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049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及方法。包括供油箱(1)、吸油口(5)和浮子阀(6);所述供油箱(1)包括供油舱(2)、缓冲舱(3)和隔板(4);所述供油箱(1)通过隔板(4)分为供油舱(2)和缓冲舱(3),供油舱(2)和缓冲舱(3)通过隔板(4)上部空间连通;缓冲舱(3)侧边入口作为整个供油箱入口(7),所述吸油口(5)位于供油舱(2)内,所述浮子阀(6)位于缓冲舱(3)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满足飞机负过载状态下的供油要求,抗负过载时间长,并且不会增加飞机不可用燃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机燃油系统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飞机在某些机动飞行和突发状况下可能进入负过载飞行,如急速进入俯冲,水平飞行时遭遇下降气流等,此时飞机的法向过载小于零,燃油箱内的燃油会漂浮起来,使供油泵的吸油口露出油面,导致油泵吸入空气,有可能造成供油中断,导致发动机工作异常甚至停车,对飞机飞行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这就要求飞机燃油系统要具有负过载供油能力,保证飞机在负过载状态下,供油系统依旧能够持续稳定地向发动机供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及方法。本专利技术能够满足飞机负过载状态下的供油要求,抗负过载时间长,并且不会增加飞机不可用燃油量。

2、技术方案。一种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包括供油箱、吸油口和浮子阀;所述供油箱包括供油舱、缓冲舱和隔板;所述供油箱通过隔板分为供油舱和缓冲舱,供油舱和缓冲舱通过隔板上部空间连通;缓冲舱侧边入口作为整个供油箱入口,所述吸油口位于供油舱内,所述浮子阀位于缓冲舱顶部。

3、前述的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中,所述吸油口与供油舱壁板连接处密封。

4、前述的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中,隔板上部空间面积与所述吸油口流通面积匹配。

5、前述的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中,浮子浮起时,浮子阀打开,浮子落下时,浮子阀关闭。

6、前述的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中,所述缓冲舱朝供油箱入口处呈收敛结构,供油箱入口流通面积与吸油口流通面积匹配。

7、前述的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中,所述供油箱的上壁板由供油舱逐渐向缓冲舱抬升。

8、一种如前所述的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的供油方法,正常飞行状态下,当油位高度低于浮子阀后,浮子落下使浮子阀关闭,供油箱仅能通过供油箱入口抽吸燃油,由于供油箱入口紧贴油箱底部,因此可以保证不可用燃油量不会增加。

9、前述的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的供油方法中,当飞机处于负过载状态下时,油箱内的空气向油箱底部积聚,使供油箱入口暴露在空气当中,此时浮子阀在负过载的作用下浮子落下使浮子阀处于关闭状态,供油箱入口进入供油箱内的空气同样积聚在供油箱的底部,受隔板的阻拦,空气仅会积聚在缓冲舱的底部,不会进入到供油舱内影响供油,同时,缓冲舱内的燃油依旧能够通过隔板上部通道进入到供油舱内像发动机供油。当飞机恢复正常状态后,浮子阀在油液浮力下浮起打开,积聚在缓冲舱底部的空气向上部运动,在隔板的阻拦和供油箱上壁板的阻拦下,通过打开的浮子阀向油箱外部排出。

1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油箱内部设置一个抗负过载供油箱,供油箱内部有一个隔板将供油箱分为两个舱室:供油舱和缓冲舱,供油舱和缓冲舱通过隔板顶部空间相连通,缓冲舱侧壁板有一收敛型的入口作为整个供油箱的吸口。燃油泵的吸油口单独设置在供油舱内,缓冲舱顶部设置有一个浮子阀,当飞机处于负过载状态下时,浮子向油箱底部运动,浮子阀关闭,缓冲舱内的燃油通过隔板上部空间进入供油箱,为发动机供油,空气通过供油箱入口进入供油箱后在负过载的作用下向缓冲舱底部运动,不会影响供油舱内的燃油供给。飞机正常飞行时,当油箱油面低于浮子阀时,浮子阀关闭,使供油箱内保持满油状态;当油箱油面高于浮子阀时,浮子阀打开,将加油过程中进入供油箱内的空气排出。该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实施,工作可靠,维护方便,能够满足飞机负过载状态下的供油要求,抗负过载时间长,并且不会增加飞机不可用燃油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油箱(1)、吸油口(5)和浮子阀(6);所述供油箱(1)包括供油舱(2)、缓冲舱(3)和隔板(4);所述供油箱(1)通过隔板(4)分为供油舱(2)和缓冲舱(3),供油舱(2)和缓冲舱(3)通过隔板(4)上部空间连通;缓冲舱(3)侧边入口作为整个供油箱入口(7),所述吸油口(5)位于供油舱(2)内,所述浮子阀(6)位于缓冲舱(3)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口(5)与供油舱(2)壁板连接处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隔板(4)上部空间面积与所述吸油口(5)流通面积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浮子浮起时,浮子阀(6)打开,浮子落下时,浮子阀(6)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舱(3)朝供油箱入口(7)处呈收敛结构,供油箱入口(7)流通面积与吸油口(5)流通面积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箱(1)的上壁板由供油舱(2)逐渐向缓冲舱(3)抬升。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的供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正常飞行状态下,当油位高度低于浮子阀(6)后,浮子落下使浮子阀(6)关闭,供油箱(1)仅能通过供油箱入口(7)抽吸燃油,由于供油箱入口(7)紧贴油箱底部,因此可以保证不可用燃油量不会增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的供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飞机处于负过载状态下时,油箱内的空气向油箱底部积聚,使供油箱入口(7)暴露在空气当中,此时浮子阀(6)在负过载的作用下浮子落下使浮子阀(6)处于关闭状态,供油箱入口(7)进入供油箱(1)内的空气同样积聚在供油箱(1)的底部,受隔板(4)的阻拦,空气仅会积聚在缓冲舱(3)的底部,不会进入到供油舱(2)内影响供油,同时,缓冲舱(3)内的燃油依旧能够通过隔板(4)上部通道进入到供油舱(2)内像发动机供油。当飞机恢复正常状态后,浮子阀(6)在油液浮力下浮起打开,积聚在缓冲舱(3)底部的空气向上部运动,在隔板(4)的阻拦和供油箱(1)上壁板的阻拦下,通过打开的浮子阀(6)向油箱外部排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油箱(1)、吸油口(5)和浮子阀(6);所述供油箱(1)包括供油舱(2)、缓冲舱(3)和隔板(4);所述供油箱(1)通过隔板(4)分为供油舱(2)和缓冲舱(3),供油舱(2)和缓冲舱(3)通过隔板(4)上部空间连通;缓冲舱(3)侧边入口作为整个供油箱入口(7),所述吸油口(5)位于供油舱(2)内,所述浮子阀(6)位于缓冲舱(3)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口(5)与供油舱(2)壁板连接处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隔板(4)上部空间面积与所述吸油口(5)流通面积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浮子浮起时,浮子阀(6)打开,浮子落下时,浮子阀(6)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舱(3)朝供油箱入口(7)处呈收敛结构,供油箱入口(7)流通面积与吸油口(5)流通面积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运输机负过载供油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王乐游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