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1610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包括外壳、负压管、外管、挤压管、输送管、弹簧柱、弹簧、小球、阻挡结构和单向输送结构,所述外壳内部设有负压管,所述负压管后端设有外管,所述外管内部设有挤压管,所述挤压管前端插接右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前端设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前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前端设有小球,所述外管同挤压管之间设有阻挡结构,所述输送管外部设有单向输送结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无需电力;更加便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是指一种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


技术介绍

1、目前医院主张伤口湿性愈合,伤口湿性愈合是指伤口局部的湿润,不会形成结痂。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护理时创造接近生理状态的湿性愈合环境,就有利于肉芽的生长,便于皮肤细胞的分裂,从而促使伤口的完整愈合,但是当患者的伤口渗出液较多时,对伤口的渗出液采用的是一边冲洗伤口,一边吸引渗出液。

2、公开号cn216417911u所述的一种医用负压吸引器,包括负压机,负压机的侧壁上具有第一口和第二口,第一口用于产生负压,第二口用于检测气压值;引流容器,引流容器具有容置空间、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口通过第一孔和容置空间连通;第一管,第一管的第一端设在第二孔上,且与容置空间连通,第一管的第二端与伤口连通;第二管,第二管的第一端与第二口连通,第二管的第二端与伤口连通,通过负压机产生压强差,从而将伤口处的积液吸取出来。

3、但现有技术仍旧存在缺陷:

4、1、现有技术所采用的负压吸引器使用负压机,使得整体的重量较大,不便携带,导致患者只能在限定可以使用该中负压吸引器的场所接受治疗,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开设有空腔(2),所述外壳(1)外部下端后侧固定连接有把手(3),所述空腔(2)内部前端插接有负压管(4),所述负压管(4)后端于空腔(2)内部固定连接有外管(5),所述外管(5)内部设置有挤压管(6),所述外管(5)同挤压管(6)之间设置有阻挡结构(7),所述挤压管(6)内部前侧插接有输送管(8),所述输送管(8)外部设置有单向输送结构(9),所述输送管(8)外部前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柱(10),所述弹簧柱(10)前端插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前端固定连接有配合负压管(4)使用的小球(12),所述挤压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开设有空腔(2),所述外壳(1)外部下端后侧固定连接有把手(3),所述空腔(2)内部前端插接有负压管(4),所述负压管(4)后端于空腔(2)内部固定连接有外管(5),所述外管(5)内部设置有挤压管(6),所述外管(5)同挤压管(6)之间设置有阻挡结构(7),所述挤压管(6)内部前侧插接有输送管(8),所述输送管(8)外部设置有单向输送结构(9),所述输送管(8)外部前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柱(10),所述弹簧柱(10)前端插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前端固定连接有配合负压管(4)使用的小球(12),所述挤压管(6)外部后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3),所述空腔(2)内部后端通过开设有配合出气管(13)使用的出气孔(14)同外壳(1)的外部贯通连接,所述出气管(13)外部下端前侧固定连接有铰支座(15),所述外壳(1)外部下端通过开设有拨动孔(16)同空腔(2)内部贯通连接,所述铰支座(15)下端转动连接有配合拨动孔(16)使用的拨动杆(17),所述拨动杆(17)下端固定连接有拨动块(18),所述拨动杆(17)中部转动连接有配合拨动孔(16)使用的活动块(19),所述活动块(19)同拨动孔(16)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寒梅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百合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