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内腔螺母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内腔螺母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137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内腔螺母装配装置,属于自动化装配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翻转机构,翻转机构上设置有拧紧机构,翻转机构用于伸入腔体零件内部并带动所述拧紧机构翻转,拧紧机构用于配合所述腔体零件内的螺母;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设置于所述腔体零件顶部开口上,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翻转机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通过第一传送带组件与所述拧紧机构相连并用于带动所述拧紧机构旋转以拆装所述螺母,所述驱动机构通过第二传送带组件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翻转机构翻转以调节所述拧紧机构的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在零件内部狭小空间内难以进行装配螺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装配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内腔螺母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各种零件装配生产领域,可能存在需要对零部件内腔进行螺栓螺母的装配工作,如果内腔入口小、进深大,人工无法通过手动进行拆装螺母的操作,或者装配难度大,装配效率低。

2、例如在航空发动机重要零部件高压转子内腔螺母装配的过程中,由于需要拧紧的螺母处于小入口和大进深的发动机转子内部狭小封闭的空间内,通用工具及普通工装无法对螺母进行拧紧装配,人工也难以进行盲操作拆装螺母,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内腔螺母装配装置,以解决在零件内部狭小空间内难以装配螺母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腔螺母装配装置,包括:

3、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上设置有拧紧机构,所述翻转机构用于伸入腔体零件内部并带动所述拧紧机构翻转,所述拧紧机构用于配合所述腔体零件内的螺母;

4、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设置于所述腔体零件顶部开口上,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翻转机构升降,

5、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通过第一传送带组件与所述拧紧机构相连并用于带动所述拧紧机构旋转以拆装所述螺母,所述驱动机构通过第二传送带组件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翻转机构翻转以调节所述拧紧机构的角度。

6、进一步地,所述内腔螺母装配装置还包括支撑定位机构,所述支撑定位机构用于对接所述腔体零件的顶部开口并将所述升降机构进行支撑。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用于对接所述腔体零件的顶部开口同时将所述升降机构进行支撑,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四周阵列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伸出于限位槽外延伸至所述通孔处并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于抵接所述腔体零件的顶部开口的内壁并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驱使所述定位板的通孔相对所述腔体零件的顶部开口同轴。

8、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贯穿设置有至少一根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底端与所述定位板相连;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定位板之间通过至少一根调节柱相连,所述调节柱上设置有外螺纹,调节柱上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位于所述安装板下方并将所述安装板进行支撑。

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涡轮蜗杆组件,所述电机通过第一传送带组件与所述拧紧机构相连,所述涡轮蜗杆组件包括安装框、设置于安装框内相互配合的涡轮与蜗杆,所述蜗杆一端伸出于所述安装框并连接有摇柄;所述涡轮蜗杆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涡轮的转轴上的主动轮和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的传动轮,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件分别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传动轮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翻转板,所述翻转板上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一锥齿轮配合,第一锥齿轮的转轴上设置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一传送带组件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转轴一端贯穿所述翻转板并连接有链轮组件,所述链轮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拧紧机构旋转。

1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安装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支板与可转动的第二支板,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分别与所述翻转板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板上贯穿设置有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的转轴一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二传送带组件与所述涡轮转轴上的主动轮相连;所述第一支板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安装架的第一侧板上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贯穿所述弧形槽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链轮组件包括多组依次相连的链轮组,各链轮组的从动轴一端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拧紧机构可拆卸地与任一链轮组的从动轴的安装槽配合进行安装。

14、进一步地,所述拧紧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活动的卡板,卡板通过弹簧与所述套筒内壁相连,所述卡板顶端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套筒顶端相连。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6、本专利技术针对小入口和大进深的零件内部狭小封闭空间内的螺母安装问题,通过采用在翻转机构上设置拧紧机构,翻转机构竖直未翻转状态下通过升降机构带动进入零件内腔,随后驱动机构通过第二传送带组件带动翻转机构翻转并将拧紧机构与零件内腔的螺母配合,随即驱动机构通过第一传送带组件带动拧紧机构进行旋转,即可实现对螺母的拆装工作。本专利技术装置可适应各种零件内部狭小空间螺母拆装工作,以解决人手不方便伸入零件内部,或进深过大难以通过手工进行拆装螺母的问题,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拧紧机构旋转,可快速完成螺母的拆卸或安装。

17、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腔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腔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螺母装配装置还包括支撑定位机构(300),所述支撑定位机构(300)用于对接所述腔体零件(400)的顶部开口并支撑所述升降机构(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腔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定位机构(300)包括定位板(301),所述定位板(301)用于对接所述腔体零件(400)的顶部开口同时支撑所述升降机构(200),所述定位板(301)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四周阵列开设有多个限位槽(302),所述限位槽(302)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伸出于限位槽(302)外且延伸至所述通孔处并连接有限位板(303),所述限位板(303)用于抵接所述腔体零件(400)的顶部开口的内壁并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驱使所述定位板(301)的通孔相对所述腔体零件(400)的顶部开口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腔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00)包括安装板(201),所述安装板(201)上穿设有至少一根导向柱(202),所述导向柱(202)底端与所述定位板(301)相连;所述安装板(201)与所述定位板(301)之间通过至少一根调节柱(204)相连,所述调节柱(204)上设置有外螺纹,调节柱(204)上设置有调节螺母(203),所述调节螺母(203)位于所述安装板(201)下方并支撑所述安装板(2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腔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00)包括电机(103)和涡轮蜗杆组件,所述电机(103)通过第一传送带组件与所述拧紧机构(700)相连,所述涡轮蜗杆组件包括安装框(101)、设置于安装框(101)内相互配合的涡轮(108)与蜗杆(107),所述蜗杆(107)一端伸出于所述安装框(101)并连接有摇柄(102);所述涡轮蜗杆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涡轮(108)的转轴上的主动轮和与所述翻转机构(600)连接的传动轮,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件分别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传动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腔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600)包括安装架(611),所述安装架(611)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翻转板(607),所述翻转板(607)上设置有第二锥齿轮(605),第二锥齿轮(605)与所述安装架(611)上的第一锥齿轮(604)配合,第一锥齿轮(604)的转轴上设置有第二传动轮(612),所述第二传动轮(612)通过第一传送带组件与所述电机(103)相连;所述第二锥齿轮(605)的转轴一端贯穿所述翻转板(607)并连接有链轮组件(608),所述链轮组件(608)用于驱动所述拧紧机构(700)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腔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61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支板(601)与可转动的第二支板(606),第一支板(601)和第二支板(606)分别与所述翻转板(60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内腔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板(601)上贯穿设置有调节齿轮(610),所述调节齿轮(610)的转轴一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轮(602),所述第一传动轮(602)通过第二传送带组件与所述涡轮(108)转轴上的主动轮相连;所述第一支板(601)上开设有弧形槽(603),所述安装架(611)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穿设于所述弧形槽(603)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腔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组件(608)包括多组依次相连的链轮组,各链轮组的从动轴(609)一端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拧紧机构(700)可拆卸地与任一链轮组的从动轴(609)的安装槽配合进行安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内腔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拧紧机构(700)包括套筒(701),所述套筒(701)内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活动的卡板(702),卡板(702)通过弹簧与所述套筒(701)内壁相连,所述卡板(702)顶端设置有弹性件(703),所述弹性件(703)另一端与所述套筒(701)顶端相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腔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腔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螺母装配装置还包括支撑定位机构(300),所述支撑定位机构(300)用于对接所述腔体零件(400)的顶部开口并支撑所述升降机构(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腔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定位机构(300)包括定位板(301),所述定位板(301)用于对接所述腔体零件(400)的顶部开口同时支撑所述升降机构(200),所述定位板(301)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四周阵列开设有多个限位槽(302),所述限位槽(302)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伸出于限位槽(302)外且延伸至所述通孔处并连接有限位板(303),所述限位板(303)用于抵接所述腔体零件(400)的顶部开口的内壁并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驱使所述定位板(301)的通孔相对所述腔体零件(400)的顶部开口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腔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00)包括安装板(201),所述安装板(201)上穿设有至少一根导向柱(202),所述导向柱(202)底端与所述定位板(301)相连;所述安装板(201)与所述定位板(301)之间通过至少一根调节柱(204)相连,所述调节柱(204)上设置有外螺纹,调节柱(204)上设置有调节螺母(203),所述调节螺母(203)位于所述安装板(201)下方并支撑所述安装板(2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腔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00)包括电机(103)和涡轮蜗杆组件,所述电机(103)通过第一传送带组件与所述拧紧机构(700)相连,所述涡轮蜗杆组件包括安装框(101)、设置于安装框(101)内相互配合的涡轮(108)与蜗杆(107),所述蜗杆(107)一端伸出于所述安装框(101)并连接有摇柄(102);所述涡轮蜗杆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涡轮(108)的转轴上的主动轮和与所述翻转机构(600)连接的传动轮,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件分别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守方李春英孙涛智绪旺李展前曹满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