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740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涉及汽车内饰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中间设置有用于辅助内饰件与材料冲压贴合的冲压台组件;所述支撑架上端设置有用于内饰件与材料贴合的冲压机构;所述冲压机构前后两端设置有用于辅助内饰件与材料稳定冲压的固定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通过上模具冲压过程中固定盒下端刀具对无纺布进行自动切割,从而减少人力对无纺布裁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下模具翻转过程中固定块作用拨杆,促使气体从第二气管导入通气槽,气体通过通孔处对成品内饰件作用,从而实现成品内饰件自动下料,进而减少人力输出,同时防止内饰件黏附在放置槽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件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内饰观赏要求的提升,一般的内饰件塑料本体需求外表面覆设一层相应的材料,从而提高观赏效果,通常使用相应的设备进行加工处理,其中挤压工艺是汽车内饰件生产中一种重要工艺,这种生产工艺目前广泛用于制备汽车行李箱中的左右护面、地毯及盖面,汽车门内板插件,顶棚等等,主要通过毛毡、无纺布或其他材质通过挤压的方式将其进行冲压,从而实现材料与汽车内饰件外表面的紧密贴合。

2、目前在汽车内饰件加工过程中需要多人合作对无纺布进行裁切后铺在内饰件表面,内饰件与无纺布贴合完成后需要多人进行成品下料操作,这种做法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而且工作效率偏低,影响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旨在工作效率偏低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中间设置有用于辅助内饰件与材料冲压贴合的冲压台组件;所述支撑架上端设置有用于内饰件与材料贴合的冲压机构;所述冲压机构前后两端设置有用于辅助内饰件与材料稳定冲压的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架前侧右端设置有用于驱动内饰件与材料输送的传动机构;所述支撑架上方内部设置有用于自动提供材料的布料输送机构;所述支撑架上端左侧设置有用于材料加热的加热机构;所述冲压台组件内部设置有用于辅助下料与加热的气管机构;所述支撑架内部下端设置有传送带。

4、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夹持活动的冲压机构,确保冲压过程中的稳定加工的同时,起到相对的支撑效果,并且由传动机构对材料与成品内饰件进行驱动运输,减少人力输出,增加生产效率,通过加热机构对材料进行作用,从而提高与内饰件的贴合度,气管机构起到辅助加热机构与快速下料的效果,减少内饰件挤压后黏附在冲压机构内部无法脱离的现象。

5、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冲压台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内部中间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中间贯穿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工作台上端中部开设有刀槽,所述工作台前侧贯穿开设有管道槽。

6、通过设置活动槽方便下模具旋转,刀槽方便与刀具嵌合,留有缓冲空间,防止刀具崩坏,管道槽方便配上气管机构的安装。

7、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冲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前侧中部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端安装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下端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内部安装有上模具,所述固定盒下端一圈设置有刀具,所述活动槽内部前后两端活动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下两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下模具左侧上端与右侧下端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下模具内部中间开设有通气槽,所述放置槽靠近所述通气槽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下模具前后两端开设有限位槽。

8、通过设置伸缩气缸驱动固定盒带刀具位移,从而实现刀具对无纺布的裁切,减少人工裁切的方式,增加加工效率,同时下模具上下两端设置有内饰件的放置槽,从而下模具形成双面模具,通过双面模具的设置,增加上下料的速度,提高效率。

9、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盒前后两端的第一契块。

10、通过设置第一契块,促使固定盒位移过程中第一契块与第二契块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联动效果。

11、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台前后两端中部的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外表面缠绕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杆远离所述工作台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契块。

12、通过设置第二契块与第一契块作用,促使第一滑杆嵌入限位槽内部,从而实现对下模具的固定夹持,防止下模具翻转的同时,起到相应的支持作用,提高下模具耐冲压效果。

13、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布料输送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右侧的收料卷与左侧的放料卷,所述收料卷与所述放料卷表面均缠绕有无纺布,所述放料卷左右两端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外表面设置有弧形拨块,所述支撑架左侧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限位转盘,所述限位转盘内壁一圈设置有弧形卡块。

14、通过设置放料卷促使无纺布传动裁剪,由收料卷将裁剪剩余的废料进行回收,减少人力回收现象,通过设置弧形拨块与弧形卡块相互作用,促使收料卷与放料卷上无纺布处于张紧状态,并且放料卷无法进行反向转动,从而防止无纺布裁切过程出现松动现象,影响后续加工。

15、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接于收料卷前侧的第一法轮盘组和第二法轮盘组,所述第二法轮盘组前侧连接有电机。

16、通过设置第一法轮盘组与第二法轮盘组,促使收料卷、传送带和下模具同时转动,从而实现同步传动效果,缩短驱动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17、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端右侧的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内部下端安装有电阻丝,所述加热箱上端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上端连接有预热箱,所述预热箱内部上下两端设置有绝热泡沫玻璃。

18、通过管道将加热箱内部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导入预热箱内部,从而对无纺布起到预热效果,提高无纺布与内饰件之间的贴合效果,同时热泡沫玻璃起到隔热保温的效果,减少预热箱热量流失。

19、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气管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管道槽内部后侧的主气管,所述主气管左侧连接有第一气管,所述主气管前侧连接有第二气管。

20、通过设置主气管、第一气管与第二气管,从而实现气体分流的效果。

21、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主气管前侧下端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外表面缠绕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滑杆下端活动连接有拨杆。

22、通过设置拨杆与固定块作用,促使第二滑杆在接头内位移,从而实现主气管的启闭的效果,第二弹簧起到复位第二滑杆的作用。

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24、其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通过上模具冲压过程中固定盒下端刀具对无纺布进行自动切割,从而减少人力对无纺布裁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下模具翻转过程中固定块作用拨杆,促使气体从第二气管导入通气槽,气体通过通孔处对成品内饰件作用,从而实现成品内饰件自动下料,进而减少人力输出,同时防止内饰件黏附在放置槽的现象。

25、其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通过设置弧形拨块与弧形卡块,确保放料卷与收料卷之间无纺布处于张紧状态,从而减少刀具裁切出现松动的现象,以及材料附着出现褶皱的情况。

26、其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通过设置第一契块与第二契块相互作用,促使第一滑杆以夹持的方式防止下模具和上模具接触时出现晃动,从而增加冲压稳定的效果,同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提高下模具的耐冲压效果。

27、其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通过设置预热箱加热待加工的无纺布,加热的无纺布内部分子结构易产生改变,具有相应的延展性,从而增加无纺布与内饰件表面的贴合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内部中间设置有用于辅助内饰件与材料冲压贴合的冲压台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台组件(2)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内部中间的工作台(201),所述工作台(201)中间贯穿开设有活动槽(202),所述工作台(201)上端中部开设有刀槽(203),所述工作台(201)前侧贯穿开设有管道槽(2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盒(303)前后两端的第一契块(4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还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台(201)前后两端中部的第一滑杆(402),所述第一滑杆(402)外表面缠绕有第一弹簧(403),所述第一滑杆(402)远离所述工作台(20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契块(4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输送机构(6)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1)右侧的收料卷(601)与左侧的放料卷(602),所述收料卷(601)与所述放料卷(602)表面均缠绕有无纺布(603),所述放料卷(602)左右两端连接有圆盘(606),所述圆盘(606)外表面设置有弧形拨块(607),所述支撑架(1)左侧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限位转盘(604),所述限位转盘(604)内壁一圈设置有弧形卡块(6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连接于收料卷(601)前侧的第一法轮盘组(501)和第二法轮盘组(502),所述第二法轮盘组(502)前侧连接有电机(50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7)包括安装于所述工作台(201)上端右侧的加热箱(701),所述加热箱(701)内部下端安装有电阻丝(702),所述加热箱(701)上端连接有管道(703),所述管道(703)上端连接有预热箱(704),所述预热箱(704)内部上下两端设置有绝热泡沫玻璃(70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机构(8)包括安装于所述管道槽(204)内部后侧的主气管(801),所述主气管(801)左侧连接有第一气管(802),所述主气管(801)前侧连接有第二气管(80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管(801)前侧下端设置有接头(804),所述接头(804)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805),所述第二滑杆(805)外表面缠绕有第二弹簧(806),所述第二滑杆(805)下端活动连接有拨杆(80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内部中间设置有用于辅助内饰件与材料冲压贴合的冲压台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台组件(2)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内部中间的工作台(201),所述工作台(201)中间贯穿开设有活动槽(202),所述工作台(201)上端中部开设有刀槽(203),所述工作台(201)前侧贯穿开设有管道槽(2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盒(303)前后两端的第一契块(4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还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台(201)前后两端中部的第一滑杆(402),所述第一滑杆(402)外表面缠绕有第一弹簧(403),所述第一滑杆(402)远离所述工作台(20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契块(4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输送机构(6)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1)右侧的收料卷(601)与左侧的放料卷(602),所述收料卷(601)与所述放料卷(602)表面均缠绕有无纺布(603),所述放料卷(602)左右两端连接有圆盘(606),所述圆盘(606)外表面设置有弧形拨块(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坤沈健易凯翔李斌陈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汇凯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