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铸造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离心铸造机。
技术介绍
见图4所示,现有的离心铸造机通常为卧式悬臂离心铸造机,这种离心铸造机结 构复杂,尤其是铸模11的一端连接在主轴12轴端,形成悬臂状态,通过主轴旋转带动铸模 旋转,使注入铸模内的金属液在离心力作用下铸造成型。这种悬臂离心机因铸模安装在主 轴上呈悬臂状,为避免铸模随主轴旋转时其悬空的一端出现旋转摆动,影响铸件的成型,铸 模的轴向长度都较短,一般不超过400mm,除去用于安装连接端头部位,其铸造出的铸件轴 向长度就更短了,致使铸造的铸件长度受到制约。而且铸模需与主轴周向固定连接,为避免 主轴轴端出现旋转摆动,主轴与铸模连接一端的轴承座会尽量靠近轴端,而铸模连接端的 与主轴连接的轴颈套也会尽量缩短,由此导致铸模与主轴连接部位的空间狭小,使铸模与 主轴周向固定连接时的安装操作很不方便,安装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离心铸造机。它采用在 底座上对峙设置两个支座,两个支座上各设置一呈水平延伸的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 用于托住圆筒铸模旋转的托轮,并在其中一个支座上的转轴一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铸造机,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对峙设置用于支撑轴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两个支座上各设置一呈水平延伸的转轴,两转轴平行且水平位置高度相同,所述转轴通过轴承支撑于支座上,转轴的两端分别外伸出支座,转轴的两外伸端分别安装用于托住圆筒铸模旋转的托轮,所有托轮的直径相同,第一支座上的转轴一端安装一用于接受动力传动的从动轮,使第一支座上的托轮为主动托轮,第二支座上的托轮为从动托轮,主动托轮与从动托轮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圆筒铸模的半径小于圆筒铸模的直径,形成圆筒铸模旋转的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刘诗雄,
申请(专利权)人:武胜县锦雄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