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中药超分子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中药超分子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4016521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药超分子纳米粒,以钩藤为原料药,先采用68‑72%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过滤,提取液除去溶剂得到总浸膏,再将总浸膏超声分散于纯水中,离心处理,沉淀用纯水重悬,离心处理,再将上清液装入透析袋中透析,干燥得到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超分子纳米粒的粒径大小均一、粒径分布较窄、稳定性较高,经体外细胞活力检测,该纳米粒具有明显抗神经氧化作用,具有显著神经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体内神经保护作用,能够改善记忆障碍和认知障碍以及阻止海马神经元的减少;且相比于钩藤有效部位,中药超分子纳米粒的有效给药剂量明显减少。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的中药超分子纳米粒在制备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超分子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技术介绍

1、神经退行性疾病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功能障碍,存在病程长,一经发现就达到难以治疗的地步的特点。目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小分子药物治疗与免疫治疗,但是只能缓解其症状不能阻断其进展,且免疫治疗具有费用高、个体差异性大的特点。

2、中医药包括钩藤散、天麻钩藤饮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钩藤(uncariarhynchophylla(miq.)miq.ex havil.)作为钩藤复方中的君药,来源于茜草科钩藤属植物,药用部位为带钩茎枝。钩藤中的吲哚生物碱如钩藤碱、异钩藤碱在神经系统的作用被广泛报道。无论是钩藤的活性成分还是和将钩藤与其他药物配伍,均对退行性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包括发挥抗神经炎症、抗氧化应激、脑神经元保护等作用。

3、中药提取物往往存在药效物质复杂、溶解度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的特点,中药超分子技术具有明确中药中药效物质基础、解释配伍理论的特点。中药煎煮过程中,中药小分子自组装形成超分子。而单体成分构型构象不同,会导致分子间相互作用在非化学键诱导下形成不同的超分子形态,进而影响生物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人以钩藤为原料药,通过表征和活性双重导向,对不同乙醇-水提取的总提物进行体外的神经保护活性检测,筛选出能更大程度上提高氧化损伤神经细胞的细胞活力的乙醇提取物,并进一步从该乙醇提取物出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纳米粒。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超分子纳米粒,它是以钩藤为原料药,先采用68-72%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过滤,提取液除去溶剂得到总浸膏,再将总浸膏超声分散于纯水中,高速离心处理,沉淀用纯水重悬,低速离心处理以除去大颗粒物质,再将上清液装入透析袋中,透析,干燥,得到的冻干粉末。

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的超分子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钩藤为原料药,以体积分数为68-72%乙醇为提取溶剂,加热回流提取,过滤,提取液除去溶剂得到总浸膏,将总浸膏超声分散在纯水中,高速离心处理,弃去上清,沉淀用纯水重悬,低速离心处理,再将上清液装入透析袋中,在纯水中进行透析,取透析袋中的溶液,冷冻干燥,得到中药超分子纳米粒(即钩藤nps)。

4、所述的钩藤与提取溶剂的料液比为1:10-1:25g/ml,优选为1:20g/ml。

5、优选的,所述的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70%的乙醇。

6、所述的加热回流提取的次数为1-3次,优选为2次;每次加热回流提取的时间为0.5-2h,优选为1h。

7、所述的提取液可以先经减压蒸馏除去大部分溶剂,再室温干燥得到总浸膏;所述的减压浓缩的温度为50-70℃。

8、所述的总浸膏与纯水的用量比为1:50g/ml。所述的超声分散的超声频率为20-30khz,超声分散的时间为20-30min。

9、所述的沉淀(以总浸膏计)与纯水的用量比为1:50g/ml。

10、所述的高速离心处理为在温度2-8℃下,以转速为13000-15000rpm离心15-20min。

11、优选的,所述的高速离心处理为在温度4℃下,以转速为14000rpm离心20min。

12、所述的低速离心处理为在温度2-8℃下,以转速为4000-6000rpm离心5-20min。

13、优选的,所述的低速离心处理为在温度4℃下,以转速为5000rpm离心5min。

14、所述的透析袋的截留分子量为2000-5000da,优选为3500da;所述的透析的时间为20-28h,优选为24h,透析期间更换两次纯水。

15、所述的中药超分子纳米粒的主要成分为乙酰梓醇、绿原酸和钩藤碱。

16、所述的中药超分子纳米粒的粒径为152.1±1.8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71±0.054,zeta电位为-24.9±3.1mv。专利技术人调节不同ph值模拟体内环境来检测中药超分子纳米粒在体内环境中的稳定性,在模拟体内代谢中,纳米粒在胃中前2h内稳定,并能在小肠和结肠环境内持续稳定,消化稳定性较高。说明本专利技术中药超分子纳米粒的粒径大小均一、粒径分布较窄、稳定性较高。

1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钩藤有效部分,它是以钩藤为原料药,采用68-72%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过滤,提取液除去溶剂得到的总浸膏,或总浸膏再经干燥得到的粉末。

18、优选的,所述的钩藤有效部分是以钩藤为原料药,采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过滤,提取液除去溶剂得到的总浸膏,或总浸膏再经干燥得到的粉末。

19、经体外细胞活力检测,所述的中药超分子纳米粒和所述的钩藤有效部位具有明显抗神经氧化作用,具有显著神经保护作用;所述的中药超分子纳米粒和和所述的钩藤有效部位具有良好的体内神经保护作用,能够改善记忆障碍和认知障碍以及阻止海马神经元的减少;且相比于钩藤有效部位,中药超分子纳米粒的有效给药剂量明显减少。

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中药超分子纳米粒或所述的钩藤有效部位在制备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21、所述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脑出血和癫痫,尤其是与神经损伤相关的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脑出血和癫痫。

2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中药超分子纳米粒或所述的钩藤有效部位在制备抗神经损伤药物中的用途。

23、所述的神经损伤为神经氧化损伤。

24、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含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超分子纳米粒、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2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口服制剂。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27、(1)、本专利技术通过药效与表征双重导向,采用富集和纯化方法从钩藤中得到中药超分子物纳米粒,明确了钩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提高了中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科学性。相比于钩藤70%总提物,纳米粒有效给药剂量明显减少。

28、(2)、本专利技术中药超分子纳米粒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得到的粒径大小均一性好,贮存稳定性较高,且能溶于水。

29、(3)、本专利技术中药超分子纳米粒在生理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消化稳定性,能够满足口服制剂的吸收条件。

30、(4)、本专利技术中药超分子纳米粒具有良好的体内安全性,不会对组织器官造成损伤。

31、(5)、本专利技术中药超分子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能够显著地抑制神经细胞内的氧化应激。

32、(6)、本专利技术中药超分子纳米粒具有良好的体内神经保护作用,能够改善记忆障碍和认知障碍以及阻止海马神经元的减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超分子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它是以钩藤为原料药,先采用68-72%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过滤,提取液除去溶剂得到总浸膏,再将总浸膏超声分散于纯水中,离心处理,沉淀用纯水重悬,离心处理,再将上清液装入透析袋中透析,干燥得到的。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分子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钩藤为原料药,以体积分数为68-72%乙醇为提取溶剂,加热回流提取,过滤,提取液除去溶剂得到总浸膏,将总浸膏超声分散在纯水中,高速离心处理,沉淀用纯水重悬,低速离心处理,再将上清液装入透析袋中,取透析袋中的溶液,冷冻干燥,得到中药超分子纳米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分子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钩藤与提取溶剂的料液比为1:10-1:25g/mL,优选为1:20g/mL;所述的加热回流提取的次数为1-3次,优选为2次;每次加热回流提取的时间为0.5-2h,优选为1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分子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70%的乙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分子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浸膏与纯水的用量比为1:50g/mL;以总浸膏计,所述的沉淀与纯水的用量比为1:50g/m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分子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速离心处理为在温度2-8℃下,以转速为13000-15000rpm离心15-20min;所述的低速离心处理为在温度2-8℃下,以转速为4000-6000rpm离心5-20min;所述的透析袋的截留分子量为2000-5000Da,优选为3500Da;所述的透析的时间为20-28h,透析期间更换两次纯水。

7.一种钩藤有效部分,其特征在于:它是以钩藤为原料药,采用68-72%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过滤,提取液除去溶剂得到的总浸膏,或总浸膏再经干燥得到的粉末。

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超分子纳米粒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钩藤有效部位在制备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脑出血和癫痫。

9.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超分子纳米粒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钩藤有效部位在制备抗神经损伤药物中的用途。

10.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超分子纳米粒、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超分子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它是以钩藤为原料药,先采用68-72%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过滤,提取液除去溶剂得到总浸膏,再将总浸膏超声分散于纯水中,离心处理,沉淀用纯水重悬,离心处理,再将上清液装入透析袋中透析,干燥得到的。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分子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钩藤为原料药,以体积分数为68-72%乙醇为提取溶剂,加热回流提取,过滤,提取液除去溶剂得到总浸膏,将总浸膏超声分散在纯水中,高速离心处理,沉淀用纯水重悬,低速离心处理,再将上清液装入透析袋中,取透析袋中的溶液,冷冻干燥,得到中药超分子纳米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分子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钩藤与提取溶剂的料液比为1:10-1:25g/ml,优选为1:20g/ml;所述的加热回流提取的次数为1-3次,优选为2次;每次加热回流提取的时间为0.5-2h,优选为1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分子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70%的乙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分子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浸膏与纯水的用量比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锋柳文媛曹若莲曲玮陈奕萱龙翼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