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9730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属于减震块生产技术领域,该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如下步骤,通过搅拌机构以实现减震块原料搅拌,以便于原料充分混合;通过接料机构以实现减震块原料承载,以便于原料塑模;通过驱动机构以实现减震块原料移动,以便于原料进行烘干;通过烘干机构以实现减震块原料烘干,以便于原料脱模;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有的搅拌机构能够对减震块多种原料进行搅拌,使得其能够更好地混合,然后通过注入模具内,并传输至烘干箱内进行烘干脱模,从而完成减震块的制备的一套流程,减少了中间另外运输的时间,不仅方便,而且调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减震块智能化生产,具体涉及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减震块,是一种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弹力的性能,实现受力缓冲功能,避免汽车内部部件因为颠簸的路况而受损,并给驾驶员与乘客提供更为优异乘坐体验的汽车部件,目前市面上的减震块,由于用料较为单一,可能会在低温环境下会因为寒冷的环境导致减震块弹性变差,进而对减震块的弹性造成影响的情况,也可能因为材料的机械性能不足,而对减震块的耐久性产生影响,需要进行改进。

2、经过检索发现,在授权公告号为“cn1 14213727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器用减震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1:按比例准备适量的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聚醚多元醇、抗氧剂、极压抗磨剂和匀泡剂;s2:按配比将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取出并均匀切割成1.53cm体积的小块,放入密炼机中密炼。本专利技术中,该汽车减震器用减震块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减震块能够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进行更为完善的受力缓冲,并通过异戊橡胶的添加,替代天然橡胶,确保弹性的同时提升了该减震块的耐寒性能,并极压抗磨剂与聚醚多元醇的使用,提升了该减震块的耐磨性能与减震寿命通过以上的剂量配比,确保了该减震块在极端环境中均能具有完善的减震性能”。

3、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需要用到多种零件进行对减震块原料的混炼以及后续的烘干,但是上述专利并不具备实际结构来解决问题,同时现有技术中用于混炼以及烘干均事通过不同的设备进行作业,中间对于物料的运输较为繁琐不便,因此,我们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混炼以及烘干均是通过不同的设备进行作业,中间对于物料的运输较为繁琐不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s1:通过搅拌机构以实现减震块原料搅拌,以便于原料充分混合;

5、步骤s2:通过接料机构以实现减震块原料承载,以便于原料塑模;

6、步骤s3:通过驱动机构以实现减震块原料移动,以便于原料进行烘干;

7、步骤s4:通过烘干机构以实现减震块原料烘干,以便于原料脱模。

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步骤s1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

9、混炼桶;

10、支撑部件,与所述混炼桶以实现对混炼桶的支撑;

11、搅拌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混炼桶内;

12、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回形架的顶部,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贯穿至所述混炼桶内与所述搅拌轴的端部固定;

13、搅拌杆,其设有多个,均匀的固定于所述搅拌轴的圆周表面;

14、进料口,设置于所述混炼桶的顶部;

15、进料管,固定于所述混炼桶顶部的进料口处;

16、封口部件,设置于所述进料管内,用于密封所述进料管;

17、下料部件,设置于所述混炼桶的底部,用于控制混炼桶内下料。

1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封口部件包括盖板、两个限位块和两个限位槽,所述进料管的一侧设置有缺口,所述盖板滑动连接于所述进料管的缺口内,两个所述限位槽分别开设于所述进料管的两侧内壁,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限位槽内,且两个所述限位槽分别固定于所述盖板的两侧端。

1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下料部件包括下料管和电控阀门,所述下料管固定于所述混炼桶的底部并与所述混炼桶连通,所述电控阀门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料管上,用于控制所述下料管内的流通。

2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步骤s2中,所述接料机构包括:

21、回形架,位于所述混炼桶的下侧,所述回形架的底部固定有支撑脚;

22、横梁,其设有两个,固定于所述回形架的两侧内壁之间;

23、模具,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横梁的顶部;

24、导向部件,与所述横梁和模具均连接以实现模具能够顺畅的滑动于两个横梁上。

2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固定环和两个支撑板,所述固定环固定于所述混炼桶的圆周表面,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两侧,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回形架的顶部。

2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导向部件包括两个导向槽和两个导向条,两个所述导向槽分别开设于两个所述横梁的顶部,两个所述导向条均固定于所述模具的底部。

2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步骤s3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28、丝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梁的两侧内壁之间;

29、第一电机,固定于所述回形架的一侧端,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贯穿至所述回形架内与所述丝杆的端部固定;

30、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杆的圆周表面;

31、卡槽,开设于所述模具的底部;

32、卡块,固定于所述螺母的顶部并活动嵌入所述卡槽内;

33、限位部件,与所述螺母连接以实现其作直线运动。

3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部件包括两个限位孔和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孔均开设于所述螺母的一侧端,两个所述限位杆均固定于所述回形架的两侧内壁之间,所述螺母通过两个所述限位孔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限位杆的圆周表面上。

3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步骤s4中,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烘干箱和进出口,所述烘干箱固定于所述回形架的顶部一侧,所述进出口开设于所述烘干箱的一侧端,所述进出口与所述模具相匹配。

36、进一步,还包括,在s1的搅拌机构中设置传感器和与之相连的控制器构成自动化控制系统,监测混炼桶4内的搅拌过程,通过神经网络算法根据实时搅拌状态调整搅拌机构的转速和时间,以确保原料充分混合,并根据配方自动调整搅拌参数;具体为:

37、1.1.在混炼桶(4)内部部署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搅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包括搅拌速度、混合物温度、混炼桶内的湿度;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实时采集,形成时间序列的搅拌过程数据;

38、1.2.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归一化处理;

39、1.3.建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将搅拌过程的监测数据作为输入,以期望的混炼效果:物料均匀性、耐磨性、成型与脱模性能,作为输出,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训练,使神经网络能够学习到不同搅拌状态下的最佳参数;

40、输入层:

41、输入数据包括搅拌速度、混合物温度、混炼桶内湿度参数的时序序列;

42、x=[x1,x2,...,xt],其中t表示时间步数;

43、卷积层:

44、使用卷积核来捕捉时序数据中的局部特征,包括不同时间步之间的关系;

45、卷积核的大小为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部件包括盖板(21)、两个限位块(22)和两个限位槽(23),所述进料管(20)的一侧设置有缺口,所述盖板(21)滑动连接于所述进料管(20)的缺口内,两个所述限位槽(23)分别开设于所述进料管(20)的两侧内壁,两个所述限位块(22)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限位槽(23)内,且两个所述限位槽(23)分别固定于所述盖板(21)的两侧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部件包括下料管(24)和电控阀门(25),所述下料管(24)固定于所述混炼桶(4)的底部并与所述混炼桶(4)连通,所述电控阀门(25)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料管(24)上,用于控制所述下料管(24)内的流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接料机构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固定环(5)和两个支撑板(6),所述固定环(5)固定于所述混炼桶(4)的圆周表面,两个所述支撑板(6)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环(5)的外表面两侧,两个所述支撑板(6)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回形架(1)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包括两个导向槽(7)和两个导向条(8),两个所述导向槽(7)分别开设于两个所述横梁(2)的顶部,两个所述导向条(8)均固定于所述模具(3)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包括两个限位孔(15)和限位杆(16),两个所述限位孔(15)均开设于所述螺母(12)的一侧端,两个所述限位杆(16)均固定于所述回形架(1)的两侧内壁之间,所述螺母(12)通过两个所述限位孔(15)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限位杆(16)的圆周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烘干箱(26)和进出口(27),所述烘干箱(26)固定于所述回形架(1)的顶部一侧,所述进出口(27)开设于所述烘干箱(26)的一侧端,所述进出口(27)与所述模具(3)相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S1的搅拌机构中设置传感器和与之相连的控制器构成自动化控制系统,监测混炼桶4内的搅拌过程,通过神经网络算法根据实时搅拌状态调整搅拌机构的转速和时间,以确保原料充分混合,并根据配方自动调整搅拌参数;具体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部件包括盖板(21)、两个限位块(22)和两个限位槽(23),所述进料管(20)的一侧设置有缺口,所述盖板(21)滑动连接于所述进料管(20)的缺口内,两个所述限位槽(23)分别开设于所述进料管(20)的两侧内壁,两个所述限位块(22)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限位槽(23)内,且两个所述限位槽(23)分别固定于所述盖板(21)的两侧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部件包括下料管(24)和电控阀门(25),所述下料管(24)固定于所述混炼桶(4)的底部并与所述混炼桶(4)连通,所述电控阀门(25)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料管(24)上,用于控制所述下料管(24)内的流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接料机构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减震器上用减震块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固定环(5)和两个支撑板(6),所述固定环(5)固定于所述混炼桶(4)的圆周表面,两个所述支撑板(6)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环(5)的外表面两侧,两个所述支撑板(6)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回形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国戴泽天凌霞任凌悦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鑫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