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及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836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包含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及一电流控制组件;发光二极管模块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串,每一个发光二极管串具有一驱动端;电流控制组件具有多个电流平衡端,对应耦接至这些驱动端,以平衡每一个发光二极管串流经的电流大小;其中,电流控制组件根据一模式切换信号,于模式切换信号代表一第一模式时,平衡每一个发光二极管串流经的电流于一第一电流值,在模式切换信号代表一第二模式时,平衡每一个发光二极管串流经的电流于一第二电流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及背光模块,特别涉及一种根据显示器的一 2D/3D切换信号进行模式切换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及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与现有技术的光源相比,发光二极管(LED)具备许多优点,包括工作电压低、效能 高、寿命长、色彩丰富、产生定向光以及不含汞等,能够提供极宽广的色彩以及白光,避免红 外线(IR)或紫外线(UV)辐射的产生。以LED作为光源时,为人所诟病的高成本及散热问 题正快速得到改善,因此发光二极管取代现今的照明光源已成为趋势。在大尺寸IXD显示 器中,用LED背光的比重也不断攀升,带动LED产业大幅成长。IXD显示器现今的趋势为3D显示,尤其在近年来3D电影的推波助澜下,以3D显 示的IXD显示器已逐渐被使用者所接受。但也由于现今的使用需求仍以2D为主,因此,LCD 显示器必须具有显示2D及3D的能力。然而,IXD显示器在2D显示与3D显示时需要对应 不同的亮度显示,而目前的LED驱动控制器虽然大部分具有调光功能,但是并无法满足这 样的需求,也就是在维持2D显示的调光的同时,也能对应2D/3D切换而于3D显示时提供不 同的亮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驱动控制器并无 法随着显示器进行 二维三维切换(two-dimension-three-dimension transform, 2D/3D transform)时,提供不同的亮度,本专利技术利用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来提供发光二极管模块 的电流平衡功能的同时,也同时根据二维三维(2D/3D)切换信号来提供不同的电流流经发 光二极管模块,以达到对应不同的显示模式供发光二极管模块提供不同的显示亮度。同时, 也可以通过控制器根据一调光信号来达到调光的作用。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包含一发光二极管模块 及一电流控制组件。发光二极管模块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串,每一个发光二极管串具有一 驱动端。电流控制组件具有多个电流平衡端,对应耦接至这些驱动端,以平衡每一个发光二 极管串流经的电流大小。其中,电流控制组件根据一模式切换信号,于模式切换信号代表一 第一模式时,平衡每一个发光二极管串流经的电流于一第一电流值,于模式切换信号代表 一第二模式时,平衡每一个发光二极管串流经的电流于一第二电流值。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了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发光二极管模块、一转换电路、一电流控制 组件以及一控制器。转换电路耦接一输入电源,以根据一控制信号将输入电源的电力转换 成一输出电压以驱动发光二极管模块。电流控制组件耦接发光二极管模块,以平衡流经发 光二极管模块中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大小。控制器接收代表输出电压的一电压反馈信号以稳 定输出电压的电压值,并根据一调光信号以调整发光二极管模块的亮度。其中,电流控制组 件根据一模式切换信号,于模式切换信号代表一第一模式时,控制流经发光二极管模块的电流大小于一第一电流值,于模式切换信号代表一第二模式时,控制流经发光二极管模块 的电流大小于一第二电流值。以上的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皆为示范性质,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 要求范围。而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与优点,将在后续的说明与附图加以阐述。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电流控制组件电路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参考电压产生器电路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背光模块的电路方块图。附图标记说明转换电路340;发光二极管模块50、350 ;电流控制组件60、360 ;第一晶体管开关61,161,272 误差放大器62、162、273;第二晶体管开关63、163、263;电流控制单元65、165 ;电阻调变单位66 ;电流镜271;第一检测单元Rrl、274;第二检测单元Rr2 ;参考电阻1 1、1 2、1 3、1 4;阻抗单元Rr3 ;电压箝制单元380 ;控制器C0N;电流检测信号Va ;分压信号Vb ;模式切换信号Ssw ;驱动电压VDDH ;电源电压VDDL、VCC;输入电源Vin;输出电源Vout;电流调变单位166;电压反馈信号FB ;电流检测信号IFB;调光信号DIM ;电流平衡端D1 Dn、Dx ;参考电压信号Vr。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见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示意图。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包 含了一发光二极管模块50以及一电流控制组件60。发光二极管模块50具有多个发光二 极管串,多个发光二极管串的一端彼此耦接至一驱动电压VDDH以接收电力,而每一个发光 二极管串具有一驱动端。电流控制组件60具有多个电流控制单元65,多个电流控制单元 65各自具有对应的电流平衡端Dl Dn,对应耦接至发光二极管模块50中多个发光二极管 串的多个驱动端,以使多个发光二极管串流经约略相同的驱动电流。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 电流控制单元65包含一第一晶体管开关61、一误差放大器62以及一电阻调变单位66,其 中电阻调变单位66包含一第二晶体管开关63、一第一检测单元Rrl以及一第二检测单元 Rr2。第一晶体管开关61的一第一端作为电流平衡,第一晶体管开关61的一第二端通过第 一检测单元Rri耦接地并产生一电流检测信号ira,其中电流检测信号ira的准位高低代 表流经对应的电流平衡端Dl Dn的电流大小,即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大小。第二 晶体管开关63的一第一端与第一晶体管开关61的第二端耦接,其第二端通过第二检测单 元Rr2耦接地。误差放大器62于同相输入端接收一参考电压信号Vr,于反相输入端接收电 流检测信号IFB,于输出端耦接第一晶体管开关61的一控制端,以据此达到反馈补偿的作 用而控制第一晶体管开关61的导通情况,使参考电压信号Vr等于电流检测信号Ira的准 位,即对应发光二极管串的电流大小稳定于一电流值。第二晶体管开关63根据一模式切换 信号Ssw控制第一检测单元Rrl以及第二检测单元Rr2电性连接与否,在此模式切换信号 Ssw可以是控制显示器进行2D模式/3D模式切换的一 2D/3D切换信号。当模式切换信号 Ssw代表一第一模式,例如为高准位时,第二晶体管开关63导通,第二检测单元Rr2及第 一检测单元Rrl并联使其等效电阻值较低,此时第一晶体管开关61会稳定流过较大的电流 使电流检测信号IFB的准位等于参考电压信号Vr。当模式切换信号Ssw代表一第二模式, 例如为低准位时,第二晶体管开关63截止,检测电流由第一检测单元Rrl产生,此时第一 晶体管开关61会流过较小的电流使电流检测信号Ira的准位仍等于参考电压信号Vr。上 述的实施例中,每一个电流控制单元65均接收相同的参考电压信号Vr,使每一个发光二极 管串流经的电流几乎相同。因此,如上所述,电阻调变单位66的等效阻值会根据模式切换 信号Ssw所代表的模式进行调变,使电流平衡端Dl Dn的电流大小会随模式切换信号Ssw 所代表的模式来改变。请参见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流控制组件的电路示意图。电流控 制单元165包含一第一晶体管开关161、一第一检测单元Rrl、一误差放大器162以及一电 流调变单位166。第一晶体管开关161的一端作为电流平衡端Dx以耦接对应发光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串,每一该多个发光二极管串具有一驱动端;以及一电流控制组件,具有多个电流平衡端,该些电流平衡端对应耦接至该些驱动端,以平衡每一该多个发光二极管串流经的电流大小;其中该电流控制组件根据一模式切换信号,于该模式切换信号代表一第一模式时,平衡每一该多个发光二极管串流经的电流于一第一电流值,于该模式切换信号代表一第二模式时,平衡每一该多个发光二极管串流经的电流于一第二电流值。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维良王政雄徐献松
申请(专利权)人:登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