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8695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5:36
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包括有:竖向设置的壳程筒体,其内部具有相连通的换热腔、位于换热腔上方的气液分离腔,气液分离腔的顶部设有气相出口接管;螺旋缠绕的换热管,沿上下方向设于所述壳程筒体的换热腔内;竖向设置的导流筒,设于壳程筒体之换热腔内、换热管外围的位置,且导流筒下端的周缘与所述壳程筒体的内周壁相贴合,导流筒至少上部的侧周壁与所述壳程筒体的内周壁间隔相对而形成开口朝上的环形腔;所述壳程筒体上位于导流筒下方的位置设有壳程入口接管;所述壳程筒体上对应环形腔下部的位置设有连通环形腔的液相出口接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实现气液分离的同时,又能使得分离后的气相与液相各自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换热器,具体涉及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1、脱甲烷塔再沸器是利用管程介质热能将脱甲烷塔的塔底物料加热、分离,以提高脱甲烷塔中甲烷-氢、乙烯收率,实现甲烷与乙烷及以上轻烃组分的分离。

2、脱甲烷塔塔底再沸器目前多采用的是普通列管式换热器,基于普通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及温差设计缺陷,需要设计多台相并联的列管式换热器,从而使得流程更加复杂,占地面积增加,设备投资成本增加以及安装维护困难;同时还容易带来流量分配不均产生偏流现象,从而影响现场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导致换热不均匀,最终会导致装置产品指标不合格。

3、现有的能实现气液分离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如专利号为201920654173.3的技术专利《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授权公告号为cn209945069u)公开的结构,其包括有壳程筒体、芯体、上管板和上管箱封头,其中壳程筒体竖向设置,其内部具有腔室,腔室包括相连通且上、下分布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内径大于第二腔室的内径,第二腔室的高度根据工艺气体介质的冷凝量设计;壳程入口设置在第一腔室的上部,壳程出口设置在第二腔室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3)具有自其上端的周缘竖直向下延伸的直筒段(31)、自直筒段(31)的下端周缘倾斜向下延伸的锥体段(32),所述锥体段(32)上小下大且其下端周缘即为所述导流筒(3)下端的周缘,所述直筒段(31)、锥体段(32)与所述壳程筒体(1)的内周壁之间形成上述的环形腔(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出口接管(13)对应所述直筒段(31)的下端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筒段(31)在上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3)具有自其上端的周缘竖直向下延伸的直筒段(31)、自直筒段(31)的下端周缘倾斜向下延伸的锥体段(32),所述锥体段(32)上小下大且其下端周缘即为所述导流筒(3)下端的周缘,所述直筒段(31)、锥体段(32)与所述壳程筒体(1)的内周壁之间形成上述的环形腔(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出口接管(13)对应所述直筒段(31)的下端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筒段(31)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锥体段(32)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缠绕管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常宝马慧丽王宇陶江徐伟栋陈福潭黄晓钰
申请(专利权)人:镇海石化建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