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6501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纳米递送系统由壳聚糖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核酸或核酸类似物和靶向分子组成;所述核酸或核酸类似物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壳聚糖上;所述靶向分子包括靶向分子一和靶向分子二,所述靶向分子一靶向肿瘤细胞,所述靶向分子二靶向巨噬细胞。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两种不同的靶向分子,分别靶向肿瘤细胞和瘤内巨噬细胞,这种双重靶向策略可以增加治疗药物的靶向性,提高治疗效果。肿瘤细胞和瘤内巨噬细胞在肿瘤的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通过联合靶向肿瘤细胞和瘤内巨噬细胞,可以同时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达到协同治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肿瘤的免疫治疗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其主要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ici)和细胞治疗为代表,包括ctla-4单克隆抗体,pd-1抑制剂,pd-l1抗体以及provenge和cd19-car-t等产品。尽管肿瘤患者使用肿瘤免疫疗法后,客观缓解率(orr)有所提高,但临床使用中仍然受到许多瓶颈的制约。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部分患者中存在耐受性和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此外,还可能导致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如细胞因子风暴介导的肺炎、肝炎等。研究表明肿瘤免疫疗法对实体瘤的疗效,主要受到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影响,尤其是免疫抑制微环境导致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少,严重限制免疫治疗对免疫“冷”肿瘤的治疗。

2、巨噬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可以被肿瘤细胞引导到肿瘤微环境,并在其中定居和增殖,通过吞噬和分泌细胞因子等方式,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同时还可以调节肿瘤微环境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因此,清除瘤内功能耗竭型或负调控相关免疫细胞(如m2 tams和tregs),促进正调控淋巴细胞(如m1 tams细胞和cd8+ifn-γ+t)的瘤内高效浸润,是提高肝癌等实体瘤ici疗效的突破点。

3、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细胞中最丰富的rna表观遗传修饰。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异常m6a rna修饰,参与了多种肿瘤发生、转移,并且m6a甲基化在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发挥作用。ythdf蛋白作为rna m6a主要的阅读蛋白,通过与甲基化rna结合并介导特定功能,参与tme免疫调节,促进癌症的发展。ythdf1增强mrna的翻译,ythdf2调节mrna的稳定性,ythdf3促进mrna的翻译和降解。

4、最近研究表明,ythdf1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稳定促癌基因翻译,促进肝癌、胃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等恶化,以及树突状细胞中ythdf1的缺失能增强肿瘤抗原的交叉呈递和体内cd8+t细胞的交叉启动,提高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抗肿瘤反应,有助于解除tme免疫抑制并恢复肿瘤免疫监测。这些研究成果提示ythdf蛋白异常表达在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的作用。我们从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m6a阅读蛋白ythdf1在消化道肿瘤等大多数肿瘤中上调表达,且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与研究报道一致。而在ici治疗的患者群体中,ici治疗响应的患者ythdf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不响应患者。在肝癌中,免疫细胞侵润分析发现ythdf1表达与m2 tams侵润和免疫检查点基因表达显著正相关,且m2 tams标志基因arg1高表达。因此,确定m6a ythdf1蛋白在肿瘤细胞和tams中的作用可以为癌症治疗提供机会。

5、基于调控靶mrna沉默的基因治疗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力,最终可降低靶蛋白水平。然而,基因沉默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克服许多难题。一方面,sirna分子在体内很容易被酶降解,且不能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另一方面,sirna分子不能自行穿越细胞膜进入细胞质,需要借助递送系统来帮助其进入细胞,但递送系统可能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毒性、稳定性等。因此,需要建立更为精准的纳米材料递送系统进行核酸类药物靶向递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采用两种不同的靶向分子,rgd和甘露聚糖,同时联合壳聚糖吸附核酸类药物,分别靶向肿瘤细胞和瘤内巨噬细胞,这种双重靶向策略可以增加治疗药物的靶向性,提高治疗效果。肿瘤细胞和瘤内巨噬细胞在肿瘤的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通过联合靶向肿瘤细胞和瘤内巨噬细胞,可以同时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达到协同治疗的效果。

2、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所述纳米递送系统包括壳聚糖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核酸或核酸类似物和靶向分子;

4、所述核酸或核酸类似物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壳聚糖上;

5、所述靶向分子包括靶向分子一和靶向分子二;所述靶向分子一靶向肿瘤细胞,所述靶向分子二靶向巨噬细胞。

6、本专利技术中,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生物高分子,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不会引起明显的免疫排斥或毒性反应。且壳聚糖在体内降解生成的产物是天然存在的葡萄糖和氨基葡萄糖,不会对人体造成毒性。壳聚糖分子结构中的氨基带很强的正电荷能高效吸附带负电的核酸或核酸类似物,例如sirna等。

7、优选地,所述核酸或核酸类似物选自sirna、mrna、shrna、lncrna、pdna、poly ic、cpg或环状二核苷酸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8、优选地,所述核酸为靶向ythdf1基因的sirna。

9、优选地,所述壳聚糖为低分子壳聚糖,所述低分子壳聚糖的分子量为1-20万道尔,例如可以是1、2、4、6、8、10、12、14、16、18或20等。

1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核酸或核酸类似物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壳聚糖上,壳聚糖将sirna包裹在纳米颗粒中,并确保纳米颗粒在适当的条件下释放sirna,以实现高效的sirna递送。

11、优选地,所述靶向分子一为rgd,所述rgd上带有peg修饰。

12、优选地,所述靶向分子二为甘露聚糖,所述甘露聚糖上含有修饰基团羧基。

13、本专利技术中,αvβ3整合素在许多肿瘤细胞上过表达,多肽rgd是一种能够与肿瘤细胞表面的αvβ3整合素结合的肽序列,本专利技术将rgd肽作为靶向分子用于靶向肿瘤细胞。甘露糖是一种能够与巨噬细胞表面的识别分子(如cd206)结合的糖,本专利技术将羧基甘露聚糖作为靶向分子用于靶向巨噬细胞。本专利技术利用上述靶向分子分别识别和结合肿瘤细胞表面和瘤内巨噬细胞表面的靶向配体,以确保纳米颗粒能够有效地被这些靶向分子介导。

14、优选地,所述核酸或核酸类似物与壳聚糖结合形成二元复合物;所述核酸或核酸类似物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1-0.2):100,例如可以是0.1:100、0.12:100、0.14:100、0.15:100、0.16:100、0.18:100或0.2:100等。

15、优选地,所述靶向分子二与二元复合物结合形成三元复合物。

16、优选地,所述靶向分子一与三元复合物结合形成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

17、优选地,所述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的粒径为50-350nm,例如可以是50nm、100nm、150nm、200nm、250nm、300nm、350nm等。

1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第一方面所述的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递送系统包括壳聚糖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核酸或核酸类似物和靶向分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或核酸类似物选自siRNA、mRNA、shRNA、lnc RNA、pDNA、polyIC、CpG或环状二核苷酸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或核酸类似物与壳聚糖结合形成二元复合物;所述核酸或核酸类似物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1-0.2):100;

4.一种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复合物采用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或核酸类似物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1-0.2):100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分子二为羧基甘露聚糖,所述羧基甘露聚糖与二元复合物涡流混合的质量比为(5-20):1;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分子一为PEG修饰的RGD,所述PEG修饰的RGD按羧基甘露聚糖/PEG-RGD的质量比为(5-20):1加入到三元复合物中;

9.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

10.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和/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肿瘤治疗产品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递送系统包括壳聚糖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核酸或核酸类似物和靶向分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或核酸类似物选自sirna、mrna、shrna、lnc rna、pdna、polyic、cpg或环状二核苷酸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或核酸类似物与壳聚糖结合形成二元复合物;所述核酸或核酸类似物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1-0.2):100;

4.一种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靶向的壳聚糖甘露聚糖纳米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复合物采用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尚刘权罗迪贤廖柯文小莎殷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