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卸快捷的钻夹头及与其配合的电机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105 阅读:5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实现与电机轴快速连接且连接可靠、结构简单的装卸快捷的钻夹头,以及一种与前述装卸快捷的钻夹头配合的电机轴。它包括钻体,自钻体的后端向钻体内延伸设有轴向的电机轴孔,钻体的后部还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中设有针对电机轴的可活动的限位部件,钻体的后部还设有定位部件和可转动的控制套,控制套内壁设有与定位部件配合的定位凹槽和与限位部件配合而使其前进和供其后退的结构,电机轴孔中沿电机轴孔的轴向设有能与电机轴连接的扭力传递柱。电机轴设有与所述限位部件配合的限位凹槽以及与所述扭力传递柱连接的构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钻夹头能与配套的电机轴实现快速连接和拆卸,并且,在连接结构简单的同时,使得电机轴与钻夹头的扭力传递更加可靠,能提高钻夹头的切削力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夹头,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机械加工设备及电动工具例如 钻床、电钻上的钻夹头,本技术还涉及一种与钻夹头配合的电机轴。
技术介绍
钻夹头,比如手紧钻夹头和扳手钻夹头,都包括钻体,倾斜的夹爪、与夹爪螺纹配 合的螺母,通过转动螺母,使得夹爪夹紧或松脱钻具。钻体的后部设有与电机轴配合的连 接孔,电机轴与连接孔一般采用螺纹连接,因此,在将钻夹头安装到电机轴的操作时不太方 便,需要耗费相当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与电机轴快速连接且连接可 靠、结构简单的装卸快捷的钻夹头。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钻体,自钻 体的后端向钻体内延伸设有轴向的电机轴孔,钻体的后部还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中设有针 对电机轴的可活动的限位部件,钻体的后部还设有定位部件,所述钻夹头在钻体的后部设 有可转动的控制套,所述控制套内壁设有与定位部件配合的定位凹槽,控制套内壁还设有 与所述限位部件配合而使其前进和供其后退的结构,所述电机轴孔中沿电机轴孔的轴向设 有能与电机轴连接的扭力传递柱。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前述装卸快捷的钻夹头配 合的电机轴。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设有与所述限位部件配合的限位凹槽 以及与所述扭力传递柱连接的构型。由于采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提供的钻夹头能与配套的电 机轴实现快速连接和拆卸,并且,在连接结构简单的同时,使得电机轴与钻夹头的扭力传递 更加可靠,能提高钻夹头的切削力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实施例的半剖视图,示出本实施例钻夹头和电机轴的主 要内部结构和外形。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实施例的主要结构爆炸图,示出钻夹头和电机轴的零部 件形状和安装顺序。图3为电机轴被轴向锁定时,图1中沿A-A的剖视图。图4为钻夹头脱出电机轴后,图1中沿A-A的剖视图。图5a为本技术所提供实施例安装扭力传递柱的钻体剖视图。图5b为图5a的B-B剖视图。图6为电机轴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包括钻体1,自钻体的后端向钻体内延伸设有轴向的电机轴 孔15,钻体的后部还设有限位孔12,限位孔中设有针对电机轴的可活动的限位部件。所述 限位部件包括分别处于两端的钢珠51以及处于中间的顶柱52,这样,能够减小电机轴退出 时的阻力。钻体的后部还设有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为钢珠54,它设置在钻体后部的定位 孔13中,由弹簧53支撑。所述钻夹头在钻体的后部设有可转动的控制套,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钻夹头的后套 4作为控制套,后套被卡圈6定位在钻体后部的表面,附图标号14为钻体后端与卡圈配合的槽。所述控制套内壁设有与定位部件钢珠54配合的定位凹槽42和421,定位凹槽42 为对应电机轴被轴向锁定时的定位凹槽,定位凹槽421为对应电机轴脱出时的定位凹槽。 控制套内壁还设有与所述限位部件配合而使其前进和供其后退的结构,所述结构为供限位 部件后退时的让位凹槽41和嵌在后套内壁的将限位部件向电机轴的方向顶的嵌件49。所 述后套内壁设有后套转动限位键43,钻体后部设有与限位键配合的转位透空槽16。通过限 位键43与转位透空槽16端壁的配合,起到后套转动限位和提示后套转动到位的作用。所述电机轴孔中沿电机轴孔15的轴向设有能与电机轴连接的扭力传递柱3。所述 扭力传递柱的外表面与电机轴7配合连接,所述扭力传递柱3与电机轴连接孔之间具有供 电机轴插入的环形空间17。所述扭力传递柱呈台阶状,其上部31为扭力输入部分呈六棱柱 形,其下部为扭力输出部分呈圆柱形,所述下部较上部粗,所述钻体在电机轴孔的内侧设有 与扭力传递柱连接的、输入扭力的定位孔11,定位孔11与扭力传递柱的扭力输出部分过盈 配合连接。本实施例以手紧钻夹头为例,附图标号2为操作钻夹头螺母的外套,附图标号91 为螺母,附图标号92为螺母的限位圈,附图标号93为装在钻体前端的端帽,附图标号94为 夹爪,附图标号81为螺母后方的轴承钢珠,附图标号82圈件,圈件82设有参与自锁配合的 弹簧片83,螺母的表面具有与弹簧片进行自锁配合带动的齿圈95。本技术所提供的电机轴7设有与所述限位部件配合的限位凹槽71以及与所 述扭力传递柱连接的构型72。所述电机轴设有与钻夹头的后端配合的限位环73,以防止过 度插入而损坏电机轴和钻夹头内部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构型72为与扭力输入部分31 及环形空间17配合的外部为圆柱内部为六方孔的连接头。在本技术中,所述电机轴包括电机本身自带的输出轴以及能够向钻夹头输出 电机动力的连接在电机上的轴件。当需要将钻夹头安装到电机轴上时,转动后套,使钢珠54在弹簧的作用下落入定 位槽421中,此时,外端的钢珠51对准退位凹槽41,将钻夹头插入电机轴,构型72插入环 形空间17中与扭力传递柱连接,形成传递扭力配合,然后转动后套直至限位键43碰到转位 透空槽16的壁,受后套内表面嵌件49的作用,内端的钢珠51被推入电机轴的限位凹槽71 中,此时,钢珠54落入定位槽42中确保后套所处位置的稳定,从而快速方便地完成钻夹头 于电机轴的连接操作。当需将钻夹头从电机轴上拆卸时,反向转动控制套直至限位键43碰 到转位透空槽16的另一端的壁,此时,钢珠54在弹簧的作用下落入定位槽421中,外端的钢珠51对准退位凹槽41,当拔出钻夹头时,内端的钢珠51受挤压,顶柱52、外端的钢珠51 依次而行,外端的钢珠51自动退入退位凹槽41,从而使得钻夹头被快速方便地从电机轴上 拆卸。权利要求一种装卸快捷的钻夹头,包括钻体,自钻体的后端向钻体内延伸设有轴向的电机轴孔,钻体的后部还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中设有针对电机轴的可活动的限位部件,钻体的后部还设有定位部件,所述钻夹头在钻体的后部设有可转动的控制套,所述控制套内壁设有与定位部件配合的定位凹槽,控制套内壁还设有与所述限位部件配合而使其前进和供其后退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孔中沿电机轴孔的轴向设有能与电机轴连接的扭力传递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装卸快捷的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传递柱的外 表面与电机轴配合连接,所述扭力传递柱与电机轴连接孔之间具有供电机轴插入的环形空 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装卸快捷的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传递柱呈台阶 状,其上部为扭力输入部分,其下部为扭力输出部分,所述下部较上部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与装卸快捷的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传递柱的扭力 输入部分呈六棱柱形,其扭力输出部分呈圆柱形。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与装卸快捷的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在电 机轴孔的内侧设有与扭力传递柱连接的、输入扭力的定位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装卸快捷的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分别 处于两端的钢珠以及处于中间的顶柱。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装卸快捷的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与限位部件配合而 使其前进和供其后退的结构为供限位部件后退时的让位凹槽和嵌在后套内壁的将限位部 件向电机轴的方向顶的嵌件。8.一种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快捷的钻夹头配合的电机轴,其特征在于它设有与所 述限位部件配合的限位凹槽以及与所述扭力传递柱连接的构型。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与装卸快捷的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华赵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