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根瘤Fe(Ⅱ)转运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7342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花生根瘤Fe(II)转运蛋白及其编码基因,所述花生根瘤Fe(II)转运蛋白具有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其编码基因具有如SEQ?ID?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花生根瘤Fe(II)转运蛋白及其编码基因,揭示了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过程中铁元素的转运、利用方式,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豆科植物铁利用效率、发挥根瘤高效固氮潜力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生理学以及基因工程等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来源于 豆科作物花生根瘤的Fe (II)转运蛋白及其编码基因。
技术介绍
氮素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养分之一,多年来,为了维持或提高作物产量,化学氮 肥用量不断增加,给能源的需求和持续供应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由于氮肥利用效率低, 大量氮肥通过氨挥发,反硝化和淋溶径流等途径进入大气、水体环境或盈余在农田生态系 统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稳定,也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科学热点问题。但值得关注的是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在根际微 生态系统中形成的根瘤共生体,不但是一个高效的共生固氮体系而且是一个环境友好的共 生系统,豆科作物可以通过高效的固氮作用减少对肥料氮的需求,从而能够提高作物产量 和达到环境保护,因此,挖掘豆科植物的生物固氮潜力对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 理论和实践意义。根瘤是由豆科植物根皮层细胞分化增生而形成的组织,当根瘤菌产生的结瘤因子 与寄主植物专一性识别后,寄主植物根表皮细胞、皮层细胞和中柱鞘细胞发生反应并形成 侵染线和根瘤原基,接着根瘤菌通过侵染线进入根瘤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花生根瘤Fe(Ⅱ)转运蛋白,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元梅申红芸王朋飞熊宏春张福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