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种质鉴定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获得抗青枯病花生种质的方法。
技术介绍
花生是世界五种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植物油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消费和出口国。由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细菌性萎蔫病(青枯病)是花生生产中重要的病害之一,常导致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作为土传病害,花生青枯病很难用化学方法防治,较长周期的轮作有一定效果,但其受耕地面积限制。生物防治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并取得一定效果,如2004年7月28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公开号为CN1515666A,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青枯病假单胞菌的筛选方法,但由于花生青枯病在花生各个时期(苗期、初花期、盛花期等)均有发生,造成生物防治费用较高,于是培育和种植 抗病品种是防治这一病害较为经济有效的途径。花生种质青枯病抗性可于田间和室内鉴定。田间自然鉴定法需地力均匀、地势平坦、病害压力一致的自然病地,只能在花生生长季节进行,周期较长,收获时统计植株存活率,难以确定个体(单粒种子或单个植株)的抗病性。人工接种鉴定法,可将种子浸泡于菌液中而后播种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鉴定抗青枯病花生种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花生青枯菌,制备108个/ml或109个/ml浓度的菌悬液;(2)从播后55?65天的健康花生植株第2对侧枝顶端切取长有叶片的茎枝,置于上述菌悬液中培养;(3)培养3天后,从受测茎枝的枯萎程度来判断该株花生是否抗青枯病,在浓度为108个/ml的菌液中,没有出现显著枯萎症状的即为抗青枯病花生种质;在浓度为109个/ml的菌液中,没有出现显著枯萎症状的即为高抗青枯病花生种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鉴定抗青枯病花生种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O培养花生青枯菌,制备IO8个/ml或IO9个/ml浓度的菌悬液; (2)从播后55-65天的健康花生植株第2对侧枝顶端切取长有叶片的茎枝,置于上述菌悬液中培养; (3)培养3天后,从受测茎枝的枯萎程度来判断该株花生是否抗青枯病,在浓度为IO8个/ml的菌液中,没有出现显著枯萎症状的即为抗青枯病花生种质;在浓度为IO9个/ml的菌液中,没有出现显著枯萎症状的即为高抗青枯病花生种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鉴定抗青枯病花生种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的青枯菌在NA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培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鉴定抗青枯病花生种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A固体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堂,于洪涛,唐月异,王秀贞,吴琪,张建成,崔凤高,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