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直流分体式充电主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直流分体式充电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01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直流分体式充电主机,针对现有的存在分体式主机不方便运输,对充电终端的保护效果不够好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安装箱的一侧铰接有两个活动门,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纳仓;第一充电终端和第二充电终端,所述第一充电终端和第二充电终端分别设置于安装箱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该分体式充电主机可实现与至多两个充电终端进行组合安装,可方便对其进行运输,且不影响充电状态的使用,同时在充电终端安装于充电主机两侧的情况下,可对充电终端进行持续遮挡,同时遮挡用的篷布可随着终端的伸出而同步伸出,有利于充电终端进行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尤其涉及一种直流分体式充电主机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绿色环保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发展的理念,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可有效减少对汽油的消耗和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空气的洁净度保护产生较大的贡献,因此新能源汽车一经使用得到较大的推广和喜爱。

2、新能源汽车在使用时需要在相应的充电站补充能源,但现有的充电主机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3、现有的充电主机分为一体式充电主机和分体式充电主机两种,其中分体式充电主机采用一机多终端模式,但现有的分体式充电主机运输起来较为麻烦,需要多次搬运,且充电终端独立存在,在部分环境条件差的位置工作时容易受到损伤,影响了使用寿命。

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文件提出了一种直流分体式充电主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分体式主机不方便运输,对充电终端的保护效果不够好等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直流分体式充电主机。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直流分体式充电主机,包括:

4、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安装箱的一侧铰接有两个活动门,两个所述底座可方便用户进行检修,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纳仓;

5、第一充电终端和第二充电终端,所述第一充电终端和第二充电终端分别设置于安装箱的两侧,所述第一充电终端和第二充电终端可用于与待充电车辆进行连接;>

6、推出组件,所述推出组件用于两侧的第一充电终端和第二充电终端推出,方便与周围的待充电车辆进行连接;

7、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可在第一充电终端、第二充电终端移动时进行同步移动,所述遮挡组件可在第一充电终端、第二充电终端的上方为其提供遮挡。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推出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箱一侧内壁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一端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与安装箱的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安装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支架和第二滑动支架,所述第一滑动支架和第二滑动支架均由支撑板和两个连接杆组成,所述第一滑动支架和第二滑动支架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滑动支架和第二滑动支架的两个连接杆交错紧贴并分别滑动贯穿安装箱的两侧,所述第一滑动支架和第二滑动支架靠近齿轮盘的连接杆一侧均设置有多个卡齿,所述齿轮盘通过多个卡齿分别与第一滑动支架和第二滑动支架相啮合,所述第一充电终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动支架的支撑板顶部,所述第二充电终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二滑动支架的支撑板顶部。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遮挡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动支架一侧的第一l型连接杆(33)和固定安装于第二滑动支架(10)一侧的第二l型连接杆(34),所述第一l型连接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二l型连接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滑板与第二滑板均与收纳仓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板、第一滑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篷布和第二篷布,所述第一篷布、第二篷布的一端分别滑动贯穿收纳仓的两侧,所述收纳仓的两侧内壁间转动安装有第一收卷轴和第二收卷轴,所述第一篷布的一端与第一收卷轴的外壁固定连接且第一篷布收卷于第一收卷轴上,所述第二篷布的一端与第二收卷轴的外壁固定连接且第二篷布收卷于第二收卷轴上,所述第一收卷轴和第二收卷轴的外壁均套设有扭簧,两个所述扭簧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收卷轴、第二收卷轴的外壁固定连接,两个扭簧的另一端均与收纳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的两侧分别啮合有第三伞齿轮和第四伞齿轮,所述第三伞齿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四伞齿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六伞齿轮,两个所述第六伞齿轮均啮合有第五伞齿轮,所述安装箱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支架,两个所述固定支架内均转动连接有收卷轮,两个所述收卷轮的外壁分别与两个第五伞齿轮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收卷轮的外壁均收卷有连接线材,两个所述连接线材的另一端均滑动贯穿安装箱的两侧并分别与第一充电终端和第二充电终端相连接。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安装箱的内部分为安装腔和散热腔两个部分,所述散热腔位于安装腔顶部且散热腔与安装腔之间通过孔洞相连通,所述散热腔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安装箱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l型隔板,所述l型隔板位于推出组件上方。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滑动支架和第二滑动支架的支撑板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l型连接杆较短一端的长度长于第一l型连接杆较短一端的长度,可满足与第二滑动支架、第一滑动支架进行固定连接的需要。

15、本申请中,使用时,用户可启动电机,电机会通过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驱动齿轮盘进行转动,齿轮盘会同时与第一滑动支架和第二滑动支架进行啮合,完成对两侧的第一充电终端和第二充电终端的同时推出,同一时刻,第一伞齿轮、(在转动时还会与第三伞齿轮、第四伞齿轮进行啮合,通过第一转轴、第四伞齿轮的传动,同时带动两侧的收卷轮进行转动,方便配合第一充电终端和第二充电终端的移动将相应的连接线材输出,避免第一充电终端和第二充电终端移动受阻,同时还可在第一充电终端和第二充电终端收回时方便进行连接线材的收卷;在第一充电终端和第二充电终端推出时,随着第一滑动支架和第二滑动支架的移动,第一充电终端、第二充电终端顶部的第一篷布、第二篷布也会同步进行移动,在第一l型连接杆、第二l型连接杆的连接下,可保证第一篷布、第二篷布的移动效果较好,同步率高,可对保证第一充电终端、第二充电终端能够稳定持续地受到遮挡,便于在各种环境下使用,通过设置有扭簧,还可时刻保持第一篷布、第二篷布的紧绷,同时可方便在收回时对二者进行较好的收卷,便于使用。

1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直流分体式充电主机,通过推出组件,可将充电终端安装于充电主机两侧,可方便对其进行运输,且在安装状态可实现对充电终端进行伸出,不影响充电状态的使用,需要时还可将充电终端拆下,正常进行分体式使用,使用较为灵活;

1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直流分体式充电主机,通过遮挡组件,在充电终端安装于充电主机两侧的情况下,可对充电终端进行持续遮挡,可减少外界环境对充电终端的损伤,同时遮挡用的篷布可随着终端的伸出而同步伸出,遮挡效果好,有利于充电终端进行长期使用;

18、本专利技术中,该分体式充电主机可实现与至多两个充电终端进行组合安装,可方便对其进行运输,且在安装状态可实现对充电终端进行伸出,不影响充电状态的使用,需要时还可将充电终端拆下,正常进行分体式使用,使用较为灵活;同时,在充电终端安装于充电主机两侧的情况下,可对充电终端进行持续遮挡,可减少外界环境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分体式充电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分体式充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箱(1)一侧内壁的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一端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第一伞齿轮(12),所述第一伞齿轮(12)啮合有第二伞齿轮(13),所述第二伞齿轮(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轮盘(14),所述齿轮盘(14)与安装箱(1)的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安装箱(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支架(9)和第二滑动支架(10),所述第一滑动支架(9)和第二滑动支架(10)均由支撑板和两个连接杆组成,所述第一滑动支架(9)和第二滑动支架(10)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滑动支架(9)和第二滑动支架(10)的两个连接杆交错紧贴并分别滑动贯穿安装箱(1)的两侧,所述第一滑动支架(9)和第二滑动支架(10)靠近齿轮盘(14)的连接杆一侧均设置有多个卡齿(15),所述齿轮盘(14)通过多个卡齿(15)分别与第一滑动支架(9)和第二滑动支架(10)相啮合,所述第一充电终端(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动支架(9)的支撑板顶部,所述第二充电终端(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二滑动支架(10)的支撑板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分体式充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动支架(9)一侧的第一L型连接杆(33)和固定安装于第二滑动支架(10)一侧的第二L型连接杆(34),所述第一L型连接杆(3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板(31),所述第二L型连接杆(3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滑板(32),所述第一滑板(31)与第二滑板(32)均与收纳仓(4)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板(31)、第一滑板(3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0),两个所述固定板(30)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篷布(27)和第二篷布(28),所述第一篷布(27)、第二篷布(28)的一端分别滑动贯穿收纳仓(4)的两侧,所述收纳仓(4)的两侧内壁间转动安装有第一收卷轴(25)和第二收卷轴(26),所述第一篷布(27)的一端与第一收卷轴(25)的外壁固定连接且第一篷布(27)收卷于第一收卷轴(25)上,所述第二篷布(28)的一端与第二收卷轴(26)的外壁固定连接且第二篷布(28)收卷于第二收卷轴(26)上,所述第一收卷轴(25)和第二收卷轴(26)的外壁均套设有扭簧(29),两个所述扭簧(29)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收卷轴(25)、第二收卷轴(26)的外壁固定连接,两个扭簧(29)的另一端均与收纳仓(4)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分体式充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齿轮(12)、第二伞齿轮(13)的两侧分别啮合有第三伞齿轮(16)和第四伞齿轮(18),所述第三伞齿轮(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17),所述第四伞齿轮(1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19),所述第一转轴(17)、第二转轴(19)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六伞齿轮(23),两个所述第六伞齿轮(23)均啮合有第五伞齿轮(22),所述安装箱(1)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支架(20),两个所述固定支架(20)内均转动连接有收卷轮(21),两个所述收卷轮(21)的外壁分别与两个第五伞齿轮(2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收卷轮(21)的外壁均收卷有连接线材(24),两个所述连接线材(24)的另一端均滑动贯穿安装箱(1)的两侧并分别与第一充电终端(5)和第二充电终端(6)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分体式充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的内部分为安装腔和散热腔两个部分,所述散热腔位于安装腔顶部且散热腔与安装腔之间通过孔洞相连通,所述散热腔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分体式充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L型隔板(7),所述L型隔板(7)位于推出组件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分体式充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支架(9)和第二滑动支架(10)的支撑板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3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流分体式充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L型连接杆(34)较短一端的长度长于第一L型连接杆(33)较短一端的长度,可满足与第二滑动支架(10)、第一滑动支架(9)进行固定连接的需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分体式充电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分体式充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箱(1)一侧内壁的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一端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第一伞齿轮(12),所述第一伞齿轮(12)啮合有第二伞齿轮(13),所述第二伞齿轮(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轮盘(14),所述齿轮盘(14)与安装箱(1)的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安装箱(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支架(9)和第二滑动支架(10),所述第一滑动支架(9)和第二滑动支架(10)均由支撑板和两个连接杆组成,所述第一滑动支架(9)和第二滑动支架(10)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滑动支架(9)和第二滑动支架(10)的两个连接杆交错紧贴并分别滑动贯穿安装箱(1)的两侧,所述第一滑动支架(9)和第二滑动支架(10)靠近齿轮盘(14)的连接杆一侧均设置有多个卡齿(15),所述齿轮盘(14)通过多个卡齿(15)分别与第一滑动支架(9)和第二滑动支架(10)相啮合,所述第一充电终端(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动支架(9)的支撑板顶部,所述第二充电终端(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二滑动支架(10)的支撑板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分体式充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动支架(9)一侧的第一l型连接杆(33)和固定安装于第二滑动支架(10)一侧的第二l型连接杆(34),所述第一l型连接杆(3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板(31),所述第二l型连接杆(3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滑板(32),所述第一滑板(31)与第二滑板(32)均与收纳仓(4)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板(31)、第一滑板(3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0),两个所述固定板(30)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篷布(27)和第二篷布(28),所述第一篷布(27)、第二篷布(28)的一端分别滑动贯穿收纳仓(4)的两侧,所述收纳仓(4)的两侧内壁间转动安装有第一收卷轴(25)和第二收卷轴(26),所述第一篷布(27)的一端与第一收卷轴(25)的外壁固定连接且第一篷布(27)收卷于第一收卷轴(25)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勋葛静黄鹏毕德煌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