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5199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包括下加强板本体和加强板支架,所述下加强板本体通过所述加强板支架安装于设定位置以使得加强板本体与设定位置之前形成腔体结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通过在汽车A柱的下部设置加强板支架,使得下加强板本体与前围侧内板之间形成腔体结构,通过支架支撑的形式构成了腔体,简化了加强板的结构的同时,保证了A柱下部的支撑刚度进而保证整车白车身的模态,制造工艺简单且搭接强度高,同时结构的简化有利于整车轻量化和成本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造,涉及一种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


技术介绍

1、汽车a柱作为车身的主要框架支柱之一,结构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白车身的模态高低,进而影响汽车乘坐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现有汽车为保证白车身模态,通过在a柱内腔布置多层加强板进行结构加强,以保证强度达标,这就导致a柱结构较为复杂,工艺实施难度大,且不利于车身轻量化。

2、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加强板,实现轻量化的同时提升车身模态和车身结构刚度,进而提升车内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通过在汽车a柱的下部设置加强板支架,使得下加强板本体与前围侧内板之间形成腔体结构,简化了加强板的结构的同时,保证了结构强度。

2、一种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包括下加强板本体和加强板支架,下加强板本体通过加强板支架安装于设定位置以使得加强板本体与设定位置之前形成腔体结构。预设位置为前围侧内板,加强板支架的设置,使得下加强板本体与前围侧内板之间形成腔体结构,腔体结构更有利于吸能减震,实现车身的结构刚度的提升,避免传统的加强结构需要多个加强板导致结构复杂、重量大等问题。

3、进一步,加强板支架包括下铰链加强板,下铰链加强板向设定位置延伸形成支脚,下铰链加强板通过支脚安装于设定位置。

4、进一步,加强板支架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沿自身高度方向具有两个端部,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下铰链加强板,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于设定位置。连接板的设置,通过与支脚配合,形成双重支撑,使得下加强板本体与前围侧内板之间形成腔体结构更为稳定,对下加强板本体和下铰链加强板也形成了有效支撑,增强了支撑强度。

5、进一步,下铰链加强板的周缘向设定位置延伸形成翻边ⅰ。翻边ⅰ的设置是为了在安装时便于与下加强板本体的内侧壁面相贴合,便于安装的同时也增大了安装的接触面积,提升了结构强度,翻边ⅰ还可以设置及加强筋进行结构加强,进一步提升结构刚度。

6、进一步,下铰链加强板向下加强板本体延伸形成安装凸台,下铰链加强板通过安装凸台连接于下加强板本体。安装凸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安装时将安装凸台贴合于下加强板本体,在通过结构胶或者点焊的方式进行固定,设置安装凸台的截面形状可以根据下加强板本体的形状进行调整,使得二者之间的实际贴合面积更大,以使得连接的更为牢固。

7、进一步,连接板与支脚不同时设置于下铰链加强板的同一侧。如此设置可以使得支架结构更为稳定。

8、进一步,支脚靠近设定位置的端部弯折形成翻边ⅱ,翻边ⅱ贴合于设定位置。翻边ⅱ的设置是为了增大支脚与设定位置的接触面积,便于安装的同时,提升结构强度。

9、进一步,连接板靠近设定位置的端部弯折形成翻边ⅲ,翻边ⅲ贴合于设定位置。翻边ⅲ的设置是为了增大支脚与设定位置的接触面积,便于安装的同时,提升结构强度。

10、进一步,支脚一体成型设置于翻边ⅰ,连接板贴合于翻边ⅰ,支脚和连接板分别对应的设置于翻边ⅰ的对向的两侧。支脚和连接板分别对应的设置于翻边ⅰ的对向的两侧,即支脚若设置于翻边ⅰ的左侧,则连接板设置于翻边ⅰ的右侧,使得二者成为一个平行的支撑结构,更为稳定。

11、进一步,连接板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可以提高连接板的结构强度,以提升支撑效果,进而提高结构刚度。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通过在汽车a柱的下部设置加强板支架,使得下加强板本体与前围侧内板之间形成腔体结构,通过支架支撑的形式构成了腔体,简化了加强板的结构的同时,保证了a柱下部的支撑刚度进而保证整车白车身的模态,制造工艺简单且搭接强度高,同时结构的简化有利于整车轻量化和成本控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加强板本体和加强板支架,所述下加强板本体通过所述加强板支架安装于设定位置以使得加强板本体与设定位置之前形成腔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支架包括下铰链加强板,所述下铰链加强板向设定位置延伸形成支脚,所述下铰链加强板通过所述支脚安装于设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支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自身高度方向具有两个端部,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下铰链加强板,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于设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铰链加强板的周缘向设定位置延伸形成翻边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铰链加强板向下加强板本体延伸形成安装凸台,所述下铰链加强板通过安装凸台连接于所述下加强板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脚不同时设置于所述下铰链加强板的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靠近设定位置的端部弯折形成翻边Ⅱ,所述翻边Ⅱ贴合于设定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靠近设定位置的端部弯折形成翻边Ⅲ,所述翻边Ⅲ贴合于设定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一体成型设置于翻边Ⅰ,所述连接板贴合于所述翻边Ⅰ,支脚和连接板分别对应的设置于所述翻边Ⅰ的对向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加强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加强板本体和加强板支架,所述下加强板本体通过所述加强板支架安装于设定位置以使得加强板本体与设定位置之前形成腔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支架包括下铰链加强板,所述下铰链加强板向设定位置延伸形成支脚,所述下铰链加强板通过所述支脚安装于设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支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自身高度方向具有两个端部,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下铰链加强板,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于设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铰链加强板的周缘向设定位置延伸形成翻边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a柱下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铰链加强板向下加强板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兵陈德欣王武郭福通刘寒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