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平衡桶的流量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71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8
本技术涉及流体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平衡桶的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芯、执行机构、阀杆和平衡桶,阀体包括上阀座、下阀座、阀盖,且阀体具有阀腔、流体出入口,流体出口设置于下阀座上;阀芯设置于阀腔内;执行机构向下连接阀芯;阀杆向下连接阀芯、向上穿过阀体的上阀座后连接执行机构;平衡桶设置于阀杆上,位于阀芯上方且与阀芯间隔开;平衡桶按如下结构设置:在阀芯的升降行程中,平衡桶的外壁始终与上阀座接触并形成密封结构。本技术在工作时,使阀杆通过阀芯和平衡桶同时受到向下和向上的推力,实现受力平衡,杜绝传统结构中阀口瞬间关闭的问题,消除隐患的同时提高了阀门工作精度,使阀门工况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流体输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带平衡桶的流量调节阀


技术介绍

1、流量调节阀又称流量平衡阀,是一种直观简便的流量调节装置。流体在输送管网中通过流量调节阀可直接根据设计目的来设定流量,且受系统压力变化的影响小,因此其在现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工业场合中均有普遍应用需求。如图1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流量调节阀的一种典型结构,其阀体1’具有上阀座101’和下阀座102’,两者之间形成阀腔,阀腔内设置阀芯2’,阀芯2’通过阀杆4’穿过上阀座101’后连接执行装置3’,阀体1’上设置两个流体出入口,包括位于下阀座102’处的下方口1002’(流体出口)和位于阀体侧部的侧方口1001’(流体进口)。

2、该结构的流量调节阀在工作时,由执行装置3’驱动阀杆4’升降后带动阀芯2’升降来控制流量,阀芯2’在阀腔中的不同位置对应不同的流量,阀芯2’与下阀座102’之间的距离可视为该调节阀的开度。

3、当阀芯2’下降后与下阀座102’接触并密合后堵塞下方口1002’,此时流量调节阀截止;

4、当阀芯2’逐渐提升,则开度逐渐变大,流量逐渐增加;

5、当阀芯2’提升至使其接触上阀座101’时,则开度最大,也即流量最大。

6、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除了最大开度时的阀芯位置之外,阀芯的上表面也会有流体流过,但是当流量阀所在管路或管网出现较大的压力波动,这些波动的影响会直接作用到阀芯上表面,在其上形成方向朝向下方口(流体出口)的推力。尤其在较小开度的情况下,推力作用会被强化至在短时间内将阀芯下推至与下阀座密合,从而使下阀座处瞬间关闭,这类情况对阀门控制流量影响较大,不仅影响流量控制精度而导致输送管网调节效率降低,而且可能因此导致阀相关结构件损坏而使输送管网调节功能失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平衡桶的流量调节阀,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2、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带平衡桶的流量调节阀,包括:

4、阀体,所述阀体包括上阀座、下阀座、阀盖,且所述阀体具有阀腔、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设置于所述下阀座上;

5、阀芯,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阀腔内;

6、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向下连接所述阀芯;

7、阀杆,所述阀杆向下连接所述阀芯、向上穿过所述阀体的上阀座后连接所述执行机构的推杆,其中,

8、所述流量调节阀还包括:

9、平衡桶,所述平衡桶设置于所述阀杆上,位于所述阀芯的上方且与所述阀芯间隔开;

10、所述平衡桶在所述阀杆上的位置与所述阀芯之间的间隔距离按如下结构设置:

11、在所述阀芯的升降行程中,所述平衡桶的外壁始终与所述上阀座接触并形成密封结构。即是说,阀芯在上止点或者下止点时,平衡桶的外壁始终紧贴上阀座后与之形成密封结构,确保上阀座处的结构在流量调节阀工作时的密封性。

12、本技术通过在阀杆上设置平衡桶,在阀门工作时实现腔体内阀芯及其连接结构的受力平衡,消除传统结构中因受力不平衡导致阀体流体出口处被瞬间关闭的问题。

13、较佳地是,所述流量调节阀包括:

14、滑移支撑组件,所述滑移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上阀座和所述平衡桶之间,并与两者紧密贴合,使其为平衡桶在做上下直线往复运动时提供垫衬和支撑作用,也在阀芯动作时提供导向作用。

15、较佳地是,所述滑移支撑组件包括:

16、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呈环形结构,其外环面紧贴所述上阀座、内环面紧贴所述平衡桶的外壁,所述第一支撑环向下架于所述上阀座上,受其支撑;

17、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呈环形结构,其外环面紧贴所述阀体的阀盖、内环面紧贴所述平衡桶的外壁,且所述第二支撑环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环上方,向下紧贴所述第一支撑环并受其支撑,向上紧贴所述阀盖并对其支撑;

18、滑移接触环,所述滑移接触环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环的内环面,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环和所述平衡桶之间。

19、较佳地是,所述流量调节阀包括:

20、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滑移支撑组件和所述上阀座、所述滑移支撑组件和所述平衡桶之间。

21、本技术通过设置密封组件为平衡桶相对于上阀座的移动提供密封作用,以便在平衡桶随阀杆做上下升降过程中,始终保持上阀座处的密封效果。

22、较佳地是,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23、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设置于所述滑移支撑组件和所述上阀座之间;

24、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设置于所述滑移支撑组件和所述平衡桶之间;

25、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二密封环均为弹性材质制成的环形结构。

26、较佳地是,所述流量调节阀包括:

27、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阀体和所述执行机构的壳体。

28、较佳地是,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29、上法兰,所述上法兰连接所述执行机构;

30、下法兰,所述下法兰连接所述阀盖;

31、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位于所述上法兰和所述下法兰之间,且连接两者。

32、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组件实现执行机构与阀体连接,使执行机构相对于阀体在工作时始终保持稳定状态。

33、较佳地是,所述上法兰和所述下法兰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所述中间连接件,且至少两个所述中间连接件间隔设置,以便相邻处形成空隙后便于器件安装和维护。

34、较佳地是,所述平衡桶的下表面的直径与所述阀芯的上表面的直径相同。

35、较佳地是,所述平衡桶设置为中空结构的平衡桶,以便为阀体结构减重,减小执行机构动作时的负担。

36、较佳地是,所述平衡桶采用焊接方式与所述阀杆连接。

37、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在工作时,使阀杆通过阀芯和平衡桶同时受到向下和向上的推力,实现受力平衡,杜绝了传统结构因受力不平衡导致阀口瞬间关闭的问题,消除隐患的同时提高了阀门的工作精度,使阀门工况更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平衡桶的流量调节阀,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平衡桶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阀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平衡桶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支撑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平衡桶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阀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平衡桶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平衡桶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阀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平衡桶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带平衡桶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桶的下表面的直径与所述阀芯的上表面的直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带平衡桶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桶设置为中空结构的平衡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带平衡桶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桶采用焊接方式与所述阀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平衡桶的流量调节阀,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平衡桶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阀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平衡桶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支撑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平衡桶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阀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平衡桶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平衡桶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艺豪
申请(专利权)人:应若派上海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