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寄生虫检测,尤其涉及一种鉴定简单异尖线虫/派氏异尖线虫的rpa-lfd引物探针组及其试剂盒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异尖线虫是一类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其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海域,可感染多种海洋鱼类且自然感染率普遍较高。中国沿海的带鱼、小黄鱼、大黄鱼、鲭鱼、鲟鱼和金线鱼等均为异尖线虫感染的主要对象,部分鱼类的感染超过90%。此外,异尖线虫还可感染人工养殖的真鲷、黑鲷和美国红鱼等。异尖线虫不仅影响鱼类产品的贸易和经济价值,还大大增加了食用者的感染风险,甚至能对渔业工人及水产养殖者等接触者造成过敏,异尖线虫已被列为我国禁止入境的二类寄生虫。
2、异尖线虫在鱼体内的存在容易被误食后导致异尖线虫病,异尖线虫病最早于1960年在荷兰发现,主要是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活的异尖线虫iii期幼虫的鱼类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可导致急腹症和过敏等症状。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导致人体出现不同感染病状,异尖线虫侵入人体后可以导致肠壁组织直接损伤,常引起嗜酸性肉芽肿等症状,还会发生异位现象造成更大伤害,出现胃部的嗜酸性肉芽肿或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鉴定简单异尖线虫/派氏异尖线虫的RPA-LFD引物探针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引物PEFF3、下游引物PEFR1G及探针PEFT1,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探针组在制备鉴定简单异尖线虫/派氏异尖线虫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3.一种鉴定简单异尖线虫/派氏异尖线虫的RPA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中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游引物PEFF3、下游引物PEFR1G及探针PEFT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PA试剂盒在鉴定简单异尖线虫/派氏异尖线虫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鉴定简单异尖线虫/派氏异尖线虫的rpa-lfd引物探针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引物peff3、下游引物pefr1g及探针peft1,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探针组在制备鉴定简单异尖线虫/派氏异尖线虫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明,金幸生,管峰,夏慧丽,徐爱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