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架构架侧梁支撑压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731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架构架侧梁支撑压紧装置,包括X向底板、Y向底板、侧梁支撑模块以及侧梁下压模块,X向底板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上;Y向底板滑动连接于X向底板上;侧梁支撑模块承托于构架的侧梁的下方;侧梁下压模块包括压紧座及下压摆臂。本技术提供的转向架构架侧梁支撑压紧装置,X向底板可带动上部构件X向滑移,Y向底板可带动上部构件Y向滑移,进而使侧梁支撑模块及侧梁下压模块进行水平位置的调节,保证对侧梁有效承托的基础上利用下压摆臂对侧梁的顶面进行压紧,保证了侧梁的有效限位,提高了构架的定位精度和机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构架侧梁定位,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转向架构架侧梁支撑压紧装置


技术介绍

1、转向架在进行机加工时,由于构件尺寸较大,因此在进行定位固定时操作难度较大。传统的采用手工划线以及简单顶紧的方式不仅操作不便,而且难以保证定位尺寸的精准,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通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调整。

2、现有技术中,虽然出现了传感器监测定位以及气动夹紧等自动化方式,但由于构架的规格较多,在进行不同规格的构架的定位时,侧梁定位压紧组件难以根据构架的结构尺寸进行位置调节,影响了构架定位效率,进而影响了整个机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架构架侧梁支撑压紧装置,能够方便地针对不同规格的构架进行位置调整,以准确地压紧构架的侧梁,实现可靠地定位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转向架构架侧梁支撑压紧装置,包括x向底板、y向底板、侧梁支撑模块以及侧梁下压模块,x向底板沿x向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上,x向底板与工装底板之间通过x向推移件相连;y向底板沿y向滑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转向架构架侧梁支撑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X向底板(1)、Y向底板(2)、侧梁(52)支撑模块(3)以及侧梁(52)下压模块(4),X向底板(1)沿X向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上,所述X向底板(1)与工装底板之间通过X向推移件(11)相连;Y向底板(2)沿Y向滑动连接于所述X向底板(1)上,所述Y向底板(2)与所述X向底板(1)之间通过Y向推移件(21)相连;侧梁(52)支撑模块(3)设置于所述Y向底板(2)上、用于承托于构架(5)的侧梁(52)的下方;侧梁(52)下压模块(4)包括设置于所述Y向底板(2)上的压紧座(41)以及铰接于所述压紧座(41)上、且能够竖向摆动以下压转动架侧梁(...

【技术特征摘要】

1.转向架构架侧梁支撑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x向底板(1)、y向底板(2)、侧梁(52)支撑模块(3)以及侧梁(52)下压模块(4),x向底板(1)沿x向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上,所述x向底板(1)与工装底板之间通过x向推移件(11)相连;y向底板(2)沿y向滑动连接于所述x向底板(1)上,所述y向底板(2)与所述x向底板(1)之间通过y向推移件(21)相连;侧梁(52)支撑模块(3)设置于所述y向底板(2)上、用于承托于构架(5)的侧梁(52)的下方;侧梁(52)下压模块(4)包括设置于所述y向底板(2)上的压紧座(41)以及铰接于所述压紧座(41)上、且能够竖向摆动以下压转动架侧梁(52)的下压摆臂(44),所述下压摆臂(44)上连接有下压驱动件(4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构架侧梁支撑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摆臂(44)通过第一连杆(45)与所述压紧座(41)铰接,所述下压摆臂(44)通过第二连杆(46)与所述下压驱动件(42)铰接,所述第一连杆(45)和所述第二连杆(46)之间通过第三连杆(47)相连,所述下压摆臂(44)、所述第一连杆(45)、所述第二连杆(46)以及所述第三连杆(47)围合成四连杆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构架侧梁支撑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驱动件(42)的上端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杆(46)铰接的转轴,所述第三连杆(47)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杆(46)的中部,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转轴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架构架侧梁支撑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摆臂(44)的外伸端转动连接有能够与所述侧梁(52)抵接配合的下压座(43),所述下压座(43)能够竖向摆动以与所述侧梁(52)的顶面接触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构架侧梁支撑压紧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勇李海瑞刘春海刘景才吕海龙甄强郑建科张杨田宝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