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653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属于市政建设技术领域,包括管廊主体;安装于所述管廊主体内腔底部的管线;设于所述管廊主体内腔顶部的滑轨;用于将滑轨安装于所述管廊主体内腔顶部的安装组件;设于所述滑轨下方的照明灯;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内腔的移动壳;安装于移动壳内腔用于对照明灯的使用高度进行调节的伸缩结构;以及设于所述照明灯与移动壳之间用于对照明灯进行磁吸固定的磁吸组件;本技术通过伸缩结构的设置,可以将照明灯与移动壳活动连接在一起,在需要对管线进行仔细检查维护的时候,可以将照明灯从移动壳的底部拉下,使得照明灯靠近管线,为检修管线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市政建设,具体为一种地下综合管廊


技术介绍

1、综合管廊是在城市道路、厂区等地下建造的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给水等多种市政公用管线集中在一体,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综合管廊将主要市政管线容纳其中,便于平时检修,避免对地面交通、景观及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2、如公开(公布)号为cn207260192u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结构,该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紧凑,通过采用弧形顶盖,极大减小深埋段综合管廊的顶板弯矩,减小截面厚度,减少钢筋用量,降低了综合管廊土建工程造价,管廊内部集中布置电力、通信、给水管道,充分利用断面内部空间,弧形顶盖顶部设置诱导风机,显著改善管廊内部空气流动情况,避免电力管线局部过热产生灾害。

3、现有技术以及上述专利中涉及的地下综合管廊均为拱形设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管廊的顶部会安装照明灯,以便于后期检修人员对管廊内部的管线进行检修维护,但是现有的照明灯均为不可调节设置,在需要着重检查管线的某一部位时,因照明灯安装位置过高而导致光纤条件较差,影响正常的检修维护工作,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地下综合管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具备可以在需要对管线的某一部位进行着重检查时,将照明灯的高度下移以提升光照效果的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包括管廊主体;安装于所述管廊主体内腔底部的管线;设于所述管廊主体内腔顶部的滑轨;用于将滑轨安装于所述管廊主体内腔顶部的安装组件;设于所述滑轨下方的照明灯;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内腔的移动壳;安装于移动壳内腔用于对照明灯的使用高度进行调节的伸缩结构;以及设于所述照明灯与移动壳之间用于对照明灯进行磁吸固定的磁吸组件。

3、优选的,所述伸缩结构包括铰接于所述移动壳内腔的第一调节杆;与第一调节杆铰接的第二调节杆;与所述第二调节杆一端铰接的第三调节杆;以及用于将照明灯与第三调节杆安装在一起的活动连接组件。

4、优选的,所述活动连接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三调节杆一端的连接槽;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槽内腔的连接轴;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轴表面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照明灯的表面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磁吸组件包括嵌设于所述照明灯顶部的第一磁铁块;以及嵌设于所述移动壳底部的第二磁铁块,所述第一磁铁块的顶部与第二磁铁块的底部磁吸在一起。

6、优选的,还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移动壳内腔顶部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顶端贯穿移动壳并延伸至滑轨的内腔与滑轨的内壁贴合。

7、优选的,还包括设于移动壳与滑轨之间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壳两侧的限位杆;以及开设于所述滑轨两侧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滑轨顶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与管廊主体内腔的顶部贴合;以及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座底部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顶端贯穿安装座并延伸至安装座的外部与管廊主体的内壁螺纹连接。

9、优选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管廊主体内腔底部的支撑座,所述管线的底部与支撑座的顶部贴合。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本技术通过伸缩结构的设置,可以将照明灯与移动壳活动连接在一起,在需要对管线进行仔细检查维护的时候,可以将照明灯从移动壳的底部拉下,使得照明灯靠近管线,为检修管线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通过磁吸组件的设置,可以将照明灯磁吸固定在移动壳的底部,用于对照明灯的使用位置进行固定,使其对管廊主体内部进行日常照明,通过安装组件的设置,可以将滑轨安装固定在管廊主体的内部,通过限位组件的设置,可以对移动壳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移动壳从滑轨的内腔脱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移动壳(5)内腔顶部的定位杆(14),所述定位杆(14)的顶端贯穿移动壳(5)并延伸至滑轨(3)的内腔与滑轨(3)的内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移动壳(5)与滑轨(3)之间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管廊主体(1)内腔底部的支撑座(19),所述管线(2)的底部与支撑座(19)的顶部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移动壳(5)内腔顶部的定位杆(14),所述定位杆(14)的顶端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霜霞黄剑伟李旻白鹤楠王宇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政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