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减震支架的加工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2495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14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减震支架的加工治具,包括工作台、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第一定位夹具和第二定位夹具,第一定位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销轴,第二定位座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轴,第一定位夹具包括第一压块,第一压块能够翻转至第一定位座的上方与第一定位座配合夹持支架的前端,第二定位夹具包括第二压块,第二压块能够翻转至第二定位座的上方与第二定位座配合夹持支架的后端。通过将支架前后两端的通孔对应套在第一定位销轴和第二定位销轴上,然后控制气缸带动压块向下翻转压在支架上将支架锁定,加工过程人员不需要用手去定位,位置精准且定位迅速,可以有效减少加工事故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安装零部件加工,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减震支架的加工治具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汽车的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驱动装置、动力来源,发动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使用寿命。作为发动机支撑机构的前置支架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限位功能,以限制发动机在车辆制动、加速等情况下发生位移。

2、现有一种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在发动机支架的顶部设有两个纵向延伸的螺纹孔,用于与汽车的内部固定连接。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在成型时,螺纹孔只是一个圆孔,需要进行内螺纹的加工,目前的加工治具,采用人工将支架按压在钻头下方的工作台上,然后采用钻头对位加工螺纹孔,该方法对螺纹孔进行加工,工作效率较低,且容易出现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减震支架的加工治具,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手动按压定位加工的问题。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发动机减震支架的加工治具,包括工作台、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第一定位夹具和第二定位夹具,所述第一定位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销轴,所述第二定位座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轴,所述第一定位夹具包括第一压块,所述第一压块能够翻转至所述第一定位座的上方与所述第一定位座配合夹持支架的前端,所述第二定位夹具包括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能够翻转至所述第二定位座的上方与所述第二定位座配合夹持支架的后端。

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座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有第一定位凸块和第二定位凸块,所述第一定位凸块、所述第二定位凸块和第一定位销轴于第一定位座的上表面呈三角排列,所述第一定位销轴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凸块和第二定位凸块的中轴线上,且所述第一定位销轴远离所述第二定位座设置。

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夹具还包括第一底座、第一驱动杆、第一连杆、第一横向连接部和第一纵向连接部,所述第一横向连接部的后端与所述第一纵向连接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纵向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压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底座后,与所述第一横向连接部的前端枢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向连接部的中间位置以及第一底座枢接,所述第一驱动杆向上运动,带动所述第一压块向下翻转并水平压在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杆向下运动,带动所述第一压块向上翻转脱离支架。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压块水平压在支架上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驱动杆均为纵向延伸设置。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杆为驱动气缸。

8、作为优选,还包括支撑气缸,所述支撑气缸的尾部罩壳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气缸的活塞杆向上延伸并支撑在支架的右侧底部。

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定位座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有第三定位凸块和第四定位凸块,所述第三定位凸块、所述第四定位凸块和第二定位销轴于第二定位座的上表面呈三角排列,所述第二定位销轴远离所述第一定位座设置。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定位夹具还包括第二底座、第二驱动杆、第二连杆、第二横向连接部和第二纵向连接部,所述第二横向连接部的前端与所述第二纵向连接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向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压块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二底座后,与所述第二横向连接部的后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横向连接部的中间位置以及第二底座枢接,所述第二驱动杆向上运动,带动所述第二压块向下翻转并水平压在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杆向下运动,带动所述第二压块向上翻转脱离支架。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2、通过将支架前后两端的通孔对应套在第一定位销轴和第二定位销轴上,然后控制气缸带动压块向下翻转压在支架上将支架锁定,控制支撑气缸的活塞杆向上延伸并支撑在支架的右侧底部,最后再进行螺纹孔的加工,加工过程人员不需要用手去定位,位置精准且定位迅速,可以有效减少加工事故的产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减震支架的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第一定位座(2)、第二定位座(3)、第一定位夹具(4)和第二定位夹具(5),所述第一定位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销轴(21),所述第二定位座(3)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轴(31),所述第一定位夹具(4)包括第一压块(41),所述第一压块(41)能够翻转至所述第一定位座(2)的上方与所述第一定位座(2)配合夹持支架的前端,所述第二定位夹具(5)包括第二压块(51),所述第二压块(51)能够翻转至所述第二定位座(3)的上方与所述第二定位座(3)配合夹持支架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减震支架的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座(2)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有第一定位凸块(22)和第二定位凸块(23),所述第一定位凸块(22)、所述第二定位凸块(23)和第一定位销轴(21)于第一定位座(2)的上表面呈三角排列,所述第一定位销轴(21)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凸块(22)和第二定位凸块(23)的中轴线上,且所述第一定位销轴(21)远离所述第二定位座(3)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减震支架的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夹具(4)还包括第一底座(42)、第一驱动杆(43)、第一连杆(44)、第一横向连接部(45)和第一纵向连接部(46),所述第一横向连接部(45)的后端与所述第一纵向连接部(46)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纵向连接部(4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压块(41)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43)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底座(42)后,与所述第一横向连接部(45)的前端枢接,所述第一连杆(4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向连接部(45)的中间位置以及第一底座(42)枢接,所述第一驱动杆(43)向上运动,带动所述第一压块(41)向下翻转并水平压在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杆(43)向下运动,带动所述第一压块(41)向上翻转脱离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减震支架的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块(41)水平压在支架上时,所述第一连杆(44)与所述第一驱动杆(43)均为纵向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减震支架的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杆(43)为驱动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减震支架的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气缸(7),所述支撑气缸(7)的尾部罩壳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气缸(7)的活塞杆向上延伸并支撑在支架的右侧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减震支架的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座(3)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有第三定位凸块(32)和第四定位凸块(33),所述第三定位凸块(32)、所述第四定位凸块(33)和第二定位销轴(31)于第二定位座(3)的上表面呈三角排列,所述第二定位销轴(31)远离所述第一定位座(2)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减震支架的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夹具(5)还包括第二底座(52)、第二驱动杆(53)、第二连杆(54)、第二横向连接部(55)和第二纵向连接部(56),所述第二横向连接部(55)的前端与所述第二纵向连接部(56)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向连接部(56)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压块(51)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53)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二底座(52)后,其顶端与所述第二横向连接部(55)的后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杆(5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横向连接部(55)的中间位置以及第二底座(52)枢接,所述第二驱动杆(53)向上运动,带动所述第二压块(51)水平压在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杆(53)向下运动,带动所述第二压块(51)向上翻转脱离支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减震支架的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第一定位座(2)、第二定位座(3)、第一定位夹具(4)和第二定位夹具(5),所述第一定位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销轴(21),所述第二定位座(3)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轴(31),所述第一定位夹具(4)包括第一压块(41),所述第一压块(41)能够翻转至所述第一定位座(2)的上方与所述第一定位座(2)配合夹持支架的前端,所述第二定位夹具(5)包括第二压块(51),所述第二压块(51)能够翻转至所述第二定位座(3)的上方与所述第二定位座(3)配合夹持支架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减震支架的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座(2)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有第一定位凸块(22)和第二定位凸块(23),所述第一定位凸块(22)、所述第二定位凸块(23)和第一定位销轴(21)于第一定位座(2)的上表面呈三角排列,所述第一定位销轴(21)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凸块(22)和第二定位凸块(23)的中轴线上,且所述第一定位销轴(21)远离所述第二定位座(3)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减震支架的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夹具(4)还包括第一底座(42)、第一驱动杆(43)、第一连杆(44)、第一横向连接部(45)和第一纵向连接部(46),所述第一横向连接部(45)的后端与所述第一纵向连接部(46)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纵向连接部(4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压块(41)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43)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底座(42)后,与所述第一横向连接部(45)的前端枢接,所述第一连杆(4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向连接部(45)的中间位置以及第一底座(42)枢接,所述第一驱动杆(43)向上运动,带动所述第一压块(41)向下翻转并水平压在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杆(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丹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凯江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