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洁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9337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6:33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清洁的反应釜,由釜体、电机、搅拌轴以及搅拌叶组成,釜体内设置有容纳腔,电机位于釜体上方,搅拌轴的上侧与电机固定连接,还包括刮料板,搅拌轴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与第三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上设置有外螺纹,刮料板呈多边棱柱体设置,第一连接段设置第一限位环,第二连接段位于外螺纹下方设置第二限位环,搅拌叶固定安装于第三连接段且位于第二限位环下方,刮料板与第二连接段螺纹配合,刮料板上贯穿设置有若干的进料槽,各进料槽沿刮料板间隔排列设置。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一种电机启动,搅拌轴转动的同时带动刮料板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釜体内壁残留物进行刮除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反应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洁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1、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其工作原理为通过电机驱动搅拌棍进行转动实现对容器内的物质的混配。

2、通常来说,一个反应釜一般只能用于一种产品的生产,为了保证每一釜产品质量的稳定,不同配方连续生产时每完成一釜产品,都要清釜,而同一配方在连续三釜后才需清釜,但每生产一釜需用溶剂做简单的清洗。

3、由于各反应物料的化学性质各异,而且反应釜整体式结构也很难对反应釜内壁进行干净的清洗,进而导致其内壁残留物会对后续产品的生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提供一种电机启动,搅拌轴转动的同时带动刮料板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釜体内壁残留物进行刮除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反应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由釜体、电机、搅拌轴以及固定于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组成,所述釜体的长度方向沿上下延伸,所述釜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电机位于釜体上方,所述搅拌轴的上侧与电机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料板,所述搅拌轴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与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刮料板呈多边棱柱体设置,所述容纳腔的形状大小与刮料板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外螺纹上方设置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外螺纹下方设置有第二限位环,所述搅拌叶固定安装于第三连接段且位于第二限位环下方,所述刮料板与第二连接段螺纹配合,所述刮料板上贯穿设置有若干的进料槽,各所述进料槽沿刮料板间隔排列设置。

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进料槽包括位于上侧的进料开口,各所述进料开口均沿竖向呈从外朝内的扩口设置。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料板的下端面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的配合件,各所述配合件沿刮料板间隔排列设置,各所述配合件的长度方向沿上下延伸,各所述配合件上均设置有若干的扰流块,各所述扰流块沿配合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扰流块上均设置有第一扰流板与位于第一扰流板下方的第二扰流板,各所述第一扰流板从上到下呈由内朝外的倾斜设置,各所述第二扰流板从下到上呈由内朝外的倾斜设置。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位于相邻配合件之间的连接块与配合环,所述配合环固定安装于第三连接段的周向,各所述连接块均呈开口朝内的弧形设置,各所述连接块与配合环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料板的下端面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的导向块,各导向块沿各所述导向块沿轴向呈从外朝内的锥形设置。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位于刮料板上侧的上刀片,所述上刀片从上到下呈由外朝内的扩口设置。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位于刮料板下侧的下刀片,所述下刀片从上到下呈由内朝外的扩口设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所需混合的物料以及液体加入容纳腔,启动电机,此时随着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搅拌轴,能够实现对容纳腔内的物料以及液体的混合;而当完成物料与液体的混合将其转移除釜体从而对新的物料进行混合之前,需要对釜体内的容纳腔进行清洁,此时启动电机由于搅拌轴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与第三连接段,由于第二连接段上设置有外螺纹,而第一连接段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环,第二连接段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环,呈多边棱柱体的刮料板的形状大小与容纳腔的容纳腔大小相同,因此随着第二连接段的转动,刮料板能够在容纳腔内进行上下的移动从而实现对釜体内壁的刮料,使得位于釜体内壁上的杂质能够从内壁落下从而从釜体内离开,因此挂料板的设置能够为釜体内部的清洁提供便利;而在对位于容纳腔内的物料进行混合的过程中,随着刮料板在第二连接段上的竖向移动,能够对容纳腔内的物流与液体或不同的液体产生干扰使其混合的更加均匀;此外,尽管刮料板的形状大小与容纳腔的形状大小相同,位于物料以及液体能够从各进料槽内通过从而在容纳腔内流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洁的反应釜,由釜体、电机、搅拌轴以及固定于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组成,所述釜体的长度方向沿上下延伸,所述釜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电机位于釜体上方,所述搅拌轴的上侧与电机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料板,所述搅拌轴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与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刮料板呈多边棱柱体设置,所述容纳腔的形状大小与刮料板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外螺纹上方设置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外螺纹下方设置有第二限位环,所述搅拌叶固定安装于第三连接段且位于第二限位环下方,所述刮料板与第二连接段螺纹配合,所述刮料板上贯穿设置有若干的进料槽,各所述进料槽沿刮料板间隔排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进料槽包括位于上侧的进料开口,各所述进料开口均沿竖向呈从外朝内的扩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板的下端面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的配合件,各所述配合件沿刮料板间隔排列设置,各所述配合件的长度方向沿上下延伸,各所述配合件上均设置有若干的扰流块,各所述扰流块沿配合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扰流块上均设置有第一扰流板与位于第一扰流板下方的第二扰流板,各所述第一扰流板从上到下呈由内朝外的倾斜设置,各所述第二扰流板从下到上呈由内朝外的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相邻配合件之间的连接块与配合环,所述配合环固定安装于第三连接段的周向,各所述连接块均呈开口朝内的弧形设置,各所述连接块与配合环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板的下方设置固定安装有若干的导向块,各导向块沿各所述导向块沿轴向呈从外朝内的锥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刮料板上侧的上刀片,所述上刀片从上到下呈由外朝内的扩口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刮料板下侧的下刀片,所述下刀片从上到下呈由内朝外的扩口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洁的反应釜,由釜体、电机、搅拌轴以及固定于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组成,所述釜体的长度方向沿上下延伸,所述釜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电机位于釜体上方,所述搅拌轴的上侧与电机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料板,所述搅拌轴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与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刮料板呈多边棱柱体设置,所述容纳腔的形状大小与刮料板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外螺纹上方设置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外螺纹下方设置有第二限位环,所述搅拌叶固定安装于第三连接段且位于第二限位环下方,所述刮料板与第二连接段螺纹配合,所述刮料板上贯穿设置有若干的进料槽,各所述进料槽沿刮料板间隔排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进料槽包括位于上侧的进料开口,各所述进料开口均沿竖向呈从外朝内的扩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板的下端面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的配合件,各所述配合件沿刮料板间隔排列设置,各所述配合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淼陈建华韩言全叶平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龙湾宏华食品机械设备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