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径确认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896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扩径确认用工具,能够简便地确认扩径部是否形成得合适。用于确认位于固定地脚螺栓的固定孔(14)纵深部的扩径部(16)是否形成得合适的扩径确认用工具(10),具有:可动部(22)、按压部(26)及操作部(28),其中,可动部(22)构成为,至少一部分能够在固定孔(14)内部对应于扩径部(16)的位置沿固定孔(14)的径向往返移动;按压部(26)通过按压可动部(22),使可动部(22)的至少一部分在扩径部(16)内侧的空间(S)移动;操作部(28)配置在固定孔(14)的外部,输入用于按压可动部(22)的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扩径确认用工具,用于在固定地脚螺栓的固定孔的纵深部形成扩 径部时确认该扩径部是否形成得合适。
技术介绍
以往,在相对于混凝土主体等地基固定机器设备等固定对象物时,采取使用地脚 螺栓的固定方法(专利文献1)。简言之,该固定方法依次进行以下工序,即,(a)在地基上 以规定深度形成固定孔的工序;(b)使固定孔的纵深部扩径以形成扩径部的工序;(c)将地 脚螺栓插入固定孔工序;(d)在扩径部使地脚螺栓的端部扩径的工序;以及(e)使用地脚螺 栓和螺母将固定对象物固定的工序。专利文献1 (日本)特许第2544021号公报(图3)根据上述固定方法,在上述(d)工序中,由于在扩径部使地脚螺栓的端部扩径,因 此只要扩径部形成得合适,就能够在扩径部卡定地脚螺栓的被扩径的端部,从而能够防止 地脚螺栓脱落。但是,在以前没有确认“扩径部是否形成得合适”的简便方法,没有进行该 确认作业。因此,存在这样的课题,即,有可能忽视扩径部的形成不良,无法可靠地防止地脚 螺栓的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便地确认扩 径部是否形成得合适的扩径确认用工具。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扩径确认用工具用于确认位于固定地脚螺栓的固定 孔纵深部的扩径部是否形成得合适,具有可动部,其构成为至少一部分能够在所述固定孔 的内部的对应于所述扩径部的位置在所述固定孔的径向上往返移动;按压部,其通过按压 所述可动部,使所述可动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扩径部内侧的空间移动;以及操作部,其配 置在所述固定孔的外部,输入用于由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可动部的力。在这种结构中,在扩径部形成得合适的情况下,即使从操作部输入的力小,通过使 该力从按压部作用在可动部,也能够使可动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扩径部内侧的空间顺利地移 动。但是,在扩径部形成得不合适的情况下,由于可动部被卡在扩径部的内表面,因此产生 形成得合适时所没有的阻力,该阻力传递到操作部。因此,通过在操作部检测到该阻力(包 括手指感到的情况),能够确认扩径部是否形成得合适。例如,在从操作部直接输入操作人 员的手力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会根据传递到操作部的上述阻力,能够瞬时感觉到扩径部的 状态。所述按压部构成为,具有相对于所述固定孔的中心线以规定角度倾斜的倾斜面, 并且能够在所述固定孔的深度方向上往返移动,当所述按压部在所述固定孔的深度方向上 移动时,所述可动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倾斜面按压而在所述扩径部内侧的空间移动。在这种结构中,能够从沿固定孔的深度方向移动的按压部对于可动部作用朝向固定孔的径向外侧的按压力,利用该按压力能够使可动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扩径部内侧的空间 移动。扩径确认用工具也可以具有插入所述固定孔的筒状的工具主体、在所述工具主 体内部配置成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操作棒,所述可动部构成为,从所述工具主体的前端部向 所述工具主体的轴向延伸,并且能够在所述工具主体的径向上弹性变形,所述按压部设置 在所述操作棒的前端部,所述操作部设置在所述操作棒的根端部。在这种结构中,在工具主体上设置可动部,并且在操作棒上设置按压部和操作部, 在工具主体的内部配置操作棒,因此,能够紧凑地构成装置整体。也可以是所述操作部具有卡定人的手指的卡定部。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操作部具 有环状部件,该环状部件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工具主体的外周面,所述环 状部件通过形成在所述工具主体的孔固定于所述操作棒上。而且,也可以是所述工具主体 的根端部侧的开口被密封以便能够使人的手掌按压。这些结构适合于从操作部输入操作人员的手力的情况,操作人员能够通过使用手 指和手掌,简单地操作扩径确认用工具。也可以是在所述工具主体的前端部形成有抵接于所述固定孔底部的抵接部。在这种结构中,通过使抵接部抵接于固定孔的底部,能够简单地将工具主体定位 于固定孔内部,并且能够将可动部准确地定位在对应于扩径部的位置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扩径确认用工具,当在固定地脚螺栓的固定孔纵深部形成扩径部 时,能够容易确认该扩径部是否形成得合适。另外,由于结构简单,因此,能够廉价地制造。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扩径确认用工具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扩径确认用工具结构的分解主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扩径确认用工具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固定孔的形成工序的主视图;图5(A)是表示扩径部的形成工序的主视图,图5(B)是表示在该工序中形成的扩 径部的剖面图;图6(A)是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扩径确认用工具插入固定孔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6 (B)是表示在固定孔中操作该扩径确认用工具的状态的主视图;图7是表示将地脚螺栓固定在固定孔中的状态的主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扩径确认用工具结构的主视图;图9(A)是表示将第三实施方式的扩径确认用工具插入固定孔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9(B)是表示在固定孔中操作该扩径确认用工具的状态的主视图。标记说明10扩径确认用工具12地脚螺栓14 固定孔16 扩径部18 工具主体18b根端部(操作部)20操作棒22可动部24抵接部26按压部28操作部30销34环状部件36槽38密封部40筒状部50地基52固定对象物60扩径确认用工具62操作部70扩径确认用工具72抵接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扩径确认用工具的结构)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扩径确认用工具10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 扩径确认用工具10结构的分解主视图,图3是表示扩径确认用工具10的主要部分结构的 立体图。如图5所示,扩径确认用工具10(图1至图3)是用于在固定地脚螺栓12(图7)的 固定孔14的纵深部形成扩径部16时确认该扩径部16是否形成得合适的工具。如图5(B) 所示,固定孔14的底部14a形成为直径越靠向纵深侧越变小的大致圆锥状,扩径部16在从 固定孔14的底部14a稍微离开开口部14b侧的位置形成为直径越靠近纵深侧越变大的锥 状。扩径确认用工具10构成为适合于这样的固定孔14和扩径部16的形状和尺寸。如图1和图2所示,扩径确认用工具10具有插入到固定孔14(图5(B))的筒状的 工具主体18、配置成在工具主体18内部可沿轴向移动的操作棒20、在工具主体18的前端 部构成的两个可动部22、在工具主体18的前端部与可动部22独立形成的两个抵接部24、 设于操作棒20的前端部的按压部26以及设于操作棒20的根端部的操作部28。另外,对于 工具主体18、操作棒20、可动部22、抵接部24及按压部26,位于固定孔14的底部14a(图 5 (B))侧的端部称为“前端部”,位于其相反侧的端部称为“根端部”。如图1和图2所示,工具主体18是由金属或塑料等构成的筒状部件,工具主体18 的外径被设计成稍微小于固定孔14的内径,工具主体18的内径被设计成稍微大于操作棒 20的外径。另外,为了确保足够的强度,工具主体18的厚度被设计成足够大于可动部22的厚度。在工具主体18的根端部形成有插入后述的销30的两个孔32,该两个孔32在工具主 体18的轴向上具有足够的长度且彼此相对,在该根端部的外周面,沿着周向(在本实施方 式中为全周)形成有成为表示后述的环状部件3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扩径确认用工具,用于确认位于固定地脚螺栓的固定孔纵深部的扩径部是否形成得合适,具有:  可动部,其构成为至少一部分能够在所述固定孔的内部的对应于所述扩径部的位置在所述固定孔的径向上往返移动;  按压部,其通过按压所述可动部,使所述可动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扩径部内侧的空间移动;以及  操作部,其配置在所述固定孔的外部,输入用于由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可动部的力。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9-6-1 131944/09一种扩径确认用工具,用于确认位于固定地脚螺栓的固定孔纵深部的扩径部是否形成得合适,具有可动部,其构成为至少一部分能够在所述固定孔的内部的对应于所述扩径部的位置在所述固定孔的径向上往返移动;按压部,其通过按压所述可动部,使所述可动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扩径部内侧的空间移动;以及操作部,其配置在所述固定孔的外部,输入用于由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可动部的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径确认用工具,其中,所述按压部构成为,具有相对于所述固定孔的中心线以规定角度倾斜的倾斜面,并且 能够在所述固定孔的深度方向上往返移动,当所述按压部在所述固定孔的深度方向上移动时,所述可动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倾 斜面按压而在所述扩径部内侧的空间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径确认用工具,其中,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永昌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宫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