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槽及电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9168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6: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镀槽,并公开了具有电镀槽的电镀装置,其中电镀槽包括槽体及出槽辊组件,出槽辊组件设于槽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出槽辊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辊和第一展平辊,第一驱动辊设于槽体内,第一展平辊至少部分位于槽体的上方,第一驱动辊用于与膜料的上表面接触,第一展平辊用于与膜料的下表面接触,膜料能够在第一驱动辊的驱动作用下,通过第一展平辊流出槽体,无需在槽体的内壁上设置出口,膜料不用穿过出口即可流出槽体,能够避免水流冲击膜料,以提高膜料的镀膜质量,从而提高膜料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镀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镀槽及电镀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常规电镀槽的设计中,常在出入槽位置设置溢流口,在电镀槽外的溢流口设置压合辊,以阻挡溢流到槽外的药液,减小药液溢流量,减小循环系统压力。这种方式对溢流量控制有效,但对于薄膜类的膜料来说,将溢流位置和膜料出口设置在同一处,导致流速突然增加,引起水流对膜料的冲击,导致膜料的良品率低。同时,在传动过程中,电镀时产生的气泡积累在膜料下面并被带到电镀槽出口,而介于溢流量不能过大,溢流口较小,无法有效排开气泡,也同样影响膜料质量和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镀槽,能够提高膜料的良品率。

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镀槽的电镀装置。

3、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镀槽,包括槽体及出槽辊组件,所述出槽辊组件设于所述槽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出槽辊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辊和第一展平辊,所述第一驱动辊设于所述槽体内,所述第一展平辊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槽体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辊用于与膜料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一展平辊用于与膜料的下表面接触,以引导膜料流出槽体。

4、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镀槽,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电镀槽电镀膜料时,第一驱动辊与膜料的上表面接触,且绕其轴线转动,第一展平辊至少部分位于槽体的上方,膜料能够在第一驱动辊的驱动作用下,通过第一展平辊流出槽体,无需在槽体的内壁上设置出口,膜料不用穿过出口即可流出槽体,能够避免水流冲击膜料,以提高膜料的镀膜质量,从而提高膜料的良品率。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槽辊组件还包括第一张力辊,所述第一张力辊位于所述槽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张力辊位于所述第一展平辊的斜下方,所述第一张力辊用于与膜料的上表面接触。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槽体的宽度方向的相对的内壁分别设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位于所述槽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展平辊的轴线呈弧形结构。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辊面与所述槽体的内壁的最小间距大于。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入槽辊组件,所述入槽辊组件设于所述槽体的远离所述出槽辊组件的一端,所述入槽辊组件包括第二驱动辊和第二展平辊,所述第二驱动辊设于所述槽体内,所述第二展平辊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槽体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辊用于与膜料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二展平辊用于与膜料的下表面接触,以引导膜料进入槽体。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入槽辊组件还包括第二张力辊,所述第二张力辊位于所述槽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张力辊位于所述第二展平辊的斜下方,所述第二张力辊用于与膜料的上表面接触。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辊与所述第二驱动辊沿水平方向设置。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槽体的宽度方向的内壁设有溢流孔,所述第一驱动辊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溢流孔的下方。

14、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镀装置,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电镀槽。

15、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镀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电镀槽电镀膜料时,第一驱动辊与膜料的上表面接触,且绕其轴线转动,第一展平辊至少部分位于槽体的上方,膜料能够在第一驱动辊的驱动作用下,通过第一展平辊流出槽体,无需在槽体的内壁上设置出口,膜料不用穿过出口即可流出槽体,能够避免水流冲击膜料,以提高膜料的镀膜质量,从而提高膜料的良品率。

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镀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槽辊组件还包括第一张力辊(230),所述第一张力辊(230)位于所述槽体(100)的外侧,所述第一张力辊(230)位于所述第一展平辊(220)的斜下方,所述第一张力辊(230)用于与膜料的上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00)的宽度方向的相对的内壁分别设有接水槽(101),所述接水槽(101)位于所述槽体(10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展平辊(220)的轴线呈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辊(210)的辊面与所述槽体(100)的内壁的最小间距大于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入槽辊组件,所述入槽辊组件设于所述槽体(100)的远离所述出槽辊组件的一端,所述入槽辊组件包括第二驱动辊(310)和第二展平辊(320),所述第二驱动辊(310)设于所述槽体(100)内,所述第二展平辊(32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槽体(100)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辊(310)用于与膜料(400)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二展平辊(320)用于与膜料(400)的下表面接触,以引导膜料(400)进入槽体(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槽辊组件还包括第二张力辊(330),所述第二张力辊(330)位于所述槽体(100)的外侧,所述第二张力辊(330)位于所述第二展平辊(320)的斜下方,所述第二张力辊(330)用于与膜料(400)的上表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辊(210)与所述第二驱动辊(310)沿水平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00)的宽度方向的内壁设有溢流孔(102),所述第一驱动辊(31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溢流孔(102)的下方。

10.一种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镀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槽辊组件还包括第一张力辊(230),所述第一张力辊(230)位于所述槽体(100)的外侧,所述第一张力辊(230)位于所述第一展平辊(220)的斜下方,所述第一张力辊(230)用于与膜料的上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00)的宽度方向的相对的内壁分别设有接水槽(101),所述接水槽(101)位于所述槽体(10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展平辊(220)的轴线呈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辊(210)的辊面与所述槽体(100)的内壁的最小间距大于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入槽辊组件,所述入槽辊组件设于所述槽体(100)的远离所述出槽辊组件的一端,所述入槽辊组件包括第二驱动辊(310)和第二展平辊(320),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应杰雷光才龚庆裴文龙陈海峰陆健张垚磊黄波钱江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启威星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