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刹车机构的恒张力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3634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刹车机构的恒张力补偿装置,所述恒张力补偿装置至少包括支架体,及可相对转动的主轴与壳体;所述主轴或所述壳体之一通过固定臂与所述支架体连接,所述主轴与所述壳体之另一用于连接张拉部件;所述主轴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以在两者之间提供一反作用于所述张拉部件的扭矩;所述恒张力补偿装置还包括一刹车机构,当所述张拉部件断裂导致所述恒张力补偿装置失效时,所述刹车机构被触发实现刹车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离心力或弹力触发刹车机构的工作,以低廉的成本实现了刹车功能,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应用广泛等优点,提升了现有技术中各种恒张力补偿装置的使用价值。(*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
,特别是一种主要用于为电气化铁路的供电网络中 的电缆承力索或接触线提供张力的恒张力补偿装置,也适用于电厂或钢铁厂之相同应用。
技术介绍
在电气化铁路的供电接触网中,在任何气候条件下,架空的电缆承力索(或吊 索)、接触线(或线缆)要始终处于张紧的状态,以保障供电接触网的正常工作。但由于热 胀冷缩等客观环境条件的影响,电缆承力索(或吊索)、接触线(或线缆)在不同的气候条 件下会有长度的变化。因此现有技术的供电接触网中广泛地使用了电缆承力索或接触线的 张力补偿装置,该类张力补偿装置按照行业规范规定的距离固定在供电接触网的线杆或墙 上或隧道顶部等处。进一步地,为使架空的电缆承力索(或吊索)、接触线(或线缆)保持始终如一的 张紧状态,后续又开发了能提供恒定张力的恒张力补偿装置。如图1所示,该类恒张力补偿装置1的原理是,通过一与电缆承力索或接触线连接 的张拉部件30为电缆承力索或接触线提供一外来的补偿张力,以保障电缆承力索或接触 线始终处于张紧的正常工作状态。上述外力大多是通过恒张力补偿装置内置的变扭矩的扭力弹簧、涡卷弹簧或者重 力弹簧提供,张力可以达到IOKN之巨。但上述技术方案在实现时,一旦张紧的电缆承力索、接触线或张拉部件发生断裂, 整个恒张力补偿装置会突然失去来自上述部件的反作用力,在负重或弹力的回复力作用下 向反方向旋转,迅速卷收张拉部件30,拉动断裂的电缆承力索、接触线的尾端或张拉部件尾 端猛烈抽打,不仅损坏了恒张力补偿装置1自身,甚至可能发生补偿负重的坠落造成人身 伤害,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安全事故。为此,现有技术中也设计了一些安全锁止机构,用来抑制或阻止可能发生的张力 补偿装置快速反转状况。如,在DE 963 784中公开了一种可扣合的锁牙结构,在DE 199 32 195 Cl中公开 了一种锥形的卡槽单元,在EP 1 418 084 Bi、DE 10 2006 032 816 B4中公开了一种负重 绳制动或者制动带结构,在线缆或吊索发生断裂时被制动。但是上述各种结构都具有以下缺陷,比如负重的垂直作用方向,非常高的系统安 装位置,以及负重易遭到未经许可的人员破坏等等。此外,此类装置要么不能适用隧道和桥 梁的安装应用,要么实施条件复杂,成本过高。此外,欧洲专利(W02008/037 386 Al)、加拿大专利(CA 2008/2 629 334A1)和 中国专利(W0 2008/092 296 A1,CN 2008/102 009 71.5)也都公开了紧凑型的弹簧驱动张力补偿装置。该类装置在实际中应用广泛,但其安全装置的结构通常非常复杂,成本高昂, 还有一些没有设置安全装置。再如,专利WO 2008/092 296 Al中公开了一种安全装置,它由一可摇摆的锁止楔和一嵌入在绳轨中的锁止槽构成。此类附加的刹车机构不仅结构复杂,且易被弄脏或因结 冰而被冻住,在系统老化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其可靠性很难保障。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应用性好,功能优化,成 本低的带刹车机构的恒张力补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应用性好、成本低的带刹车机构的恒张力补偿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刹车机构的恒张力补偿装置,所述恒 张力补偿装置至少包括支架体,及可相对转动的主轴与壳体;所述主轴或所述壳体之一通 过固定臂与所述支架体连接,所述主轴与所述壳体之另一用于连接张拉部件;所述主轴与 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以在两者之间提供一反作用于所述张拉部件的扭矩;所述恒 张力补偿装置还包括一刹车机构,当所述张拉部件断裂导致所述恒张力补偿装置失效时, 所述刹车机构被触发实现刹车功能。进一步地,所述刹车机构至少包括主动刹车部及被动 刹车部;当所述恒张力补偿装置失效时,所述主动刹车部被触发与所述被动刹车部制动配I=I O本技术的构思是,当张紧的张拉部件和/或电缆承力索、接触线发生断裂时, 恒张力补偿装置由于失去来自上述部件的反作用力,受力平衡被破坏,在壳体或主轴的离 心力,或弹性部件的作用力下,触发刹车机构中的主动刹车部向被动刹车部移动,利用棘爪 棘爪槽、卡合等各种机械配合制动,实现刹车功能。由于上述构思和结构设计,本技术的恒恒张力补偿装置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了 恒张力补偿装置的刹车功能,具有成本低廉,可靠性高,应用广泛等优点,提升了现有技术 中各种恒张力补偿装置的使用价值。在一具体实施中,所述主动刹车部设置在所述主轴与所述壳体两者中连接有所述 张拉部件者上,或所述主动刹车部为所述主轴与所述壳体两者中连接有所述张拉部件者的 一部分;所述被动刹车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体上,或所述被动刹车部为所述支架体的一部分。在又一具体实施中,所述固定臂与所述支架体固定连接;当所述张拉部件断裂时, 所述主轴与所述壳体两者中连接有所述张拉部件者上的张拉力消失,所述主动刹车部迅速 旋转产生离心力,触发所述刹车结构工作实现刹车功能。进一步地,所述主动刹车部为设置 在所述主轴与所述壳体两者中连接有所述张拉部件者上的棘爪,所述被动刹车部为设置在 所述支架体上的至少一棘爪槽;所述棘爪在离心力作用下卡入所述棘爪槽,实现所述制动 配合。在其他具体实施中,所述固定臂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支架体弹性连接;当所述张 拉部件断裂时,所述主轴与所述壳体两者中连接有所述张拉部件者上的张拉力消失,所述 固定臂被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推动靠近所述被动刹车部,触发所述刹车结构工作实现刹车 功能。进一步地,所述主动刹车部为设置在所述主轴与所述壳体两者中连接有所述张拉部 件者上的轮齿;所述被动刹车部为至少一轮齿槽;所述固定臂被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推动 靠近所述被动刹车部,所述轮齿与所述轮齿槽卡合,实现所述制动配合。所述壳体的全部或局部为空心圆柱体;所述张拉部件通过绳轮设置在所述主轴或所述壳体上,所述绳轮上开设有单槽或多槽的绳轨;所述绳轨为圆锥曲线形。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 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恒张力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具体实施例正常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具体实施例失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具体实施例正常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具体实施例失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1 如图2所示,该带刹车机构的恒张力补偿装置,包括支架体60,支架体60上通过压 缩弹簧40设置有一固定臂50,固定臂50在无外力作用时可沿导杆51双向滑动。该恒张力补偿装置还包括可相对转动的主轴10与壳体20,一钢丝绳30用做张拉 部件,与电缆承力索、接触线等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0为金属的空心圆柱体,可在外力驱动下转动。钢丝 绳30通过绳轮设置在壳体20上,绳轮上开设有多槽的绳轨;绳轨为圆锥曲线形。主轴10固定在固定臂50上。壳体20内设置有平面涡卷弹簧(图2中虚线所示), 以在主轴10与壳体20之间提供一反作用于钢丝绳30的扭矩。平面涡卷弹簧的一端与壳 体20的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主轴10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刹车机构的恒张力补偿装置,所述恒张力补偿装置至少包括支架体,及可相对转动的主轴与壳体;所述主轴或所述壳体之一通过固定臂与所述支架体连接,所述主轴与所述壳体之另一用于连接张拉部件;所述主轴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以在两者之间提供一反作用于所述张拉部件的扭矩;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张力补偿装置还包括一刹车机构,当所述张拉部件断裂导致所述恒张力补偿装置失效时,所述刹车机构被触发实现刹车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臻伟朱兰洲
申请(专利权)人: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