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厢包间结构、车厢结构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9229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6:2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厢包间结构、车厢结构及轨道车辆,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包括包间主体;包间主体内设有第一隔墙,第一隔墙将包间主体分隔为互不连通的两个子包间;每个子包间内具有卫生间区、淋浴区、盥洗区和休息区;休息区内设有床体、行李架及衣柜;子包间对应休息区的两侧墙体上分别设有窗口及包间门。本技术在子包间内设置休息区,用于为单独乘客或以家庭、朋友为单位的乘客使用,提升了乘客乘车的私密性;且子包间内设置卫生间区、淋浴区、盥洗区,提升了乘客乘车的便捷性及舒适性;且相邻的两个子包间通过第一隔墙隔离,隔音效果好,相邻的两个子包间不受谈话、多媒体、敲击、刮擦等噪声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轨道车辆,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厢包间结构、车厢结构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对车厢内装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以提高车厢的档次,满足高端乘客的个性化需求。在一些长途运营的轨道车辆中,设置有卧铺车厢和软卧车厢。对于现有轨道车辆中的软卧车厢,是由间壁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包间,在包间内放置四个床铺,包间的内部布局单一,且包间的隔音效果不佳,私密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厢包间结构、车厢结构及轨道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包间结构内部布局单一,且隔音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厢包间结构,包括包间主体;所述包间主体内设有第一隔墙,所述第一隔墙沿车身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隔墙将所述包间主体分隔为互不连通的两个子包间;

3、每个所述子包间内具有卫生间区、淋浴区、盥洗区和休息区;所述休息区与所述卫生间区、所述淋浴区、所述盥洗区隔离;所述休息区内设有床体、行李架及衣柜;

4、所述子包间对应所述休息区的两侧墙体上分别设有窗口及包间门。

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隔墙包括:

6、钢板;

7、两组横墙,分别位于所述钢板的两侧;每组所述横墙与所述钢板之间设有隔音结构;所述隔音结构与所述横墙贴合设置,所述隔音结构与所述钢板之间存在间距;以及

8、两组软包,分别对应设于两组所述横墙的外侧。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音结构包括贴合设置的第一静音板和阻尼贴片;所述阻尼贴片与所述横墙贴合设置;所述第一静音板与所述钢板之间存在间距。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板的两侧还分别贴合设置有第二静音板;所述第二静音板与所述第一静音板之间存在间距。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静音板的底端与所述子包间的底面之间存在间距,且两个所述第一静音板的底端之间设有u型底座;所述u型底座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阻尼贴片贴合;所述钢板的底端及两个所述第二静音板的底端均设置在所述u型底座上。

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卫生间区、所述淋浴区、所述盥洗区沿车身左右方向并列依次排布。

13、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子包间内设置休息区,休息区用于为单独乘客或以家庭、朋友为单位的乘客使用,提升了乘客乘车的私密性;且子包间内设置卫生间区、淋浴区、盥洗区,提升了乘客乘车的便捷性及舒适性;且相邻的两个子包间通过第一隔墙隔离,隔音效果好,相邻的两个子包间不受谈话、多媒体、敲击、刮擦等噪声的影响。

1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厢结构,包括车厢主体;所述车厢主体内设有第二隔墙,所述第二隔墙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隔墙将所述车厢主体分隔为走廊区和包厢区;所述包厢区沿车身前后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如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车厢包间结构。

15、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隔墙包括内顺墙以及与所述内顺墙间隔设置的外顺墙;所述内顺墙朝向所述外顺墙的侧面设有第三静音板;所述外顺墙朝向所述内顺墙的侧面设有第四静音板;所述第三静音板与所述第四静音板之间存在间距。

16、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顺墙的底端及所述第三静音板的底端与所述车厢主体的底面之间存在间距,且所述内顺墙的底端及所述第三静音板的底端共同设置有矩形框底座。

17、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车厢结构,由于采用了上述车厢包间结构,可提升车厢结构的舒适性、便捷性及私密性,满足乘客的乘车需求。

18、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的车厢结构。

19、本技术提供的轨道车辆,由于采用了上述的车厢结构,可为乘客提供舒适、便捷的乘坐环境,且提升了乘客乘车的私密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厢包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包间主体(1);所述包间主体(1)内设有第一隔墙(2),所述第一隔墙(2)沿车身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隔墙(2)将所述包间主体(1)分隔为互不连通的两个子包间(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包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墙(2)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包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结构(23)包括贴合设置的第一静音板(231)和阻尼贴片(232);所述阻尼贴片(232)与所述横墙(22)贴合设置;所述第一静音板(231)与所述钢板(21)之间存在间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包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21)的两侧还分别贴合设置有第二静音板(211);所述第二静音板(211)与所述第一静音板(231)之间存在间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厢包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音板(231)的底端与所述子包间(10)的底面之间存在间距,且两个所述第一静音板(231)的底端之间设有U型底座(25);所述U型底座(25)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阻尼贴片(232)贴合;所述钢板(21)的底端及两个所述第二静音板(211)的底端均设置在所述U型底座(25)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包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卫生间区(11)、所述淋浴区(12)、所述盥洗区(13)沿车身左右方向并列依次排布。

7.一种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主体;所述车厢主体内设有第二隔墙(4),所述第二隔墙(4)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隔墙(4)将所述车厢主体分隔为走廊区(31)和包厢区(32);所述包厢区(32)沿车身前后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车厢包间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墙(4)包括内顺墙(41)以及与所述内顺墙(41)间隔设置的外顺墙(42);所述内顺墙(41)朝向所述外顺墙(42)的侧面设有第三静音板(43);所述外顺墙(42)朝向所述内顺墙(41)的侧面设有第四静音板(44);所述第三静音板(43)与所述第四静音板(44)之间存在间距。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顺墙(41)的底端及所述第三静音板(43)的底端与所述车厢主体的底面之间存在间距,且所述内顺墙(41)的底端及所述第三静音板(43)的底端共同设置有矩形框底座(45)。

10.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车厢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厢包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包间主体(1);所述包间主体(1)内设有第一隔墙(2),所述第一隔墙(2)沿车身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隔墙(2)将所述包间主体(1)分隔为互不连通的两个子包间(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包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墙(2)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包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结构(23)包括贴合设置的第一静音板(231)和阻尼贴片(232);所述阻尼贴片(232)与所述横墙(22)贴合设置;所述第一静音板(231)与所述钢板(21)之间存在间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包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21)的两侧还分别贴合设置有第二静音板(211);所述第二静音板(211)与所述第一静音板(231)之间存在间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厢包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音板(231)的底端与所述子包间(10)的底面之间存在间距,且两个所述第一静音板(231)的底端之间设有u型底座(25);所述u型底座(25)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阻尼贴片(232)贴合;所述钢板(21)的底端及两个所述第二静音板(211)的底端均设置在所述u型底座(25)上。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小平沈体强陈启梅郑晨晨赵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