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集成式冷却器及其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集成式冷却器及其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0597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冷却器及其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集成式冷却器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有第一冷却器本体和第二冷却器本体,第一冷却器本体上设置有冷媒入口、冷媒出口和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中间连接口,第二冷却器本体上设置有第二中间连接口、第一冷却液出口、第二冷却液入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第二中间连接口和第一中间连接口之间通过中间管道连接;第一冷却器本体内设置有相互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通道和第二热交换通道,第二冷却器本体内设置有相互热交换的第三热交换通道和第四热交换通道,该冷却器及热管理系统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冷媒、电池冷却和电机电控冷却的组合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热能管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冷却器及其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的新能源的汽车上由于改变了汽车的驱动行驶,将传动的发动机更换了由电池驱动的电机,因此,对于电机、电池和车内的空调都需要进行热管理,而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的由于电池冷却和电机电控的冷却温度段不一样,电池冷却需要的冷却液温度在10-25℃的范围,而电机电控冷却需要的冷却液温度在30-50℃的范围,因此目前的热管理系统中,电机电控的冷却一般都是采用单独的冷却系统,其中电机电控的冷却主要包括电机冷却板、循环泵、蓄水箱、散热器及配套的风扇以及循环管路,蓄水箱内的冷却液通过循环泵循环运行,经过散热器和风扇进行散热冷却后,而冷却液温度降低而后流经电机冷却板,将电机电控中的热量带走。由于电机的冷却液温度不用太低,所以直接采用风冷散热即可,这种热管理系统对车内空间要求比较高,需要有尺寸较大的蓄水箱才能满足循环散热的要求,同时还需要额外的散热器和风扇,整体的成本也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成式冷却器,该集成式冷却器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冷媒、电池冷却和电机电控冷却的组合要求。

2、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使用了上述的集成式冷却器,从而能够将汽车空调、电池冷却和电机电控冷却进行了结合,这样省去了原本电机电控冷却的蓄水箱、散热器和风扇,提高了热管理的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空间和成本。

>3、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冷却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第一冷却器本体和第二冷却器本体,所述第一冷却器本体上设置有冷媒入口、冷媒出口和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中间连接口,所述第二冷却器本体上设置有第二中间连接口、第一冷却液出口、第二冷却液入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二中间连接口和第一中间连接口之间通过中间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器本体内设置有相互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通道和第二热交换通道,所述第一热交换通道与所述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联通,所述第二热交换通道与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中间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器本体内设置有相互热交换的第三热交换通道和第四热交换通道,所述第三热交换通道与所述第二中间连接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联通,所述第四热交换通道与第二冷却液入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连通。

4、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冷却器本体和第二冷却器本体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冷却器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板式换热器主体,所述第一热交换通道和第二热交换通道均设置于板式换热器主体内。

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位于第一冷却器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中间连接口位于第一冷却器本体的另一侧且靠近第二冷却器本体;所述第二中间连接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设置于第二冷却器本体的一侧且靠近第一冷却器本体,所述第二冷却液入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设置于第二冷却器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分别位于同一端。

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安装板为一块整体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安装孔。

7、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安装板包括两块分体式的安装板本体,所述第一冷却器本体和第二冷却器本体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安装板本体上,每块安装板本体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安装孔。

8、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由于集成式冷却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第一冷却器本体和第二冷却器本体,所述第一冷却器本体上设置有冷媒入口、冷媒出口和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中间连接口,所述第二冷却器本体上设置有第二中间连接口、第一冷却液出口、第二冷却液入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二中间连接口和第一中间连接口之间通过中间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器本体内设置有相互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通道和第二热交换通道,所述第一热交换通道与所述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联通,所述第二热交换通道与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中间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器本体内设置有相互热交换的第三热交换通道和第四热交换通道,所述第三热交换通道与所述第二中间连接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联通,所述第四热交换通道与第二冷却液入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连通,因此,在使用时,集成式冷却器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连接于汽车空调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连接于电池冷却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二冷却液入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连接于电机电控冷却循环系统中,这样当电池需要冷却时可以启动汽车空调循环系统,利用汽车空调循环系统中的冷媒与电池冷却液在第一冷却器本体中进行热交换,使电池冷却液的温度下降,而后电池冷却液循环到第二冷却器本体后再对电池进行冷却,而若电机此时也需要冷却,只需要启动电机电控冷却循环系统,电机冷却液液循环到第二冷却器本体中与电池冷却液进行热交换,由于电池冷却的温度比较低,电池冷却液与电机冷却液会产生一个温差,从而完成对电机冷却液的冷却,满足电机电控的冷却要求,该热管理系统能够省略了蓄水箱、散热器和风扇,减少了体积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9、又由于所述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位于第一冷却器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中间连接口位于第一冷却器本体的另一侧且靠近第二冷却器本体;所述第二中间连接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设置于第二冷却器本体的一侧且靠近第一冷却器本体,所述第二冷却液入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设置于第二冷却器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分别位于同一端,采用这种布置形式后,可以更好的方便冷却器的管路连接。

10、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使用了上述的集成式冷却器,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汽车空调循环系统、电池冷却循环系统和电机电控冷却循环系统,集成式冷却器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连接于汽车空调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连接于电池冷却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二冷却液入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连接于电机电控冷却循环系统中。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汽车空调循环系统包括冷媒循环管路,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上按照冷媒的循环路线顺次设置有冷媒压缩机、空调冷凝器、冷媒干燥器、第一冷媒控制阀、车内蒸发器,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还包括冷媒分循环管道,所述冷媒分循环管道的一端连接于冷媒干燥器的和第一冷媒控制阀之间,所述冷媒分循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车内蒸发器和冷媒压缩机之间,所述集成式冷却器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连接于冷媒分循环管道上,所述冷媒分循环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冷媒控制阀。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电池冷却液循环管路,所述电池冷却液循环管路上按照电池冷却液循环路线依次安装有电池冷却液循环泵、电池冷却液缓存箱、电池冷却板、对电池冷却液进行加热的电池加热器,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连接于所述电池冷却液循环管路中。

13、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电机电控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电机冷却液循环管路,所述电机冷却液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第一冷却器本体和第二冷却器本体,所述第一冷却器本体上设置有冷媒入口、冷媒出口和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中间连接口,所述第二冷却器本体上设置有第二中间连接口、第一冷却液出口、第二冷却液入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二中间连接口和第一中间连接口之间通过中间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器本体内设置有相互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通道和第二热交换通道,所述第一热交换通道与所述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联通,所述第二热交换通道与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中间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器本体内设置有相互热交换的第三热交换通道和第四热交换通道,所述第三热交换通道与所述第二中间连接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联通,所述第四热交换通道与第二冷却液入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器本体和第二冷却器本体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冷却器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板式换热器主体,所述第一热交换通道和第二热交换通道均设置于板式换热器主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位于第一冷却器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中间连接口位于第一冷却器本体的另一侧且靠近第二冷却器本体;所述第二中间连接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设置于第二冷却器本体的一侧且靠近第一冷却器本体,所述第二冷却液入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设置于第二冷却器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分别位于同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为一块整体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安装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包括两块分体式的安装板本体,所述第一冷却器本体和第二冷却器本体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安装板本体上,每块安装板本体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安装孔。

6.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热管理系统使用了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中的集成式冷却器,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汽车空调循环系统、电池冷却循环系统和电机电控冷却循环系统,集成式冷却器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连接于汽车空调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连接于电池冷却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二冷却液入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连接于电机电控冷却循环系统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空调循环系统包括冷媒循环管路,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上按照冷媒的循环路线顺次设置有冷媒压缩机、空调冷凝器、冷媒干燥器、第一冷媒控制阀、车内蒸发器,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还包括冷媒分循环管道,所述冷媒分循环管道的一端连接于冷媒干燥器的和第一冷媒控制阀之间,所述冷媒分循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车内蒸发器和冷媒压缩机之间,所述集成式冷却器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连接于冷媒分循环管道上,所述冷媒分循环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冷媒控制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电池冷却液循环管路,所述电池冷却液循环管路上按照电池冷却液循环路线依次安装有电池冷却液循环泵、电池冷却液缓存箱、电池冷却板、对电池冷却液进行加热的电池加热器,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连接于所述电池冷却液循环管路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电控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电机冷却液循环管路,所述电机冷却液循环管路上按照电机冷却液循环路线依次安装有电机冷却液循环泵、电机冷却液缓存箱、电机冷却板,所述第二冷却液入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连接于所述电机冷却液循环管路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第一冷却器本体和第二冷却器本体,所述第一冷却器本体上设置有冷媒入口、冷媒出口和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中间连接口,所述第二冷却器本体上设置有第二中间连接口、第一冷却液出口、第二冷却液入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二中间连接口和第一中间连接口之间通过中间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器本体内设置有相互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通道和第二热交换通道,所述第一热交换通道与所述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联通,所述第二热交换通道与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中间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器本体内设置有相互热交换的第三热交换通道和第四热交换通道,所述第三热交换通道与所述第二中间连接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联通,所述第四热交换通道与第二冷却液入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器本体和第二冷却器本体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冷却器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板式换热器主体,所述第一热交换通道和第二热交换通道均设置于板式换热器主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位于第一冷却器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中间连接口位于第一冷却器本体的另一侧且靠近第二冷却器本体;所述第二中间连接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设置于第二冷却器本体的一侧且靠近第一冷却器本体,所述第二冷却液入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设置于第二冷却器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分别位于同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为一块整体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安装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包括两块分体式的安装板本体,所述第一冷却器本体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自力黄锋吕青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赛克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