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拇指用仿生义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49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16
本申请公开一种拇指用仿生义指包括腕部固定组件、掌骨驱动组件和拇指组件;所述掌骨驱动组件包括掌骨驱动件和支撑件,所述掌骨驱动件近端可转动地连接到腕部固定组件上,所述掌骨驱动件远端同拇指组件的近端可转动连接;所述拇指组件包括指根指节、指尖指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仅通过残缺指根驱动,即可以很大程度上模拟人体手指的弯曲和伸展运动,达到自然仿生的效果。而且整体结构简单,具有可靠性高、成本可控等优点,同时也可以便捷地实现个人定制。在具体的结构设计上,通过掌骨驱动组件的设置,可以充分发挥第一掌骨在拇指功能中的作用,在实现拇指功能的同时降低义肢使用对残留指节地带来的疲劳,可以显著的提升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假肢,具体为一种拇指用仿生义指


技术介绍

1、目前,对于失去部分手指的残疾人士,特别是只残留手指指根部分的患者来说,一般是佩戴美容义指,美容义指直接套在残留的手指指根上起装饰作用,没有运动功能,不能像自然手指弯曲、动作。手指缺失导致其抓取物体不稳或不能抓住物体,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美容义指对此基本无改善作用。目前也有能辅助残疾人士进行动作的义指,但大多存在价格较高、定制周期较长等问题,而且一般其结构也较为复杂。

2、该问题在拇指残疾中更为突出,首先拇指相对于其他手指其所承担的功能更多,拇指的功能大概占的全手功能的50%以上,拇指缺失会严重影响手部的功能,不能实现手部捏、握、抓、持等动作。在结构上,拇指同其他手指存在明显的差异,仅包括有两节指骨,第一掌骨在拇指功能实现中所占比重加大,目前针对残留手指的拇指的仿生义指往往无法充分发挥第一掌骨的功能,不利于整体功能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拇指用仿生义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拇指用仿生义指,包括腕部固定组件、掌骨驱动组件和拇指组件;所述掌骨驱动组件包括掌骨驱动件和设置在掌骨驱动件远端下方的支撑件,所述掌骨驱动件近端可转动地连接到腕部固定组件上,所述掌骨驱动件远端同拇指组件的近端可转动连接;所述拇指组件包括指根指节、指尖指节;所述指根指节包括两个指根驱动件、一个指根套,所述指根套可拆卸或可滑动固定到一个指根驱动件上,所述指根套同指根指节、指尖指节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重合,两个所述指根驱动件的近端分别铰接到所述掌骨驱动件的远端,两个所述指根驱动件的远端分别铰接到所述指尖指节的近端。

3、优选地,所述掌骨驱动件近端同腕部固定组件构成转动副或球面副。

4、优选地,所述掌骨驱动件远端设置有沿掌骨方向的长槽孔,支撑件通过螺栓结构穿过长槽孔同掌骨驱动件可活动连接。

5、优选地,所述掌骨驱动件包括第一掌骨驱动件、第二掌骨驱动件、连接螺栓,所述第一掌骨驱动件近端可转动地连接到腕部固定组件上,所述第一掌骨驱动件远端设置有沿掌骨方向的长槽孔,所述第二掌骨驱动件近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栓穿过第二掌骨驱动件近端的连接孔、第一掌骨驱动件远端的长槽孔同支撑件连接。

6、优选地,所述指根第一驱动件、指根第二驱动件并向排列,远端向下弯曲;所述指根第二驱动件设置有供指根第一驱动件从其中心线穿过的开孔结构;所述指根套可拆卸或可滑动固定到指根第二驱动件。

7、优选地,所述指尖指节近端设置有两个铰接孔,上下布置,分别为指尖近端上孔,指尖近端下孔;所述掌骨驱动件远端设置有两个铰接孔,前后布置,分别为前孔、后孔;所述指根第一驱动件的远端铰接孔铰接到指尖指节近端下孔,近端铰接孔铰接到掌骨驱动件前孔;所述指根第二驱动件的远端铰接孔铰接到指尖指节近端上孔,近端铰接孔铰接到掌骨驱动件后孔。

8、优选地,所述指根第二驱动件包括有远端t形单杆部、近端h形双杆部,所述指根第一驱动件远端穿过近端h形双杆部远端开口处向下弯曲,所述远端t形单杆部固定在近端h形双杆部远端,向下弯曲,所述远端t形单杆部、近端h形双杆部、指根第一驱动件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重合。

9、优选地,所述指根第一驱动件、指根第二驱动件远端插入到所述指尖指节近端铰接孔处的开口进行铰接。

10、本技术所涉及的仿生义指不需要外接供能(电源等),仅通过残缺指根驱动,即可以很大程度上模拟人体手指的弯曲和伸展运动,达到自然仿生的效果。而且整体结构简单,具有可靠性高、成本可控等优点,同时也可以便捷地实现个人定制。

11、在具体的结构设计上,通过掌骨驱动组件的设置,可以充分发挥第一掌骨在拇指功能中的作用,在实现拇指功能的同时降低义肢使用对残留指节地带来的疲劳,可以显著的提升使用舒适性。

12、为使本技术构思和其他目的、优点、特征及作用能更清楚易懂,将在下文具体实施方式中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出详细展开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拇指用仿生义指,其特征在于,包括腕部固定组件、掌骨驱动组件和拇指组件;所述掌骨驱动组件包括掌骨驱动件和设置在掌骨驱动件远端下方的支撑件,所述掌骨驱动件近端可转动地连接到腕部固定组件上,所述掌骨驱动件远端同拇指组件的近端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拇指用仿生义指,其特征在于,所述掌骨驱动件同腕部固定组件构成转动副或球面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拇指用仿生义指,其特征在于,所述掌骨驱动件远端设置有沿掌骨方向的长槽孔,支撑件通过螺栓结构穿过长槽孔同掌骨驱动件可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拇指用仿生义指,其特征在于,所述掌骨驱动件包括第一掌骨驱动件、第二掌骨驱动件、连接螺栓,所述第一掌骨驱动件近端可转动地连接到腕部固定组件上,所述第一掌骨驱动件远端设置有沿掌骨方向的长槽孔,所述第二掌骨驱动件近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栓穿过第二掌骨驱动件近端的连接孔、第一掌骨驱动件远端的长槽孔同支撑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拇指用仿生义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根第一驱动件、指根第二驱动件并向排列,远端向下弯曲;所述指根第二驱动件设置有供指根第一驱动件从其中心线穿过的开孔结构;所述指根套可拆卸或可滑动固定到指根第二驱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任一条所述的拇指用仿生义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尖指节近端设置有两个铰接孔,上下布置,分别为指尖近端上孔,指尖近端下孔;所述掌骨驱动件远端设置有两个铰接孔,前后布置,分别为前孔、后孔;所述指根第一驱动件的远端铰接孔铰接到指尖指节近端下孔,近端铰接孔铰接到掌骨驱动件前孔;所述指根第二驱动件的远端铰接孔铰接到指尖指节近端上孔,近端铰接孔铰接到掌骨驱动件后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拇指用仿生义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根第二驱动件包括有远端T形单杆部、近端H形双杆部,所述指根第一驱动件远端穿过近端H形双杆部远端开口处向下弯曲,所述远端T形单杆部固定在近端H形双杆部远端,向下弯曲,所述远端T形单杆部、近端H形双杆部、指根第一驱动件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拇指用仿生义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根第一驱动件、指根第二驱动件远端插入到所述指尖指节近端铰接孔处的开口进行铰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拇指用仿生义指,其特征在于,包括腕部固定组件、掌骨驱动组件和拇指组件;所述掌骨驱动组件包括掌骨驱动件和设置在掌骨驱动件远端下方的支撑件,所述掌骨驱动件近端可转动地连接到腕部固定组件上,所述掌骨驱动件远端同拇指组件的近端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拇指用仿生义指,其特征在于,所述掌骨驱动件同腕部固定组件构成转动副或球面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拇指用仿生义指,其特征在于,所述掌骨驱动件远端设置有沿掌骨方向的长槽孔,支撑件通过螺栓结构穿过长槽孔同掌骨驱动件可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拇指用仿生义指,其特征在于,所述掌骨驱动件包括第一掌骨驱动件、第二掌骨驱动件、连接螺栓,所述第一掌骨驱动件近端可转动地连接到腕部固定组件上,所述第一掌骨驱动件远端设置有沿掌骨方向的长槽孔,所述第二掌骨驱动件近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栓穿过第二掌骨驱动件近端的连接孔、第一掌骨驱动件远端的长槽孔同支撑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拇指用仿生义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根第一驱动件、指根第二驱动件并向排列,远端向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红
申请(专利权)人:盐木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