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327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6
本技术涉及液体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水泵。电子水泵包括涡壳、叶轮和止推构件;涡壳设有涡室和涡壳进液孔,叶轮和止推构件均设于涡室内;叶轮的前盖板包括凸台和叶轮进液孔,凸台的中部设有叶轮进液孔,叶轮进液孔和涡壳进液孔连通;止推构件设于凸台远离叶轮的端面和涡室内靠近涡壳进液孔的表面之间;凸台远离叶轮的端面设有通槽,通槽的一端位于叶轮进液孔的孔壁,通槽的另一端位于凸台的外侧壁,通槽连通叶轮进液孔和涡壳与叶轮之间的间隙。本申请的电子水泵在有效解决叶轮与涡壳之间装配间隙液体泄漏问题的情况下,保证了止推构件与叶轮的接触面具有良好的润滑,降低磨损,保证产品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体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水泵


技术介绍

1、电子水泵是用压电材料作动力装置,从控制到驱动彻底实现电子化,以电子集成系统完全控制液体传输,从而实现液体传输的可调性、精准性的一种新型水泵。电子水泵包括蜗壳和叶轮,蜗壳的涡室内设置叶轮,液体从涡壳的进液口进入叶轮中,位于叶轮各叶片之间间隙处的液体在转动着的叶片作用下压力增大,压力增大的液体从蜗壳一侧的出液口向外排出。叶轮的前盖板与涡壳内腔存在防止两者摩擦的间隙,即两者的装配间隙,叶轮在工作时,此间隙会成为液体源源不断的回流通道,也即叶轮出口排出的部分液体通过此间隙回流至叶轮进口,从而造成液体泄漏,即流量损失或容积损失,如果间隙过大,电子水泵比转速很低,扬程很高时,流量损失更为严重。

2、为了减少叶轮的前盖板与涡壳之间装配间隙的液体泄漏,通常的做法是尽量减小装配间隙尺寸,或者增加回流阻力,以减少液体回流量,但经过实际验证,上述方法效果不明显。还有的是设置轴向止推结构,其叶轮顶端与轴向止推结构的端面接触,工作中叶轮和轴向止推结构存在滑动摩擦且在轴向力的作用下完全隔断装配间隙的泄漏通道,较明显的降低液体泄漏损失;但设置轴向止推结构具有摩擦剧烈、摩擦温度过高,导致磨损严重,降低电子水泵工作性能及使用寿命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子水泵,以同时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的电子水泵具有的泄露问题,以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电子水泵,所述电子水泵包括涡壳、叶轮和止推构件;所述涡壳设有涡室和涡壳进液孔,所述叶轮和所述止推构件均设于所述涡室内;所述叶轮的前盖板包括凸台和叶轮进液孔,所述凸台的中部设有所述叶轮进液孔,所述叶轮进液孔和所述涡壳进液孔连通;所述止推构件设于所述凸台远离所述叶轮的端面和所述涡室内靠近所述涡壳进液孔的表面之间;所述凸台远离所述叶轮的端面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一端位于所述叶轮进液孔的孔壁,所述通槽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凸台的外侧壁,所述通槽连通所述叶轮进液孔和所述涡壳与所述叶轮之间的间隙。

4、进一步的,所述通槽为变截面结构,所述通槽的大端位于所述叶轮进液孔的孔壁,所述通槽的小端位于所述凸台的外侧壁。

5、进一步的,垂直于所述凸台的轴线做截面,所述通槽呈类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类等腰梯形结构的下底位于所述叶轮进液孔的孔壁,所述类等腰梯形结构的上底位于所述凸台的外侧壁。

6、进一步的,所述凸台设有多个所述通槽,多个所述通槽绕所述凸台的轴线均布布置。

7、进一步的,所述凸台远离所述叶轮的端面还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靠近所述叶轮进液孔的孔壁,所述凹槽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凸台的外侧壁。

8、进一步的,垂直于所述凸台的轴线做截面,所述凹槽呈三角状结构,所述三角状结构的一边位于所述凸台的外侧壁。

9、进一步的,所述凸台设有多个所述凹槽,多个所述凹槽绕所述凸台的轴线均布布置。

10、进一步的,所述涡壳和所述止推构件为一体结构件。

11、进一步的,所述止推构件包括减震套和垫圈;所述减震套套设于所述垫圈的一端的外侧,所述减震套远离所述垫圈的外表面与所述涡室内靠近所述涡壳进液孔的表面接触;所述垫圈的另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凸台远离所述叶轮的端面接触。

12、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套包括第一环状套和第二环状套;所述第一环状套为变截面中空柱状结构,所述第一环状套的一侧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环状套的另一侧的内径;所述第二环状套的内圈围成的空间连通所述叶轮进液孔和所述涡壳进液孔,所述第二环状套的外圈与所述第一环状套的一侧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环状套与所述第一环状套的另一侧之间围成环状卡槽;所述垫圈的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垫圈的另一端的外径,所述垫圈的一端适于卡入所述环状卡槽内,所述垫圈的另一端的外壁与所述第一环状套的另一侧的内壁接触。

13、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套与所述垫圈接触的表面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减震套与所述涡室内靠近所述涡壳进液孔的表面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均为绕所述减震套的轴线设置的环形结构。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电子水泵具有以下优势:

15、本技术的电子水泵,止推构件的设置,可以有效解决叶轮和涡壳装配间隙液体泄漏的问题;凸台远离叶轮的端面设有通槽,该通槽允许液体流通,使得涡壳与叶轮之间的间隙内的液体可以通过通槽流入叶轮进液孔;通槽可以实现少量的液体循环流动,能够缓解和平衡叶轮进液孔处与叶轮其它高压区域的压差,可降低由此引起的凸台远离叶轮的端面对止推构件的接触压力及压力不平衡,因此适当降低了凸台远离叶轮的端面与止推构件的摩擦阻力及局部偏磨现象,从而降低电子水泵的功率损耗,同时有利于降低因摩擦严重引起的机械噪音;通槽可以实现少量的液体循环流动还可以源源不断的带走凸台远离叶轮的端面和止推构件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充分润滑冷却凸台和止推构件之间的接触面,降低因摩擦的磨损程度,延长凸台和止推构件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当凸台和止推构件是性能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材料的情况下;通槽可以实现少量的液体循环流动还对凸台和止推构件的接触面起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清洗作用,有利于清除接触面粘结的异物,减少磨痕及磨损量。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水泵在有效解决叶轮与涡壳之间装配间隙液体泄漏问题的情况下,保证了止推构件与叶轮的接触面具有良好的润滑,降低磨损,保证产品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1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水泵包括涡壳(10)、叶轮(20)和止推构件(30);所述涡壳(10)设有涡室(11)和涡壳进液孔(12),所述叶轮(20)和所述止推构件(30)均设于所述涡室(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24)为变截面结构,所述通槽(24)的大端位于所述叶轮进液孔(23)的孔壁,所述通槽(24)的小端位于所述凸台(22)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垂直于所述凸台(22)的轴线做截面,所述通槽(24)呈类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类等腰梯形结构的下底位于所述叶轮进液孔(23)的孔壁,所述类等腰梯形结构的上底位于所述凸台(22)的外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22)设有多个所述通槽(24),多个所述通槽(24)绕所述凸台(22)的轴线均布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22)远离所述叶轮(20)的端面还有凹槽(25),所述凹槽(25)的一端靠近所述叶轮进液孔(23)的孔壁,所述凹槽(25)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凸台(22)的外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垂直于所述凸台(22)的轴线做截面,所述凹槽(25)呈三角状结构,所述三角状结构的一边位于所述凸台(22)的外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22)设有多个所述凹槽(25),多个所述凹槽(25)绕所述凸台(22)的轴线均布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涡壳(10)和所述止推构件(30)为一体结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构件(30)包括减震套(31)和垫圈(37);所述减震套(31)套设于所述垫圈(37)的一端的外侧,所述减震套(31)远离所述垫圈(37)的外表面与所述涡室(11)内靠近所述涡壳进液孔(12)的表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套(31)包括第一环状套(32)和第二环状套(33);所述第一环状套(32)为变截面中空柱状结构,所述第一环状套(32)的一侧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环状套(32)的另一侧的内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套(31)与所述垫圈(37)接触的表面设有第一凸起(35),所述减震套(31)与所述涡室(11)内靠近所述涡壳进液孔(12)的表面设有第二凸起(36),所述第一凸起(35)和第二凸起(36)均为绕所述减震套(31)的轴线设置的环形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水泵包括涡壳(10)、叶轮(20)和止推构件(30);所述涡壳(10)设有涡室(11)和涡壳进液孔(12),所述叶轮(20)和所述止推构件(30)均设于所述涡室(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24)为变截面结构,所述通槽(24)的大端位于所述叶轮进液孔(23)的孔壁,所述通槽(24)的小端位于所述凸台(22)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垂直于所述凸台(22)的轴线做截面,所述通槽(24)呈类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类等腰梯形结构的下底位于所述叶轮进液孔(23)的孔壁,所述类等腰梯形结构的上底位于所述凸台(22)的外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22)设有多个所述通槽(24),多个所述通槽(24)绕所述凸台(22)的轴线均布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22)远离所述叶轮(20)的端面还有凹槽(25),所述凹槽(25)的一端靠近所述叶轮进液孔(23)的孔壁,所述凹槽(25)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凸台(22)的外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垂直于所述凸台(22)的轴线做截面,所述凹槽(25)呈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松
申请(专利权)人: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