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及热定形工装技术_技高网

一种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及热定形工装技术

技术编号:4017949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及热定形工装,包括如下步骤:S1、对坯料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一半成品;S2、依据第一半成品确定胀形模具结构,且胀形模具的膨胀系数小于坯料的膨胀系数;S3、对第一半成品进行防护处理,得到第二半成品;S4、将第二半成品装配至胀形模具后加热胀型,得到筒体。本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及热定形工装,利用胀形模具与待加工元件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对坯料进行精密成形加工,既能够解决常规模具对坯料加工时多次装配造成模胎磨损的问题,有采用了加热更稳定均匀的热膨胀方式对元件进行成型加工,提高元件的精密程度、减少加工时间,且无需对元件进行后处理加工,简化操作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元件加工,具体指一种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及热定形工装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元件的加工精度以及加工方法均随之不断更新,尤其是对于航空航天领域来说,其装配时所需的筒体元件需要兼具质量稳定、厚度均匀、尺寸精准、无明显加工疵点等要求。

2、现阶段对于此类元件大多采用常规液压机进行冲压制备,一方面,冲压加工对于模具的依赖性极高,在使用时如果不能保证冲压机与模具的精密配合则很难使加工元件兼具上述特点,另一方面,冲压加工的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在使用时还存在噪音、振动等公害。因此,现阶段研发一种能够代替冲压加工且兼具灵活使用、成本低廉、加工质量高等优势的加工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冲压加工与模具的配合有误差、成本高、存在污染等问题,提供一种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及热定形工装。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坯料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一半成品;s2、依据所述第一半成品确定胀形模具结构,且所述胀形模具的膨胀系数小于所述坯料的膨胀系数;s3、对所述第一半成品进行防护处理,得到第二半成品;s4、将所述第二半成品装配至所述胀形模具后加热胀型,得到所述筒体。

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具体如下:s11、根据筒体数模建立坯料;s12、对所述坯料进行切割下料,之后进行卷圆加工,得到初加工坯料;s13、焊接所述初加工坯料并切割两端耳片,得到所述第一半成品。

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3中采用自熔钨极氩弧焊进行焊接。

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处理具体为:在所述第一半成品内外表面分别涂覆水基石墨。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中依据所述坯料的膨胀系数及所述第一半成品的尺寸确定所述胀形模具结构。

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中所述加热胀型具体为真空加热胀型。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加热胀型温度为650~680℃,加热时间为2.0~2.5小时。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其还包括s5、对所述筒体进行质量检验并判断,当质量合格时,进行后续入库操作;当质量不合格时,修改毛坯尺寸后重复步骤s1-s5或更改加热温度后重复步骤s4-s5。

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热定形工装,利用上述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制作筒体,其包括:模胎;至少一个吊环,所述吊环设置于所述模胎一端;工艺凸台,所述工艺凸台设置于所述模胎另一端。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待加工坯料基材为钛合金,所述模胎基材为不锈钢。

1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及热定形工装,利用胀形模具与待加工元件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对坯料进行精密成形加工,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常规模具对坯料加工时需要多次装配,进而会造成模胎磨损的问题,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加热更稳定均匀的热膨胀方式对元件进行成型加工,大大提高了元件的精密程度,同时减少了加工时间,此外,本专利技术无需对元件进行后处理加工,简化操作过程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采用自熔钨极氩弧焊进行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处理具体为:在所述第一半成品内外表面分别涂覆水基石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依据所述坯料的膨胀系数及所述第一半成品的尺寸确定所述胀形模具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加热胀型具体为真空加热胀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加热胀型温度为650~680℃,加热时间为2.0~2.5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S5、对所述筒体进行质量检验并判断,

9.一种热定形工装,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制作筒体,其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定形工装,其特征在于:待加工坯料基材为钛合金,所述模胎基材为不锈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采用自熔钨极氩弧焊进行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处理具体为:在所述第一半成品内外表面分别涂覆水基石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航天用筒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依据所述坯料的膨胀系数及所述第一半成品的尺寸确定所述胀形模具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平韦楠马晓杰刘少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千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