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
,具体涉及一种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接枝共 聚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核-壳结构聚(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简写为ASA)接枝共聚物,具有与 聚(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简写为ABS)接枝共聚物相同的结构。在组成上,是以具有 饱和结构的聚丙烯酸酯橡胶代替不饱和结构聚丁二烯橡胶,其余组分相同。由于聚(丙烯 酸丁酯_苯乙烯_丙烯腈)接枝共聚物的橡胶相为饱和结构,不含残留双键,橡胶相氢解离 能高达380KJ/mol,只能在300nm以下波长的高能光下解离(太阳光线中不存在)。因此, 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化学性,可长期使用。作为改性剂,可与SAN、PVC、PC等塑料树脂制备 合金,作为建筑用塑料制品、电器材料、汽车的安全材料等。ASA橡胶相 ABS树脂的橡胶相 聚(丙烯酸丁酯_苯乙烯_丙烯腈ASA)接枝聚合物的研究可追溯到最早使用 丙烯酸丁酯橡胶改性(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1960 年,Monsanto公司使用丙烯酸丁酯和丙烯腈的共聚物作为抗冲改性剂来改性SAN树脂 (J. Herbig, I. 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涉及核层、交联剂、壳层、乳化剂和引发剂,所述核层为交联的丙烯酸酯类,交联剂为具有交联功能的单体,壳层为具有塑料性能的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方法进行合成,其步骤为: 第1步在通有N2的反应器中,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去离子水、乳化剂、核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壳单体,核/壳质量比控制在60∶40~90∶10以内,乳液固含量控制在50%(wt%)以内; 第2步将反应体系升温至反应温度,在反应温度下,保持6~8小时; 第3步反应结束后,用去离子水稀释,加热到85~90℃,用1~2%氯化钙水溶液进行破乳,搅拌,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润雄,李荣勋,李超芹,丁乃秀,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