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肠道菌群取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045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2: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胃肠道菌群取样设备,涉及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活动连接有顶盖,且壳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内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一端活动贯穿壳体底部并延伸至外侧,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活动连接有卡块。本技术在对胃肠道菌群进行检测时,可以把放置病人粪便放在试管里,融合把试管放进设置在卡块上的试管框内,拧动盖体使其与卡块螺纹连接,启动电机带动转轴旋转,从而卡块在转轴上进行旋转,当固定杆在第一滑槽遇到凸块时带动卡块在卡槽内上下活动,有利于使得病人粪便和试管内溶解充分融合,且螺纹连接的盖体有利于对试剂管进行固定,避免试剂管的掉落,从而影响对胃肠道菌群的取样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取样设备,具体为一种胃肠道菌群取样设备


技术介绍

1、胃肠道菌群,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歧杆菌、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还能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必需氨基酸,如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等,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同时还能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一旦缺少会引起多种疾病。

2、目前在对胃肠道菌群取样时,通常时依靠面签蘸取病人的粪便进行取样后放置在试管内,拧上试管该用力摇晃使得棉签上的粪便与试管内溶剂相融合,便于检测,但目前使其充分融合通过震动进行的,使其融合的不够充分,且在融合的过程中,试剂管容易从顶部掉落,影响对胃肠道菌群的取样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胃肠道菌群取样设备,以解决在对胃肠道菌群进行检测时,目前装置对病人粪便和试管内的溶剂进行融合的不够充分,且试剂管容易掉落,从而影响对胃肠道菌群取样检测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胃肠道菌群取样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肠道菌群取样设备,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活动连接有顶盖(2),且壳体(1)为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转轴(9),且转轴(9)一端活动贯穿壳体(1)底部并延伸至外侧,所述转轴(9)上设置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内活动连接有卡块(11),且卡块(11)上设置有若干个试剂框(14),所述卡块(11)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18),所述壳体(1)内底部设置有第一滑槽(25),所述第一滑槽(25)内设置有若干个凸块(19),且滚轮(18)在第一滑槽(25)内运动,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一圈橡胶垫(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肠道菌群取样设备,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活动连接有顶盖(2),且壳体(1)为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转轴(9),且转轴(9)一端活动贯穿壳体(1)底部并延伸至外侧,所述转轴(9)上设置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内活动连接有卡块(11),且卡块(11)上设置有若干个试剂框(14),所述卡块(11)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18),所述壳体(1)内底部设置有第一滑槽(25),所述第一滑槽(25)内设置有若干个凸块(19),且滚轮(18)在第一滑槽(25)内运动,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一圈橡胶垫(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道菌群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消音箱(4),所述消音箱(4)固定连接有一对连接杆(5),且连接杆(5)中间设置有固定环(6),所述固定环(6)内设置有电机(8),且固定环(6)和电机(8)之间设置有橡胶圈(7),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寒梅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百合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