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刀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191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0: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刀库,包括框架,所述框架顶部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前端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外表面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刀仓。本技术通过固定孔将固定座固定在指定区域,人们将各种规格的刀头事先插接到刀仓的内腔,通过外置控制器开启第一伺服电机工作,第一伺服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转盘转动调节,达到了自动化程度高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换刀刀库不具备自动化程度高的功能,需要人工参与换刀作业,不仅增加了人们的工作强度,还由于换刀繁琐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具体为一种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刀库


技术介绍

1、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数控机床都会配备有换刀刀库,而市面上的换刀刀库自动化程度不高,从而严重影响加工进度。

2、如技术(授权公告号:cn209565855u)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换刀刀库,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端面通过固定槽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安装座上端面的后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刀夹安装座,所述刀夹安装座的上端面均匀布置有刀夹,所述刀夹的中部设置有刀柄。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而现有的换刀刀库不具备自动化程度高的功能,需要人工参与换刀作业,不仅增加了人们的工作强度,还由于换刀繁琐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刀库。


技术实现思路

1、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技术的刀库的特征在于,具备:自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刀库,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顶部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前端所述固定板(5)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1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1)的输出端设置有转杆(2),所述转杆(2)外表面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转盘(4),所述转盘(4)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刀仓(3),所述框架(1)右端的内表面开设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内腔的中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块(14),所述框架(1)正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2),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设置有丝杆(13),所述丝杆(13)与活动块(14)螺纹连接,所述活动块(14)的顶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刀库,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顶部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前端所述固定板(5)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1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1)的输出端设置有转杆(2),所述转杆(2)外表面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转盘(4),所述转盘(4)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刀仓(3),所述框架(1)右端的内表面开设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内腔的中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块(14),所述框架(1)正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2),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设置有丝杆(13),所述丝杆(13)与活动块(14)螺纹连接,所述活动块(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盒(7),所述电机盒(7)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16),所述第三伺服电机(16)的输出端设置有壳体(6),所述壳体(6)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9),所述电动伸缩杆(19)的左侧设置有框体(20),所述框体(20)内表面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志玲孔祥智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