述主撑杆的顶部设置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两侧的输出端分别朝向两侧的从撑杆,从撑杆与双轴电机的输出端之间均设置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与活动座相连,螺纹座沿往复丝杆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活动座同步位移。

7、进一步在于,所述活动座的中部形成有与所述横杆的外径相匹配的通孔,活动座的表面至少开设有一处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处螺纹连接有螺栓。

8、进一步在于,以所述活动座的轴线为界,活动座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转动座一,所述转动座一转动连接有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且两个伸缩杆在所述扭转弹簧的作用下相向翻转,所述工件位于上、下两个伸缩杆之间。

9、进一步在于,所述活动座还设置有转动座二,所述转动座二位于两个所述转动座一之间,转动座二转动连接有所述伸缩杆,此处伸缩杆的转动方向与位于转动座一处的伸缩杆的转动方向相互垂直。

10、进一步在于,所述伸缩杆端部相对的两端面分别设置有抛光电机和轴承座,所述抛光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齿轮箱传动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轴承座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从动带轮和所述抛光盘,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从动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11、进一步在于,所述作业台的表面对应所述限位座的位置设置有滑轨,所述限位座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滑轨相匹配的滑槽,限位座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12、进一步在于,所述限位座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所述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朝上并连接有所述顶块,顶块的顶面开设有下凹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弧形面设置有万向滚珠。

13、进一步在于,所述限位座的顶面分别设置有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限位座固连,所述活动组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固定杆一一对应

14、两个固定杆之间以及两个活动杆之间均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轮毂电机,固定杆与活动杆之间设置有弹簧柱,活动杆通过所述弹簧柱与固定杆弹性连接。

15、进一步在于,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顶面安装有伺服马达,所述伺服马达的输出端朝下贯穿转板并连接有所述抛光轮;

16、当所述工件放置于固定杆和所述活动杆之间时,转板转动一定角度后与活动杆的端部抵接,活动杆为金属杆,转板的表面设置有与活动杆磁性相吸的磁吸块,避免工件在自转过程中脱离安置空间。

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8、1、相较于传统方法,本技术方案重新设计了排气管在抛光作业时的安装方式以及抛光流程,工件在限位座内的安置空间内保持自转的同时,能够通过抛光轮对自转处持续抛光,而移动抛光组件中的活动座带动伸缩杆以及抛光盘沿着工件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进而对工件的表面进行全面抛光,通过这二者的结合,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对工件进行彻底的抛光,抛光效率高,抛光质量也较为稳定;

19、2、本方案中活动座与伸缩杆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设置一方面可无视工件的管径变化,在活动座移动的过程中,伸缩杆的转动角度跟随工件的管径变化而变化,始终使抛光盘能与工件的表面抵接,大大提升了抛光效率,第二方面,通过设置抛光盘的材质以及扭转弹簧的扭力,可以控制针对工件的抛光力度,将工件的抛光质量标准化;

20、3、本方案中,两个转动座一对称设置,从而能够驱动上、下两个抛光盘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抛光作业,而针对一些异型的工件,转动座二的设置能够从其他维度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抛光,配合蓬松度较高的抛光盘,在抛光盘抵接工件时,能够覆盖工件的抛光面积,不存在抛光死角;

21、4、本方案中的限位座内设置有向上顶升的顶块,在转板与活动杆抵接后,顶块向上支撑工件,使工件在与轮毂电机抵接并自转的过程中,工件的表面始终与上方的抛光轮抵接,从而对这部分自转的位置进行抛光作业,且由于工件始终在自转,抛光盘与工件接触时无死角,能够对工件表面全面抛光,对异型工件也有更好的抛光效果;

22、5、本方案采用双轴电机以及往复丝杆驱动两个活动座,从两个方向带动抛光盘对工件进行抛光,抛光效率较高,两个活动座在移动至双轴电机处时相互背离并朝向工件的两端移动,在抵达端部后又相向趋近朝向双轴电机处移动,实现往复移动,配合工件的自转,达到彻底的抛光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抛光装置,用于抛光工件的表面,包括作业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通过限位座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作业台上方,作业台对应工件的长度延展方向上设置有移动抛光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抛光组件包括分别安装于所述作业台两侧的立杆和从撑杆,两个所述立杆之间连接有横杆,所述活动座滑动套接在所述横杆外部,作业台对应两个所述从撑杆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主撑杆,所述主撑杆的顶部设置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两侧的输出端分别朝向两侧的从撑杆,从撑杆与双轴电机的输出端之间均设置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与活动座相连,螺纹座沿往复丝杆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活动座同步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的中部形成有与所述横杆的外径相匹配的通孔,活动座的表面至少开设有一处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处螺纹连接有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活动座的轴线为界,活动座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转动座一,所述转动座一转动连接有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且两个伸缩杆在所述扭转弹簧的作用下相向翻转,所述工件位于上、下两个伸缩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还设置有转动座二,所述转动座二位于两个所述转动座一之间,转动座二转动连接有所述伸缩杆,此处伸缩杆的转动方向与位于转动座一处的伸缩杆的转动方向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端部相对的两端面分别设置有抛光电机和轴承座,所述抛光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齿轮箱传动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轴承座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从动带轮和所述抛光盘,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从动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台的表面对应所述限位座的位置设置有滑轨,所述限位座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滑轨相匹配的滑槽,限位座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所述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朝上并连接有所述顶块,顶块的顶面开设有下凹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弧形面设置有万向滚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的顶面分别设置有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限位座固连,所述活动组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固定杆一一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顶面安装有伺服马达,所述伺服马达的输出端朝下贯穿转板并连接有所述抛光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抛光装置,用于抛光工件的表面,包括作业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通过限位座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作业台上方,作业台对应工件的长度延展方向上设置有移动抛光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抛光组件包括分别安装于所述作业台两侧的立杆和从撑杆,两个所述立杆之间连接有横杆,所述活动座滑动套接在所述横杆外部,作业台对应两个所述从撑杆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主撑杆,所述主撑杆的顶部设置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两侧的输出端分别朝向两侧的从撑杆,从撑杆与双轴电机的输出端之间均设置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与活动座相连,螺纹座沿往复丝杆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活动座同步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的中部形成有与所述横杆的外径相匹配的通孔,活动座的表面至少开设有一处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处螺纹连接有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活动座的轴线为界,活动座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转动座一,所述转动座一转动连接有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且两个伸缩杆在所述扭转弹簧的作用下相向翻转,所述工件位于上、下两个伸缩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还设置有转动座二,所述转动座二位于两个所述转动座一之间,转动座二转动连接有所述伸缩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林盛磊李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仁立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