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识别电极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8491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信息安全设备领域,用于脑电信息及脑电图检查,特别涉及身份识别电极帽。由电极、液晶显示屏、适配接口、适配架、帽骨架、帽沿、帽边、松紧带组成,帽骨架和帽边上设有电极,帽边的一侧装有适配接口,适配接口通过适配架连接液晶显示屏。该帽体是由帽骨架、帽沿、帽边、松紧带构成普通的网球帽和弹性电极帽综合而来的,身份识别电极帽的脑电信号采集电极是镶嵌在电极帽的帽骨架和帽边上的,采集电极采集可移动式的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刺激信号刺激佩戴者产生脑电信号,通过外接脑电设备适配接口传输给连接该身份识别电极帽的外接脑电信号放大器,在通过脑电身份识别系统完成最终的身份识别过程。(*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信息安全设备领域,用于脑电信息及脑电图检查,特别涉及身份 识别电极帽。
技术介绍
自1985年国际脑电图学会确定10-20国际电极系统以来脑电图技术已经发生了 较大的进展。首先是记录脑电生理信号不仅是自发电活动的脑电图(EEG),还有事件相关 电位(ERPs),记录电极已从最多21导发展为32-256导。传统的方法是将电极放在电极帽 的橡皮筋下,用一个小塑料架压在头皮上,记录眼动的电极单独用橡皮膏贴在脸上,与电极 帽无关。十多年前已出现了弹性电极帽,电极固定在弹性帽子上,不必临时安装电极,只须 将帽子戴好,再调整电极电阻,但记录眼动的电极仍然单独用橡皮膏贴在脸上,与电极帽无 关。传统电极帽虽然应用灵活,便于处理电极电阻的调整,但电极定位不易准确。弹性电极 帽虽然电极相对位置确定,但调整电极电阻较麻烦,事后清理和消毒也较困难。常规脑电图检查所采用的记录电极,一般为桥式柱状银电极,在记录脑电图前,需 要先将电极固定在头皮上,电极固定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脑电图记录的质量。倘若电极固定 不牢,干扰接连不断,这样记录的脑电图无价值可言。能否将电极固定牢靠,关键在于电极 固定帽的制作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身份识别电极帽,由电极[1]、液晶显示屏[2]、适配接口[3]、适配架[4]、帽骨架[5]、帽沿[6]、帽边[7]、松紧带[8]组成,其特征是,帽骨架[5]和帽边[7]上设有电极[1],帽边[7]的一侧装有适配接口[3],适配接口[3]通过适配架[4]连接液晶显示屏[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剑锋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蓝天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