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印制电子的催化型导电颗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240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印制电子的催化型导电颗粒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先将预处理后的纳米级碳粉在助剂的作用下分散在溶液中,然后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在碳粉表面均匀的镀覆上催化型金属,然后通过离心分离得到产品。本方法制备颗粒为金属包覆的碳粒,质量非常轻,对比价格价高和质量较大的纳米纯银或纳米纯铜颗粒,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具有化学镀催化能力,易于在其表面实现二次化学镀处理;颗粒形状为均匀统一的球形,直径<100纳米,适合于印制电子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催化型导电颗粒的制备技术。
技术介绍
适用于印制电子的导电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是近几年导电油墨领域很热的研究 方向。人们试图采用物理和化学的加工手段获得纳米级铜和银的导电纳米金属颗粒,用来 生产导电油墨印制电子电路。但是由于纳米银价格昂贵,导致纳米银导电油墨生产成本过高,限制其应用;而纳 米铜容易发生氧化,加工印制电子过程中需要抗氧化保护,导致工艺复杂,稳定性差,也限 制其推广应用。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将导电性能良好且性质稳定的价廉金属负载在纳米碳粉表面, 制成催化型导电微小颗粒。获得的微小颗粒具有颗粒度小、可导电及化学镀催化活性, 可使用与专用打印机使用,并且易于在其表面进行二次化学镀处理镀上导电性能优良 的金属。专利CN200710065911.2报道了一种碳纳米管镀金制备导电胶的方法,专利 CN200610112780.4报道了一种石墨粉表面镀银制备导电胶的方法,由于碳管形状为管状, 天然石墨粉易形成片状颗粒,跟本专利技术的球形微小颗粒有明显区别,并且这些方法采用的 是常规搅拌方式,颗粒分散不均勻,与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方法有明显区别。曹鼎等(超声处理 化学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印制电子的催化型导电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纳米级碳粉进行预处理;(2)将预处理后的纳米级碳粉在助剂的作用下分散在溶液中;(3)在分散后的纳米级碳粉表面进行化学镀处理,离心分离完成制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国峰郭燕芬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