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精轧机快速换辊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精轧机快速换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0156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4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精轧机快速换辊方法,其中,所述精轧机快速换辊方法包括换辊准备时序,落上辊时序,抽旧辊时序,推新辊时序,辊缝标定时序,恢复起车时序,其中,在进行精轧机换辊时,先进行机架准备时序,机架准备时序完成后进行落上辊时序,落上辊时序完成后进行抽旧辊时序,抽旧辊时序结束后进行推新辊时序,推新辊时序结束后进行辊缝标定时序,辊缝标定时序结束后进行恢复起车时序,在推新辊时序完成后所述精轧机换辊完成。本申请解决了精轧机换辊过程用时偏长以及手动操作换辊易出现操作失误的问题,本申请通过对精轧机的换辊步骤以及换辊程序进行优化,在保证设备安全的前提下,缩短了精轧机工作辊的换辊时长,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轧钢,特别涉及一种精轧机快速换辊方法


技术介绍

1、热轧薄板生产过程中,精轧机组是生产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成品的各种指标。在现有技术中,精轧机组每天更换工作辊次数约9次~12次,更换工作辊时间需要11分钟/次~12分钟/次,每天换辊时间在2小时左右,并且在换辊恢复过程中时间紧迫,手动切换画面和操作步骤较多,采用手动操作换辊可能会出现操作失误,造成产线废钢和非计划停机事故。

2、基于此,如何采用一种有效的方法来缩短精轧机换辊的时长,避免手动操作换辊导致操作失误,保证带钢稳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轧机快速换辊方法,本申请可以解决精轧机换辊过程用时偏长以及手动操作换辊易出现操作失误的问题,本申请通过对精轧机的换辊步骤以及换辊程序进行优化,在保证设备安全的前提下,缩短了精轧机工作辊的换辊时长,提高了生产效率。

2、具体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精轧机快速换辊方法,所述精轧机快速换辊方法包括换辊准备时序,落上辊时序,抽旧辊时序,推新辊时序,辊缝标定时序,恢复起车时序,其中,

4、在换辊准备时序中,控制所述精轧机的窜辊运动至中间位,控制所述精轧机的hgc缸进行卸荷,再控制所述精轧机进行主轴定位和活套提升,并关闭工作辊冷却水,在活套提升后直接控制入口导卫、出口刮板移出,在所述精轧机进行主轴定位完成之后将所述工作辊切换为平衡模式,并控制入口刮板、出口导卫移出,换辊准备时序结束,进入落上辊时序;

5、在落上辊时序中,控制所述精轧机的上工作辊和上支撑辊下降,并控制上阶梯垫运动至换辊位,再控制所述上工作辊和所述上支撑辊提升,控制所述精轧机的下支撑辊提升,并控制下阶梯垫运动至换辊位,再控制所述下支撑辊下降,然后控制换辊小车由上辊落下位运动至前极限位,并控制下接轴抱紧关闭,控制下工作辊夹紧板打开,之后再控制所述换辊小车移动至上辊落下位,最后控制所述上工作辊落下,落上辊时序结束,进入抽旧辊时序;

6、在抽旧辊时序中,控制上接轴抱紧关闭,上工作辊夹紧板打开,再控制所述换辊小车后退至新旧辊替换位,当所述换辊小车到达所述新旧辊替换位后,控制所述换辊小车松钩,最后控制换辊平台横移至推新辊等待位,抽旧辊时序结束,进入推新辊时序;

7、在推新辊时序中,控制所述换辊小车前进至上辊极限位,依次控制上工作辊夹紧板关闭,上接轴抱紧打开,上工作辊提升,再控制所述换辊小车运动至前极限位,控制下工作辊夹紧板关闭,下接轴抱紧打开,控制换辊小车后退至上辊落下位,再控制所述下支撑辊提升,并控制下阶梯垫运动至工作位,再控制所述下支撑辊下降,控制所述上工作辊和所述上支撑辊下降,然后控制所述上阶梯垫运动至工作位,最后依次控制上辊系平衡提升,入口刮板移入,出口导卫移入,出口刮板移出,入口导卫移入,活套下降,推新辊时序结束,进入辊缝标定时序;

8、在辊缝标定时序中,当控制上辊系平衡提升后,将所述精轧机换辊模式转换为双模式进行,然后所述精轧机进行辊缝标定,控制所述hgc缸进行复位,并将所述精轧机的工作辊辊缝压下至第一辊缝值,控制工作辊冷却水开启,控制所述精轧机起车后,再控制所述hgc缸进行一次调平,使所述hgc缸在所述第一辊缝值的基础上压下预设轧制力,并控制所述一次调平时工作辊两端的轧制力偏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再控制所述hgc缸进行二次调平,使所述hgc缸在所述一次调平的基础上压下至标定轧制力,并控制所述二次调平时工作辊两端的轧制力偏差值小于第二预设值,在所述工作辊辊缝清零后将所述工作辊辊缝打开至第二辊缝值,辊缝标定时序结束,进入恢复起车时序,所述精轧机恢复起车后,所述精轧机换辊完成;

9、其中,所述hgc缸复位后下压至第一辊缝值的速度为第一预设速度,所述hgc缸在所述第一辊缝值的基础上压下预设轧制力的速度为第二预设速度,所述hgc缸在所述一次调平的基础上压下至标定轧制力的速度为第三预设速度,所述第一预设速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速度,所述第二预设速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速度。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精轧机为从左往右依次排列的七架轧机组成的精轧机组。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一辊缝值为4mm。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预设轧制力为1960kn。

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一预设值为350kn。

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二预设值为245kn。

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二辊缝值为6mm。

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一预设速度为2mm/s。

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二预设速度为1mm/s。

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三预设速度为0.3mm/s。

19、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20、本申请可以解决精轧机换辊过程用时偏长以及手动操作换辊易出现操作失误的问题,本申请通过对精轧机的换辊步骤以及换辊程序进行优化,在保证设备安全的前提下,缩短了精轧机工作辊的换辊时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损失,节约了能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轧机快速换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轧机快速换辊方法包括换辊准备时序,落上辊时序,抽旧辊时序,推新辊时序,辊缝标定时序,恢复起车时序,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轧机为从左往右依次排列的七架轧机组成的精轧机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缝值为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轧制力为1960K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为350K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值为245K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辊缝值为6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速度为2mm/s。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速度为1mm/s。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速度为0.3mm/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轧机快速换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轧机快速换辊方法包括换辊准备时序,落上辊时序,抽旧辊时序,推新辊时序,辊缝标定时序,恢复起车时序,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轧机为从左往右依次排列的七架轧机组成的精轧机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缝值为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轧制力为1960k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周政吕进伟吴秀鹏谭志福管宝伟刘波于兴潮赵明明刘松松庞长跃张世豪刘佳磊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